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联合国糖尿病日 | 当糖尿病盯上年轻人,我们该怎么办?
【糖尿病|联合国糖尿病日 | 当糖尿病盯上年轻人,我们该怎么办?】今天(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 。 据估算 , 我国糖尿病患者规模已超9700万 , 大约每14人就有1人患病 , 近年来 , 由于生活不规律、压力大、肥胖等诱因 , 越来越多年轻人也患上了糖尿病 , 糖尿病患者已渐趋年轻化 。 禅城区人民医院环市院区糖尿病专科王之驹主治医师提醒 , 糖尿病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 其中最常见的是2型糖尿病 , 年轻人切莫掉以轻心 , 合理饮食、多运动、减肥都是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
本文图片
禅城每16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糖友
今年14岁的小怡(化名)正在读初中 ,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 , 吃得胖胖的 , 不爱运动 , 学校的体育锻炼也不想参与 。 然而当她感觉身体不舒服 , 被家人带到禅城区人民医院环市院区糖尿病专科就诊时 , 医生发现 , 她已患上2型糖尿病 , 需要长期服药治疗 。
该病患接诊主治医师王之驹告诉采访人员 , 在问诊中得知 , 女孩家里人没有糖尿病家族病史 , 也就是说 , 她患病的原因 , 主要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 , “也可以说 , 她的糖尿病是吃出来的 。 ”王之驹说 。
无独有偶 , 22岁的小陈(化名)去年大学毕业 , 由于暂时还未找到工作 , 日常就在家里上网、打游戏 , 经常熬到凌晨一二时才睡觉 , 凌晨时分还喜欢点奶茶、薯条等外卖充饥 。 一般睡到第二天中午才起来吃饭 。
本文图片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大概半年 , 身高175厘米的小陈 , 不仅体重飙至216斤 , 而且还经常感到口干、疲倦 , 即使喝再多的水 , 没多久又会觉得口渴 。 于是 , 他来到医院就诊 , 经过检验 , 小陈血糖超过正常值两倍多 , 被确诊为糖尿病 , 经过半年的服药治疗和饮食控制 , 如今 , 小陈的服药量比初诊时减少了许多 , 只需服用一种降糖药 。
据禅城区2019年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显示 , 禅城区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达6.56% , 即每16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又叫“糖友”) 。 而近年来 , 糖尿病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 门诊中二三十岁的糖尿病患者司空见惯 , 十几岁的少年也不稀奇 , 且三分之一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年龄小于40岁的年轻人 。
本文图片
2型糖尿病患病初期症状不明显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占所有糖尿病病例的85%~95% 。 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 , 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 。
“现在年轻的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 , 这跟大家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 。 ”王之驹说 , 2型糖尿病是一个多基因遗传病 , 是遗传基因与不健康生活习惯共同作用的结果 , 也就是说 , 有糖尿病基因的人 , 即使生活方式很规律也可能发病;没有糖尿病基因的人 , 如果生活方式非常不健康 , 也可能发病;如果有糖尿病基因 , 生活方式又不健康 , 那患病几率则会大大增加 。
王之驹说 , 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大 , 而且普遍晚睡 , 加之吃宵夜、饮酒、喝饮料、肥胖等 , 这些都是诱发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
医生说 ,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所致的以持续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 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 , 体重减少) , 实际上 , 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上述表现不明显 , 往往起病隐匿 , 等有了并发症 , 如伤口长期不好、视力急剧下降、性功能障碍等 , 到医院其他科室看病 , 查了血糖才发现患有糖尿病 。
分页标题
本文图片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需长期服药
“即使诊断患有糖尿病也不需要怕 , 要正确面对 , 糖尿病可防可控可治 。 ”王之驹说 , 一旦诊断糖尿病或已处糖尿病前期 , 一定要到糖尿病专科进行专业治疗及接受糖尿病教育 , 及早治疗 , 及早控制血糖在达标范围内 , 能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
同时 , 有小部分人经过糖尿病强化治疗后 ,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干预的情况下 , 在一段时间内可以不用吃药打针 , 俗语叫做“蜜月期” , “蜜月期”时间长短 , 跟是否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干预有关 , 就算“蜜月期”过后 , 也可以少吃药少打针 。
需要注意的是 , 糖尿病是一种终生疾病 。 王之驹说 , 糖尿病无法从根本上治愈 , 但是通过长期控制血糖 , 防止慢性、急性并发症发生 , 病情就能得到缓解 。 如果不发生并发症 , 这个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就没有太大影响 。
本文图片
王之驹表示 , 从日常门诊的情况来看 , 反而是年轻患者更不愿意吃药 , 他们认为吃西药有副作用 , 当看到血糖正常后就自行停药 。 而有的则偏信所谓的保健品 , 但实际上 , 这些保健品对糖尿病来说都是无效的 。
“年轻的2型糖尿病患者 , 如果可以彻底改变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 真正做到健康生活健康饮食 , 从理论上来说 , 是可以达到降血糖的效果 。 ”王之驹说 , 但实际上 , 真正要做到改变生活习惯是非常困难的 ,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 , 除非生活环境发生巨大改变 , 否则 , 患者是很难对固有的生活习惯作出大的改变 , 所以 , 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 况且随着科学发展 , 现在糖尿病药物的副作用已经大大降低 , 如果能够遵医嘱正确服药 , 做好糖尿病防控 , 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如正常人一样享有正常的预期寿命 。
本文图片
防控糖尿病需要“五管齐下”
“糖尿病跟高血压不一样 , 高血压一般服药就可以有效控制血压 , 但糖尿病不能只单纯靠药物来治疗 。 ”王之驹说 , 作为负责慢病管理的基层医院临床医生 , 他一直向糖尿病患者宣传糖尿病防治的相关信息 , “我认为 , 糖尿病防治需要药物治疗、管住嘴、迈开腿、频测血糖、舒缓压力 , 五管齐下 。 ”
王之驹建议 , 每个人都要全面了解糖尿病知识 , 关注个人血糖水平 。 健康人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 。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 糖尿病前期人群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 。
在饮食控制方面 , 糖尿病患者建议主食定量 , 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 , 增加全谷物和杂豆;进餐定时定量 , 餐餐有蔬菜 , 奶类豆类天天有 , 少油少盐 。 值得注意的是 , 控制热量并不等于节食 , 患者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估算自己每日所需热量 , 然后根据合适的比例安排膳食结构 。
运动是治疗糖尿病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 运动可以增强患者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 降低血糖、血脂以及血液浓度 , 从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但是 , 王之驹提醒 , 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时 , 不可一味地追求“更高、更快、更强” , 而是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以及血糖监测下 , 进行适当、科学、合理的运动 , 不然有可能适得其反 , 散步、慢跑等一些平和的运动 , 也是很适合的 。
本文图片
同时 , 情绪压力虽然不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直接危险因素 , 但却可以通过间接影响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 。
首先 , 压力和应激会让大脑更加渴望糖分 , 从而发送信号指引人体不停地摄入甜食和含糖饮料 。 含糖食品的摄入容易导致肥胖和2型糖尿病 。分页标题
对于已经诊断2型糖尿病的人群 , 压力会影响体内胰岛素的水平 , 也会增加儿茶酚胺、皮质醇等升糖激素的水平 , 让血糖波动、不易控制 。
此外 , 患者也要严格遵循医嘱服药 。 值得一提的是 , 肥胖与糖尿病如同孪生一般共存 。 长期持续肥胖者 , 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高 , 可高达普通人群的4倍之多 。 王之驹建议 , 无论对于预防还是治疗糖尿病来说 , 减重都是非常重要的 , “部分患者可以通过减肥 , 把血糖降下去 。 ”
素材来源:佛山日报健康周刊 , 采访人员 曾雪莹 ,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区颖涛、张秋桥
- 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专用馒头!加2种食物搭配,好吃又控糖
- 内分泌疾病,糖尿病|得糖尿病怎么办?中医从火论治糖尿病,清热益气生津,缓解糖尿病
- 佛山|“顺德眼”亮蓝光,呼吁全社会共同防治糖尿病
- |3种女人,容易被子宫肌瘤盯上!看看有没有你
- 别墅|你还执着于别墅、院子时代?别人早已盯上了“大室”所趋的大平层!
- 孙医生讲糖|非糖尿病老人大量出汗,先考虑急性心肌梗死,还要警惕这种情况
- 内分泌疾病,糖尿病|头部出现这3个异常,暗示糖尿病或已到来
- 糖尿病|久坐不动,当心“坐”出8种病 !!!
- 健康|体内血糖高,头部先知?头部3个异常,暗示糖尿病或已到来!
- |中国有5亿以上糖尿病“潜在”患者 预防肥胖是防控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