文章插图
避免猝死,应这样运动
运动相关的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不常见,但后果非常严重。
死者可能比较年轻,并且看起来健康,然而这类死亡很多原因不明,且相当一部分有先前未被诊断的潜在心血管疾病。
通常,患有已知遗传性疾病且可能易患SCD的患者(例如,肥厚型心肌病、心律失常性右[左]室性心肌病、马凡氏综合征、长QT综合征)应避免这些情况的运动:
1、“爆发式”运动应避免,包括快速加速和减速,这在短跑、篮球、网球和足球中很常见。应选择能量消耗稳定的活动,比如慢跑、游泳、在平地上骑自行车。
2、会影响血量和电解质的极端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和高度)。
3、系统的和渐进式(比如越来越高强度)的训练运动。
高风险的患者(包括晕厥或晕厥的病史,先前的心脏手术、先前的心律失常发作或可植入的心脏复律除颤器)可能需要更大程度的运动限制。
但是,对于大多数其他人,包括患有稳定的冠心病的人来说,经常运动的总体益处远大于风险。在大多数情况下,应采取谨慎而逐步的锻炼计划。
年轻的猝死者,40%没有心脏病
尽管以往患有结构性心脏病的人群发生SCD(心脏猝死)的风险较高,但多达10%至15%的SCD发生在心脏看起来正常的人当中。
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一项针对35岁以下的猝死者的研究显示,无法解释的突发性心源性死亡(没有心脏结构改变)高达40%。
由于脑血流量不足,大多数心脏骤停的人会在数秒至数分钟内失去知觉。通常没有任何先兆症状。如果出现症状也是非特异性的,包括胸部不适、呼吸急促和无力。
心脏骤停,一定会死吗?
心脏骤停是心脏活动的突然停止,因此患者突然变得无反应,没有正常的呼吸,也没有血液循环的迹象。
如果干预措施(例如,除颤)或自发性恢复恢复了血液循环,则叫心脏骤停,如果患者死亡,则称为心脏猝死(SCD)。
来自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医疗救护专业委员会的一项统计调查显示:
我国每分钟就有1人发生"心脏骤停",全国每年心源性猝死总人数超过55万;49家运输机场范围内2018年全年发生呼吸心跳停止158例,仅复苏成功4例。
虽然现实事件很残酷,但其实猝死后的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有一半能被救活;
4-6分钟开始进行心肺复苏,仅10%可以救活;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为4%;而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几乎无生还可能。
现场每推迟1分钟抢救,病人的死亡率就上升3%。抢救越早,成功率就越高,因此,全民掌握识别与急救方法尤为重要。
猝死前4分钟以内,这样做能救命!
1、正确评估与处理“猝死”
发现患者突然倒地,做到以下几点:
(1) 评估患者意识,轻轻拍打,高声呼喊他/她;
(2) 判断患者有没有自主呼吸和颈动脉搏动;
文章插图
(3)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同时呼救周围人员拨打急救电话120。
2、掌握胸外按压要点
(1) 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段);
文章插图
(2) 按压频率100次/分至120次/分,深度5cm至6cm;
文章插图
(3) 按压30次通气2次,每五个循环重新评估患者;
文章插图
(4) 尽量减少中断按压,控制在10秒以内;
文章插图
3、如果旁边有除颤仪,电除颤须牢记六点
(1) 除颤部位,心尖部,心底部
心尖部: 左腋前线第五肋间 心底部:右锁骨下胸骨柄右缘第2-3肋间;
(2) 评估皮肤 除颤部位必须无破损,不潮湿;
(3) 电极板紧贴患者皮肤,施加力度5Kg;
(4) 除颤时,所有人员不得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身体,以防触电;
(5) 除颤前,再次确认患者是否仍为室颤;
(6) 除颤后,及时评估除颤是否成功,成功标志是心电监护示等电位线。
4、判断抢救是否成功
心肺复苏是不是有效,有五个指征:
(1)心音和大动脉搏动恢复;
(2)自主呼吸恢复;
(3)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恢复;
(4)收缩压大于等于60 mmHg;
【猝死前4分钟,这样做能挽救生命!】(5)口唇、肤色、甲床(指甲)转为红润。
- 外科医生|白天还在上班,晚上人就没了!猝死频发,外科医生为什么还争当拼命三郎?
- 血管健康|猝死说来就来?不想被猝死早早“带走”,这8个坏习惯趁早远离
- 猝死|心脏性猝死,每年“杀死”多少人?
- 鼻息肉|全国有599万人睡眠中差点猝死?睡觉打呼噜,究竟要怎样才能改善
- 炼丹房|药王孙思邈,活到了141岁,死前叮嘱徒弟一定要销毁这个方子!
- 心跳加速|熬夜时心跳加快,真的会“猝死”吗?建议去做这个检查
- 冠脉造影|经历16次除颤,心脏3条血管全部堵死的猝死老人获救!医生大战“死神”的精神感动家属
- 易心|早注意这6个信号让你远离猝死
- 猝死|这个31岁江阴人突发脑梗,居然是因为......
- 原神|猝不及防!原神2.4更新老婆被和谐了,国际服却白送四套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