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也是从那天起,于卉再也没有出现在我笔下的故事里过。
(十一)
大学四年,我没有再刻意提起过有关于卉的一切。似乎她是被我有意无意的选择淡忘了。直到后来因为做志愿者的缘故,认识了一位来自山东大学的姑娘,当得知她来自的母校之时,不由自主的,浮现在我脑子里的第一个名字,便是于卉。
我上网搜索了于卉的名字。明知于卉是内向不张扬的人,但还是有迹可循。她进了实验班,拿了给贫困特优生的特殊奖学金。还在她应该上大二的那年,伪装自己是某所二本院校的毕业生,应聘家庭教师的兼职。唯一的一张照片上,她的样子和我们最后一次遇见并没有变化,一如她的处境,勤奋努力却又经济困窘。
与那个女孩熟络之后,我问她认不认识于卉,她说不认识,山大学校很大,人很多。她应该是疑惑我,为何不去问高中同学,反而选择问她。我给她陆陆续续讲了许多我和于卉间的往事。讲着讲着,我努力希望自己的叙述客观一些,却发现我好像很难摒除自己的主观。
她静静的听完,跟我说,若换做是她,无论如何,都不会像于卉那样。她告诉我,我最看重的品质便是善意,你当初或许方式并不合适,但她无论如何,不该那样说你。
听着她这样的说辞,意外的,我莫名觉得刺心。我跟她讲述的那些我与于卉的细节,此刻一股脑的涌了上来。于卉红彤彤的脸,她的羞涩,她的小心翼翼,她的窘迫,她的讥讽,她的恼怒,她略带讨好的微笑。
还有,2010年11月下旬的某一天,在她宿舍里,我强迫她,当着我的面,吃完一整个汉堡。
我还是想到了我自己,那个带着自以为是同情,却自私的我自己。那个以为保护着她的自尊心,让她第一次吃到炸鸡的我的强迫,某种程度,甚至是一种霸凌。
(十二)
被录取为母校研究生的那天,我照例给比较熟的朋友报了喜。同晓宇聊起了微信,她告诉我,于卉被推免了研究生,中科院上海分院。
那一刻,我确定我的心头都是纯粹的喜悦,再无其他。
平静之后,我问晓宇,之前我有和你聊起过于卉吗?
晓宇回复了没有。
我在电脑文档里,挑选了某篇我自认为,写的最客观最偏向纪实的短篇小说给晓宇,说里面挺大一部分都是真的。
晓宇看完问我,哪些是真实的?我把真实的部分向晓宇一一指出。
由于里面也大篇幅用到了晓宇的名字,她有些开玩笑,所以除了我的部分,其他全是真的喽?
是啊,当然是,那里面每个细节于卉的困窘,都是我见过的。
我能感觉到晓宇也沉默了好久。她告诉我,她后来也和于卉做了同桌。但她从未察觉过,于卉的家境如此困窘。
我们提起了于卉那次给她的留言,晓宇说她也还记得。
晓宇反倒安慰起我来,跟我说,她相信于卉当时的言辞虽然也确实有些伤人,但她是出于好意。
我知道,我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就像我带着自私、自以为是的刺伤着于卉的自尊心,用不合适的方式去给予于卉的好意一样。我想于卉一定也知道了,所以她选择了用同样的方式去回报我。回报我的情商低,回报我的处事伤人,回报我的那份愚蠢又自我感动的……好意。
(十三)
晓宇最后问我,说她可以帮忙提供联系方式,问我要不要联系于卉。我拒绝了。不久之后的某天,我地图搜索了中科院上海分院的地址,在那附近逛了逛。
我知道,这将会是于卉未来三年要生活和学习的地方。而这里,离我的母校并不算远。
上海这座城市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未来充满着许多未知的变数,我害怕并期待着和于卉可能的偶遇,并且知道,我一定会认出她,她不会变太多的样子。
但我不会再与她见面了。我只是知道,若没有太多的意外,勤奋努力的于卉,终将凭借着她走来的这一路,摆脱困窘,过上还不错的生活。
她再也不会是,那个被人强迫着吃汉堡的女孩。
我相信。
——————End————————————
后记:本人真人真事,于卉为化名。
■我大伯家的堂姐,她的一路很苦,很苦。
她是一个瘦小的女人,个子很小,极瘦,但她很坚强。
我们那里的女娃,长大后的出路就是嫁个庄稼人。命运好些的,是嫁个好点的庄稼人。
初中毕业后,家里没条件供她读书了,她求我大伯:让我读吧,我去村里挨家借钱,毕业挣钱后我来还。
上大学时,她每顿饭只吃一个馒头就咸菜。
她拼命的勤工俭学,拼命的学习,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吃了常人难以体会的苦。很令人心疼。瘦小的肩上扛了几辈子的苦。
声明:本文是由网友投稿,文中所阐述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的立场。
来源:(未知)
【傻大方】网址:/a/2020/1125/00122347.html
标题:那些你见过最刻苦的学生,后来咋样了( 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