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英雄家庭现在|他总是问爸爸怎么还不回来
那些抗疫英雄家庭现在怎么样了?|“他总是问 , 爸爸怎么还不回来?”
题图:在山东抱薪者家中 , 工作人员正与小朋友玩耍 。 文中正面照片经家属授权许可刊登 。作者:李洁信 , 一土技术负责人、一土全村负责人 。华章写在前面:上一次邀请陈行甲来我家录制诺言课程 , 聊到了他基金会的传薪计划:希望用 22 年的时间 , 为在这次疫情中因公殉职、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 , 提供资金、心理疗愈以及家庭教育等多方面支持 , 直到孩子大学毕业 。截止目前 , 已经有 101 个家庭、159 名薪火宝贝加入了计划 。 其发心和高效的行动令人钦佩 。一土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家庭教育 , 也积累了很多经验 。 录完课 , 我和行甲一拍即合 , 当场敲定了合作:由一土全村团队为英雄家庭们提供家庭教育支持 , 为家长赋能 。我们也约定 , 针对一些共性问题 , 联合推出一系列公益讲座 , 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家庭 。 今晚(10/30)19:30 , 会有第一场免费讲座 , 是由北大心理学副教授张昕老师跟大家探讨《如何跟孩子谈论死亡?》 , 文末有加入信息 。一、最难的路最近 , 一部抗疫剧《在一起》 , 把我们又带回了几个月前 , 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支援武汉、抗击疫情的日子 。死守一线的武汉医护人员 , 坚持送外卖、接送医护的骑士、的哥 , 支援武汉的志愿者、逆行者 , 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代表的中国速度 , 还有从武汉封城到解封的最终拐点……一幕幕 , 再现了那些用生命去对抗病毒的英雄们 , 也让我们热泪盈眶 。
▲ 首部全面反映抗疫的时代报告剧《在一起》 。说实话 , 当全世界还深陷新冠病毒的水深火热 。 在中国 , 每个人切切实实感受到的 , 是疫情的渐行渐远 。刚过去的十一长假 , 6 亿中国人自由穿行在祖国的每座城市;偶尔出现的境外输入 , 被我们高效扼杀在襁褓;全城检测的魄力 , 也让每个中国人得以心安 。就算这些天 , 部分地区出现了一些无症状感染者 , 人们依然神采奕奕:因为我们有能力、有决心、也有十足的警惕 , 去解决这些突发的问题 。 更不用说 , 不断有新的疫苗进入三期临床 , 产能和价格也可以让人接受 。
▲ 10 月 20 日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 , 称预计到年底 , 我国新冠疫苗的年产能达到 6.1 亿剂 。如果不是这样一部剧 , 我们可能忘了 , 在这次疫情中 , 有那么多人 , 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有那么多的医护人员、人民警察、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 , 为了我们 , 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知名公益人陈行甲说:时间有掩埋的力量 。 抗击疫情的战斗已到尾声 , 正常生活逐步恢复 。 大难之后 , 遗忘和放下是轻装前行的武器 , 对一些人来说甚至是疗伤的良药 。但是对他和他的基金会来说 , 他们的目的是记住和回报 。 战疫烈士们不应该被忘记 , 他们的故事应该被牢记和传承 , 他们的遗憾应该被尽力补偿 , 他们的子女应该被温暖地呵护 。
▲ 陈行甲老师在国家哀悼日 , 有感写下上面两句 。陈行甲发现 , 在很多英雄家庭里 , 留有 1 个或多个未成年的孩子 。这些家庭 , 不仅失去了一个家庭支柱 , 一个好妻子、好丈夫 , 一个好儿子、好女儿 , 还失去了一个好爸爸、好妈妈 。 这样的家庭 , 家人除了要平复自己的伤痛 , 还要抚养孩子 , 并安抚孩子的伤痛 。这些家庭的未来 , 难上加难 。所以他发起了“传薪计划” , 希望用 22 年的时间 , 陪伴这些家庭的孩子成长 , 直到他们大学毕业 。 这个想法也立即得到了上海沿海建设集团的资金支持 , 和澎湃新闻的媒体支持 。很多烈士家庭 , 拒绝了许多外界人士、公益基金会的支持 , 却选择加入了陈行甲发起的“传薪计划” 。为什么?因为它带着足够多的诚意 。因为它不仅仅停留在一次性的捐助 , 而是从细微处关怀 , 去做一件长期的 , 真正能帮助家庭解决问题的事情 。因为它背后的公益人 , 躬身入局 , 选择了一条最难的路 。传薪计划的教育成长陪伴拟包括三大方面、十项活动:一、教育支持1、从出生开始 , 为每一名孩子提供教育成长金直至其大学毕业;2、每年为孩子们举办公益主题夏令营或冬令营;3、为每一个上了大学的孩子提供假期实习实践机会 , 鼓励他们到公益组织实习 。二、心理健康支持4、为孩子的身边至亲赋能 , 链接相关权威专家资源为他们提供心理学、教育学、营养学等知识培训 , 帮助他们成为孩子们的最佳陪伴者 。5、根据每一个孩子的兴趣爱好为他们配备适合的志愿者朋辈导师 , 一直陪伴他们到 22 岁 。6、链接专业的心理援助机构 , 专门为薪火宝贝及家属提供系统专业的心理援助服务 。7、到所有受益人家庭进行实体探访 , 了解他们的需求 , 与他们建立强链接 。8、为每一个孩子建立一份人生成长档案 , 记录陪伴孩子们成长中的点点滴滴 。三、其他补充性支持9、为每一个孩子每年提供一份医疗保险 。10、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长期的牛奶营养产品 。二、这些英雄家庭 , 现在怎么样了?从 6 月份开始 , 陈行甲和他多名同事一起 , 走访了湖北、江苏、河南、广东、山东、甘肃六省的 43 户家庭 。自驾驱车几千公里 , 实地了解每一家的情况和需求 , 与他们建立真实的链接 。 目标是 , 在项目设立的一周年 , 走遍 101 个家庭的每一家 。分页标题
▲ 在河南进行家庭探访 。那么 , 这些英雄家庭 , 现在怎么样了?01有的家庭 , 妈妈离开了 , 3 岁的孩子由姥姥姥爷来养育 。 老人们为了避免跟外孙谈起妈妈 , 把妈妈的照片全都收起来 , 还搬了一次家 。有一次 , 家里参加武汉市抗疫英雄展 , 主办方送给他们一个手提袋 , 手提袋外面有一个照片集 , 是一些抗疫英雄的照片 , 其中就有他们的烈士女儿 。两位老人什么都没有发现 , 把手提袋放在一旁 。外孙从幼儿园回来以后 , 一进门 , 就看见了妈妈的小格照片 。 他兴奋的指着照片说:“妈妈!这是我的妈妈!”02有的家庭 , 妈妈至今还处在非常悲伤的情绪中 , 对自己也充满着批判和否定 。相反 , 大女儿却表现的十分平静 。 这样的异常 , 让妈妈甚至怀疑 , 是不是因为爸爸生前对女儿太严格 , 所以女儿对爸爸没有什么感情?家里还有个 4 岁的儿子 , 会经常思念爸爸 。 刚开始 , 他总是问 , 爸爸怎么还不回来?妈妈说 , 爸爸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有一天 , 有人告诉孩子 , 他的爸爸去世了 。此后 , 她换了种方式告诉孩子:爸爸就是天上那颗最亮的星星 , 会一直看着他 。从此 , 孩子经常跟别人说起星星 , 说起爸爸 。 也天天晚上会去找星星 。03有的家庭 , 因为父亲的离去 , 女儿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反而更加懂事、自主 。以前洗头、写作业等都需要妈妈督促、协助 , 现在都能自己完成 。有一次生病了 , 女儿到了凌晨 2 点还没有睡觉 , 把自己蜷缩在房间的角落里 。 妈妈非常焦急 。直到第二天 , 妈妈才发现 , 她是在写一封给爸爸的信……04有的家庭 , 孩子刚上初中 , 妈妈很关心孩子成绩 。 怕影响孩子 , 从未沟通过爸爸离开的事情 。然而孩子却“不领情” , 朝妈妈发脾气 , 拒绝妈妈接送自己放学 , 不喜欢妈妈总是提醒自己写作业 , 经常说:“这是我的事 , 不用你管!”甚至 , 他还冲着妈妈大叫 , “要是我爸爸在就好了!”05有的家庭 , 奶奶因为爸爸出殡的当天过度伤心 , 也不幸离世 。11 岁的大女儿 , 从小就被爸爸、奶奶疼爱 , 跟两人的关系特别好 。 在遭受了连续的打击之后 , 她跟妈妈的关系异常紧张 , 不得不送到姑姑家住……
▲ 陈行甲老师带领传薪计划项目人员在湖北进行探访 。06有的家庭 , 孩子因为父亲去世 , 产生了严重的暴力倾向 。 对奶奶又打又骂 , 当着探访人员的面掐妈妈的脖子 , 还呵斥探访人员:“我最讨厌你们基金会!”07有的家庭 , 孙女刚上幼儿园中班 , 无法理解父亲的离去 。 妈妈告诉她爸爸不会再回来了 , 她却一直追问 , 爸爸去哪儿了 , 是不是出国了?原来 , 公公婆婆会帮着带孩子 , 出事后 , 只要看到孙女 , 就会眼泪不止 。 只好暂时送回老家休养 。妈妈说 , 自己最近有点精神恍惚 , 无法早睡 , 到凌晨四点钟又会被惊醒 。 她总感觉 , 自己的丈夫还在……
▲ 项目人员甘肃探访时 , 家人为传薪计划准备的锦旗 。三、向死而生当拿到传薪计划的详细走访记录 , 一土全村团队发现 , 这些家庭一个最共性 , 最普遍 , 也是最难的问题是 , 父母们不知道如何跟孩子谈论死亡 , 父母们在隐瞒、回避 , 他们自己都还不能正确面对死亡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丝(Elisabeth Kübler-Ross)在《论死亡和濒临死亡》一书中 , 总结了人们面对死亡时的态度 , 她将悲痛状态划分为5个阶段:否认(Denial)、愤怒(Anger)、讨价还价(Bargaining)、抑郁(Depression)和接受(Accpetance) 。受到传统观念和文化的影响 , 大部分走访的家庭不同程度的停留在前面 4 个阶段 。大人的不接受 , 也给孩子带来了困惑 , 让亲子关系、家庭关系日趋紧张 , 进而影响到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实际上 , 如何看待死亡 , 如果看待生命 , 有一个大的教育话题 , 称为“生命教育” 。 生命教育的意义 , 不仅在于接受死亡 , 减少伤痛 , 更在于珍惜生命、过好活着的每一天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用理性的推理 , 详细的讨论了死的概念 , 并最终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 , 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向死而生” 。一土全村有幸参与传薪计划 , 为这些英雄家庭提供帮助 。 合作建立后 , 团队迅速行动 , 与多个家庭接触 , 为他们设计服务方案 。针对一些共性问题 , 我们准备通过一系列的家庭教育公益讲座 , 邀请专家来给出专业的指导 。今晚 7 点半 , 是我们公益讲座的第一期《如何跟孩子谈论死亡?》 , 我们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张昕老师与大家分享 。 感兴趣的朋友扫下方二维码 , 免费加入讲座 。
我们邀请每一个失去亲人的家庭来收听 , 鼓励每一个关爱生命的家庭加入 。 也希望你能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 把这份爱 , 一起传递下去!最后 , 如果你或你身边有对”传薪计划”感兴趣的家庭 , 请关注公众号 @深圳市恒晖公益基金会 。分页标题
- “世界最大家庭”首领去世!生前享尽齐人之福,留下38位妻子
- 黄磊老师|有“黄小厨”名声的黄磊老师,热爱工作热爱家庭,三观还很正
- 节目|林允带家人上节目,彻底暴露家庭教育缺陷,父亲有很大的责任
- 王钊|王一博签名照缓和父女关系:律师帮女儿追星,家庭地位也随之提升
- 易虎臣|易虎臣:《变形计》最“成功”的富二代,害家庭破产毁掉妹妹一生
- 宋雨琦|跑男变味了:开启家庭模式,郑恺苗苗秀恩爱后又迎来沙溢亲子档
- 女团成员|19岁女团成员自曝吸血家庭,辍学赚钱想买房,却被要求写弟弟名
- 收视率|跑男变味了:开启家庭模式,郑恺苗苗秀恩爱后又迎来沙溢亲子档
- 央视频|《等着我》又有大动作!12小时新媒体认亲直播,10个家庭将迎团圆
- 公安部刑侦局|《等着我》又有大动作!12小时新媒体认亲直播,10个家庭将迎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