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马铃薯能成为中国第四大主粮?

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改善人民膳食结构 , 2015年 , 农业部正式提出马铃薯主食化战略 , 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 , 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玉米外又一主食 。

为什么马铃薯能成为中国第四大主粮?
文章图片
众所周知马铃薯是由国外引进来的它进入中国以后因为饮食习惯和技术加工问题一直以“杂粮”的身份存在为什么现在成为了第四大主粮作物?这期间都经历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探秘马铃薯的主食之路

为什么马铃薯能成为中国第四大主粮?
文章图片
马铃薯进入国内之后的发展历程

为什么马铃薯能成为中国第四大主粮?
文章图片
明朝万历年间 , 马铃薯被引入中国 , 统治者们将其视为上等美食 。 当时的马铃薯只不过偶尔现身于富贵人家的餐桌上 , 并未飞入寻常百姓家 。 明清之际 , 马铃薯的栽种技术不断提升 , 产量亦不断提高 , 是以开始突破贵族食物的藩篱 , 转而向平常百姓的餐桌靠拢 。

为什么马铃薯能成为中国第四大主粮?
文章图片
清代中叶后 , 中国人口骤增 , 对粮食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 人们开始寻求水稻、小麦等传统主粮作物的替代品 , 来自美洲大陆的马铃薯便被纳入考虑的范围 。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 马铃薯迎来了第一个种植高峰 。 乾隆年间 , 伴随着移民迁徙的步伐 , 马铃薯的薯种及种植技艺流传得更远 , 相对偏远的西南、西北地区及陕南高原也开始尝试栽种 。 马铃薯的表现让人欣喜 , 它不但很快适应了复杂的自然环境 , 而且产量颇高 , 远超一般高原作物 。 马铃薯的移植获得成功 , 使更多人认识到这类作物潜在的经济价值 。 在政府的大力推广下 , 马铃薯的种植在全国蔚然成风 , 南至闽粤等地 , 北至蒙古、东北 , 几乎随处可见马铃薯的身影 。

为什么马铃薯能成为中国第四大主粮?
文章图片
历经300年的传播 , 跨越明清两个朝代 , 外来的马铃薯终于在中国落地生根 。 时至今日 , 马铃薯已是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为什么马铃薯能成为中国第四大主粮?
文章图片
2015年 , 农业部正式提出马铃薯主食化战略 。 多年来 , 国家一直重视马铃薯产业发展 , 以种业创新为支撑 , 以绿色发展为方向 , 以主食产品开发为抓手 , 加强规划引领、服务指导和消费倡导 , 制定了马铃薯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 , 实施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 , 强化良种繁育基地和藏储设施建设 , 努力推动把小土豆变成大产业 。
为什么国家要让马铃薯成为第四大主粮作物?而不是其他作物?它究竟有什么魔力呢?

为什么马铃薯能成为中国第四大主粮?
文章图片
营养丰富
马铃薯配比制成的主食 , 具有更加丰富的营养价值 。 马铃薯主食富含粗纤维和氨基酸 , 低糖低脂 , 不仅有利于人们抑制体重、清理肠胃 , 还方便糖尿病人等食用 。 而且马铃薯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 能健脾胃 , 益气调中 。
适应性强
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 , 适应性广 , 在贫瘠的土质也能很好的生长 , 抗风灾、雹灾、霜灾能力强 。
马铃薯可储存时间长 。 常温下贮存时间久 , 一些国家把马铃薯全粉列为战略储备粮 。 我国北方幅员辽阔 , 长期低温 , 正好适宜马铃薯的储存 。

为什么马铃薯能成为中国第四大主粮?
文章图片
优化农业结构
受耕地水资源的约束和种植效益的影响 , 小麦、水稻等口粮品种继续增产的成本提高、空间变小、难度加大 , 需要开辟增产的新途径 。 马铃薯生产节水、节地、节肥、省药效果好 , 可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替代作物 。 有利于缓解环境压力 ,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扶贫助农
我国比较贫困的地区 , 土地贫瘠、干旱 , 农民多年来种植马铃薯 , 把马铃薯作为主食产品开发 , 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与农户建立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 让农民在马铃薯产业开发中分享增值收益 , 带动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 。

为什么马铃薯能成为中国第四大主粮?
文章图片
顺应快节奏生活
马铃薯易加工、口味好、营养全 , 无论在快餐店还是在寻常百姓家都备受欢迎 。 推进马铃薯主粮化 , 把马铃薯加工成方便食品、半成品 , 能适应生活快节奏的需要 , 省时、好吃、营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