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艺独舌|“曲线救国”的导演滕华涛,触碰了都市剧里最尖锐的话题


大家好 , 欢迎来到国剧60讲第二季 , 我是主讲人李星文 。 今天这一期 , 我们讲讲导演滕华涛的成长经历 , 以及他的几部重点电视剧的创作过程 。
十年前 , 电视剧是书写世间万物的重要载体 , 许多正在发生的社会现象和悲喜故事 , 都被创作者以电视剧的形式记录了下来 。 编剧兼导演滕华涛就是一位时代记录者 。

影艺独舌|“曲线救国”的导演滕华涛,触碰了都市剧里最尖锐的话题
本文插图
从2007年的《双面胶》到2012年的《浮沉》 , 滕华涛作品涉及到“房奴”“反腐”“裸婚”“婆媳关系”“职场潜规则”“国企改革”等一系列热门话题 , 社会反响强烈 。
同时 , 剧中也留下了数位极具特色的都市女性形象 , 诸如《双面胶》里精明独立的胡丽鹃、《蜗居》里为爱痴狂的郭海藻、《王贵与安娜》里聪慧美丽的安娜、《裸婚时代》里勇敢纯粹的童佳倩等 。

影艺独舌|“曲线救国”的导演滕华涛,触碰了都市剧里最尖锐的话题
本文插图
《双面胶》
滕华涛表示 , 他从来不在剧中预埋话题 , “从剧本到拍摄到播出要一年多 , 你去埋一些话题 , 一年后引爆是不现实的 。 ”他更热衷于展示社会的各个横断面 , 生发的话题更像是战利品 。
时间倒流30年 。 出身导演世家的滕华涛并没有投考导演系 。 他觉得导演是综合性的工作 , 得先学技术性的东西 。 在编剧、录音、美术、摄影等诸多方向中 , 他选择了电影文学系 。
当时 ,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师资力量空前强大 。 王迪教授毕业于苏联莫斯科电影学院 , 回国后创立了文学系 , 讲苏联电影 。 崔子恩是双硕士 。 崔卫平讲中国电影史 。 戴锦华还在给本科生上课 。
滕华涛从各位老师的课程中受益良多 。 但他并没有打算只做编剧 , 而是一直在为当导演做准备 。 他觉得 , 导演要有收拾剧本的能力 , 还要懂得怎么和编剧沟通 。

影艺独舌|“曲线救国”的导演滕华涛,触碰了都市剧里最尖锐的话题
本文插图
1995年 , 滕华涛本科毕业 。 当时 , 电影行业处于低谷 , 很多影院都改造成了家具城 。 而电视剧行业有一些民营公司露头 , 创造了就业机会 。 滕华涛再次抱着“曲线救国”的想法入了行 。
到了片场 , 他发现电视剧的拍摄和他学的那些欧洲艺术电影是两码事 。 电视剧不需要做太多影像思考 , 关键是讲故事 。
1997年的《危情时刻》 , 是他首部独立执导的作品 。 胡军演刑警队长 , 张国立演劫匪 , 还在上大学的王千源演了刑警队的一个小队员 。

影艺独舌|“曲线救国”的导演滕华涛,触碰了都市剧里最尖锐的话题
本文插图
创作过程极为辛苦 。 滕华涛尝试使用好莱坞的拍摄手法 , 片场怨声载道 。 大家都跟他说 , “不能这么追求调度 , 没有意义 。 ”但《危情时刻》的收视率不错 , 这部戏之后 , 他在业内站住脚了 。
滕华涛随后执导了《找不着北》《非你不可》《永恒恋人》等剧 , 差不多两年一部 , 跟何冰、王志文、陈坤、吴越、陈建斌等演员都合作过 。 他默默寻找着拍摄方法和风格 , 积累着跟演员磨合的经验 , 也组成了一个工种齐全的核心团队 , 其中就有长期合作的摄影指导曹盾 。
这个时候 , 滕华涛以拍摄现代剧为主 , 也拍电影 。 电影《心中有鬼》的拍摄给了他极大的触动 , 他下决心掌控全局 , 加强表达 , 这才有了《双面胶》 。
【影艺独舌|“曲线救国”的导演滕华涛,触碰了都市剧里最尖锐的话题】2006年 , 滕华涛和曹盾赋闲家中 , 等着电影《心中有鬼》开拍 。 恰在此时 , 滕华涛看到了《双面胶》的文本雏形 。

影艺独舌|“曲线救国”的导演滕华涛,触碰了都市剧里最尖锐的话题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双面胶》
《双面胶》最初在海外某文学社区连载 , 是网络写手六六以第三人称创作的无从辨别真假的故事 。 六六当时人在新加坡 , 在网络社区上写作 , 小有名气 。
《双面胶》已出了中文小册子 。 滕华涛看了很感兴趣 , 就主动联系六六 。 六六得了登革热 , 躺在医院里 , 与滕华涛展开对话 。
鉴于国内某大卫视对此已有改编意向 , 六六对滕华涛伸来的橄榄枝不大感冒 。 滕华涛告诉六六 , 他认为《双面胶》并非简单的婆媳冲突 , 而是一南一北的地域文化差异 , 一种都市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隔膜和对立 。

影艺独舌|“曲线救国”的导演滕华涛,触碰了都市剧里最尖锐的话题
本文插图
六六听了 , 就有些动心 。 滕华涛进一步劝说:“给卫视等于把改编权卖了 , 怎么改是人家的事 。 但我要做的话 , 咱们随时保持沟通 。 ”六六听劝 , 就把版权卖给了他 。
滕华涛邀请曹盾一起来创作剧本 。 他先分好集 , 由曹盾改成剧本 。 他再上手统稿 , 如果觉得缺内容 , 就跟六六要 。 六六的台词是一绝 , 生活性的东西 , 一般人写不过她 。
就这样 , 《双面胶》的20集剧本成型了 。 紧接着 , 滕华涛先进入了《心中有鬼》的执导工作中 。
《心中有鬼》是一部惊悚类爱情电影 , 由华谊兄弟出品 , 黎明、刘若英、范冰冰等担纲主演 。 范冰冰还凭借这部电影获得第4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 。

影艺独舌|“曲线救国”的导演滕华涛,触碰了都市剧里最尖锐的话题
本文插图
《心中有鬼》
滕华涛说 , “拍摄状态很好 , 大家合作过程也很开心 , 但是这个项目太大了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 导演成了一个糅合各方意见的执行者 , 自我表达的成分很少 。 ”
他下定决心:《双面胶》一定不能这么搞 。 有了剧本 , 他们开始寻找投资 。 当时 , 明星大腕主导发行的现象已然出现 。 很多投资人都表示 , 剧本不错 , 但演员必须是某某才行 。
滕华涛不以为然 , 在逐字逐句打磨剧本的期间 , 他脑海中早已勾勒出了《双面胶》中人物的基本形象和气质 , 他只想用“对的” , 不想用“红的” 。

影艺独舌|“曲线救国”的导演滕华涛,触碰了都市剧里最尖锐的话题
本文插图
《双面胶》女主角 , 他无意间瞄准了海清 。 海清在《玉观音》中的表演 , 让他觉得这就是他要找的人 。 男主角选定了涂松岩 。 他们都不红 , 但已颇有实力 。
华录百纳的老总刘德宏认可了剧本 , 同时也希望请一些大腕来演 。 滕华涛坚持主角用新人 , 两个妈妈请潘虹和李明启两位老戏骨 。 刘德宏认可了这个阵容 , 给了550万元的投资 。
这是一个捉襟见肘的数字 。 滕华涛召集团队开了个会 , 跟他们讲 , “大家已经在悬崖边上了 , 只要我们不计代价 , 把这个东西做出来 , 要是行 , 咱就能往上走了 。 ”抱着背水一战的心态 , 他们把《双面胶》拍完了 。

影艺独舌|“曲线救国”的导演滕华涛,触碰了都市剧里最尖锐的话题
本文插图
后来 , 上海影视频道拿下了《双面胶》的播放权 。 最初台里也不是很看好 , “打算垫场用的” 。 机缘巧合 , 《双面胶》真的在2007年暑假临时补位上了阵 。
《双面胶》开播首日 , 收视飘红 。 电视台的人不敢相信 。 有人晚上六七点钟跑到浦东和虹桥向卖盗版DVD的问询 , 一位老板透露当天《双面胶》就卖了400多套 。 这下 , 谁都得承认 , 《双面胶》确实在阵容不占优势的情况下火了 。
滕华涛认为 , 剧中文化冲撞起作用了 。 找都市人的精神困惑、情感模式、文化冲突 , 作为支撑点 , 就成了 。 他明确了自己的方向:讲述平民百姓的生活 , 把时代的横切面打碎了 , 揉在上海的某所公寓 , 某间砖瓦房 , 某个弄堂里 。分页标题
他说 , “上海本身是都市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交融之地 。 摩天大楼外不到一百米就是石库门 , 拐个弯就是另一个世界 , 生动 , 鲜活 。 ”滕华涛与六六接下来合作的《王贵与安娜》《蜗居》 , 故事也都设定在了上海 。

影艺独舌|“曲线救国”的导演滕华涛,触碰了都市剧里最尖锐的话题
本文插图
原本要先做《蜗居》 。 滕华涛和六六想要在北京和上海买房子 , 错过了买房的时机 , 于是决定写一个在房价飙升的背景下 , 普通人在都市中挣扎的故事 。
六六写得很快 , 不到三个月就完成了二十万字的小说 。 但拿到故事后 , 滕华涛总觉得哪里不对 , 一直没有开拍 。 《蜗居》的项目就暂时放下了 。
中途 , 六六给了滕华涛一个讲她父辈故事的短篇 , 也就是后来的电视剧《王贵与安娜》的雏形 , 总共八万字 。
滕华涛将其发给华录百纳的老总刘德宏和搭档曹盾 , 大家都觉得故事特别好 , 就是篇幅太短了 , 改成剧本难度很大 。 后来 , 他们找了编剧李晓明做剧本顾问 , 《王贵与安娜》的改编才顺利起来 。 光是剧本 , 滕华涛和曹盾就打磨了一年 。
《王贵与安娜》讲述了出生于上海优越家庭的安娜 , 阴差阳错和来自农村的王贵走到了一起 , 虽然一开始安娜对王贵全无好感 , 但两人在爱情滋长和责任约束下 , 共度一生 。

影艺独舌|“曲线救国”的导演滕华涛,触碰了都市剧里最尖锐的话题
本文插图
《王贵与安娜》
滕华涛说 , 这是对于现代的思考 , 而不是对过去的简单记录 。 现在自由恋爱了 , 但是往往走不到最后 , 而过去看上去天南海北的两个人 , 却能拧到一起过一辈子 。 他们带着这个思考完成了剧本 。
直到现在 , 滕华涛依然认为《王贵与安娜》有着经典的电视剧叙事结构 , 三十集左右的剧本 , 两个人 , 一辈子 。 从容 , 饱满 。
《王贵与安娜》的创作过程 , 让滕华涛想明白了《蜗居》里不对的地方:里面没有真正的爱情 , 错误的爱情要得到正确的审视 。 他知道怎么修改《蜗居》的剧本了 。
欲知后事如何 , 且听下回分解 。
主讲人 | 李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