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百年艺途 薪火相传——记湖北美术学院办学100周年艺术文献作品展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 许馨仪
【艺术|百年艺途 薪火相传——记湖北美术学院办学100周年艺术文献作品展】浩荡长江奔流不息 , 百年学府我自芳华 。一摞摞泛黄的课件 , 一张张珍贵的照片 , 一届届青春的身影 , 串起了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线索 , 也见证着这所发现美、传递美、创造美的学府 。栉风沐雨 , 初心不改 , 湖北美术学院在中国大地上深深扎下了爱国之根、美育之根、文化之根 。

艺术|百年艺途 薪火相传——记湖北美术学院办学100周年艺术文献作品展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七七”的号角(油画) 唐一禾
峥嵘岁月 丹青报国
近日 , 湖北美术学院办学100周年艺术文献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 走进一层圆厅 , 便看到一侧墙上挂满了师生手写的母校寄语 , 也有大量校友视频现场播放 , 殷殷祝福 , 拳拳之心 。他们说 , 学院就是能量场 , 给学生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希望 。正厅最中央的位置 , 摆放的三座人物雕像 , 正是湖北美术学院前身——武昌美术学校的三位创始人 , 蒋兰圃、唐义精和徐子珩先生 。辛亥革命后第九年 , 武昌美术学院建立 , 拉开了这所艺术学府峥嵘的百年历史大幕 。此后 , 分别于1923年和1930年增设专门部本科与音乐学科 , 更名为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 , 武昌艺专的诞生成为我国高等美术的发端之一 。
然而硝烟四起 , 打破了武昌艺专的学子们浸润艺术芬芳的静好画面 。在厅中展出的油画草图《七七的号角》 , 描绘出一幅生动景象:几位青年学生手持号筒、铜锣、画具等向前行进 , 他们步履坚定、神情庄严 , 充满着无声的号召力 。“九一八”事变后 , 武昌艺专组织的抗日宣传队在武汉街头和乡村进行抗日宣传 , 通过教唱救亡歌曲、演出街头剧、举办宣传画公展等活动 , 为抗日将士募捐 。画中的情景 , 既是对武昌艺专师生抗战生活的描绘 , 也是对那个时代热血青年共同气质的呈现 , 这使得它不仅成为这一时期武昌艺专人优秀作品的代表 , 还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极具象征意义的经典作品之一 。

艺术|百年艺途 薪火相传——记湖北美术学院办学100周年艺术文献作品展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湖北美院三位创始人——唐义精(左)、蒋兰圃(中)、徐子珩(右)
在各省医疗队撤离湖北之际 , 湖北美术学院团委组织学生团队开展了“为一线抗疫英雄手绘头像”公益活动 , 记录下抗疫英雄们的面容与故事 。医护人员、军人、警察、环卫工、社区工作人员……一张张细致刻画的面庞 , 一段段动人的抗疫感言 , 无声的线条里充满了敬意 。这些是湖美人用实际行动展现湖美力量与湖美精神 , 彰显了师生们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壮志豪情和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 。
十秩起航 续写华章
近年来 , 湖北美术学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 科研成果日益丰硕 , 逐渐发展为集美术教育、美术理论研究、艺术创作设计和文化产业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高等美术学府;同时以湖北美术学院现代公共视觉艺术设计研究中心为平台 , 用艺术设计和艺术创作服务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 善于作为、勇于担当 , 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将学校美育不断推广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武汉体育中心主场馆多项大型创作项目、武汉园林博览会、北京大兴机场艺术墙等艺术项目中 , 均有湖美人智慧的成果 。在武汉成为“设计之都”、武汉市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 , 湖北美术学院也参与了大量项目的设计实施 , 立下赫赫功劳 。
为助力脱贫攻坚 , 湖北美术学院持续推进文化扶贫、教育扶贫 。在贫困山区设立写生基地 , 绘就山区风景秀丽图画 , 把美育带进乡村 , 培训当地美术教师和美术爱好者 。同时 , 发挥美院学生的优势 , 给贫困地区农产品进行包装设计、产品推广 , 还为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贡献才智 , 规划乡村设施布局 , 指导当地农民亲手改造自己的生活环境 , 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分页标题

艺术|百年艺途 薪火相传——记湖北美术学院办学100周年艺术文献作品展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最后一根钢梁(版画) 武石
一百年来 , 湖北美术学院见证、参与着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变迁 , 秉持“兼收并蓄”的学术精神和“兼容互动”的教学理念 , 培育了一代代为民族解放、国家建设贡献激情 , 为时移世易、日月更替留影记录的艺术家与理论家 。
如今 , 湖美人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 , 积极适应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 努力探索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 , 立足湖北、辐射华中、服务全国 , 继续为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笃力前行 , 在荆楚大地上绘就更加绚丽的明天 。正如院长许奋所期许的那样:“创造新的历史 , 才是对历史最好的纪念 。”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15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