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N商业|折叠屏手机迟到的未来:最大的难题不在于堆砌技术,而是降低售价
究竟是趋势受到了技术的掣肘 , 还是所谓的新技术成为了噱头?
本文插图
作者 | 四喜
来源 | FN商业(ID:FN-24H)
11月11日 , 以色列媒体The Verifier发文称 , 苹果将推出折叠屏手机 , 预计2022年11月发售 , 起售价1499美元 , 连售价都预测出来了 , 说得有鼻子有眼 。
其实早在今年2月 , 就曾有外媒报道 , 苹果获得了一项具有独特铰链机制的可折叠设备专利 。 10月底 , 又有报道称苹果正在为曲面、柔性或可折叠显示屏开发一种新的保护层 , 提升屏幕的抗划和耐久性 , 防止折叠屏的开裂问题 。
当全面屏时代到来 , 智能手机市场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 , 不同品牌的手机之间 , 最大的区别不过是刘海的大小 , 或者挖孔在左上角还是右上角 。
折叠屏手机的出现 , 不但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向 , 甚至被认为是手机行业未来的趋势 。
可是 , “引领行业趋势”的折叠屏手机 , 2019年全球销量不足百万台 , 究竟是趋势受到了技术的掣肘 , 还是所谓的新技术成为了噱头?
谁才是第一?
2018年 , 智能手机行业的创新瓶颈因为一家并不专门做手机的厂商加入而松动 。
这家公司是柔宇科技 , 2012年成立于深圳 , 是新兴显示产业的超级独角兽 , 长期深耕柔性屏领域 , 积累了大量专利技术 , 客户遍布空中客车、广汽等多个行业 。
2018年10月 , 柔宇科技发布全球首款可折叠屏手机柔派FlexPai , 搭载骁龙855处理器 , 8999元起售 。
本文插图
这是全球范围内第一款真正能够上市的折叠屏手机 , 将折叠屏技术从概念变成现实 , 也是柔宇科技首次进军终端制造领域 。
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可能吃不到最好吃的螃蟹 , 还会跟同样想吃螃蟹的人打起来 。
2019年1月 , 小米联合创始人林斌在微博上晒出把玩小米折叠屏手机工程机的视频 , 并配文称 , “攻克了柔性折叠屏技术、四驱折叠转轴技术……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后 , 我们做出了第一台折叠屏手机 , 应该也是全球第一台双折叠手机 。 ”
本文插图
“第一台”、“折叠屏手机”这八个字怎么看怎么刺眼 , 柔宇展开了反击 。
本文插图
柔宇副总裁樊俊超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言辞激烈、长达900字的消息 , 抨击小米拿无法量产的概念机炒作 , 并借机推广柔宇推出的“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柔派 。
对此 , 小米方面也不甘示弱 , 反击樊俊超 , 将其此举定性为碰瓷 。
对柔宇而言 , 与小米互怼的出圈方式更像是一场不需要成本的营销盛宴 , 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市场的高度关注 , 代价则是米粉们山呼海啸般的质疑 。
因为柔派手机虽然从上市时间上抢下了首发的位置 , 但并非无可置疑 。
首先 , 柔派手机发布后不久就开启限量预售 , 但很多用户表示等了好几个月仍无法买到 , 质疑其是“PPT手机” 。
直到2019年3月 , 柔宇科技董事长刘自鸿表示 , 柔派手机进入量产阶段 , 发货则要再等一个月 。 4月底 , 柔派手机终于在天猫首销 , 但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 , 浪费了首发的位置 。
其次 , 第一代柔派手机并不是技术完全成熟的产品 , 因折叠后形成一个非常大的弯角而颇受诟病 。
当然 , 这里的“成熟”是相比于同期的产品 , 因为折叠屏技术时至今日都尚未完全成熟 。
与小米互怼出圈后 , 柔宇科技并未能如愿打开C端市场 , 但却收获了投资人的青睐 。分页标题
2019年第四季度 , 柔宇科技完成了3亿美元的F轮融资 , 估值60亿美金 。
但对于一家专攻技术的企业而言 , 自身盈利始终是难题 , 面板研发和生产线建设都极度烧钱 , 量产难题急需根治 , 上市迫在眉睫 。
2019年底 , 柔宇曾被曝出正考虑赴美上市 , 最高融资10亿美元 。
2020年8月5日 , 中信证券公告称已受聘担任深圳市柔宇科技A股上市的辅导机构 。 此前 , 市场一直传闻柔宇科技在美国上市计划已被搁置 。
但到了2020年8月 , 折叠屏手机市场早已不是原来的景象 。
谁才是最强?
2019年 , 折叠屏手机市场迎来小爆发 。
2月24日晚 , 在MWC2019华为终端全球发布会上 , 华为正式发布了折叠屏手机MateX 。 MateX采用柔性折叠屏 , 可折叠全面屏设计 , 展开时可达8英寸 , 由一块6.6英寸屏幕和一块6.38寸屏幕组成 。
本文插图
2月28日 , 三星在乌镇发布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 , 搭载两块屏幕 , 在外壳上有一个4.6英寸的显示屏 , 翻开手机则是一块7.3英寸的大屏 。
本文插图
目前 , 折叠屏手机主要有两种思路 。 如果把目前普通手机的屏幕尺寸按照“1”计算 , 那么一种思路是把1翻开变成更大屏的2 , 另一种则是把1对折变成更便携的0.5 。
而华为和三星的设计又代表了“1变2”当中的两种思路:Mate X是将大屏向外对折 , 变1状态下使用的是大屏的一半;GalaxyFold是将大屏向内对折 , 变1状态下使用的是机身背部单独搭载的另一块屏幕 。
1变0.5的代表作则是摩托罗拉的Razr 。
2019年11月14日 , 已被联想收购的摩托罗拉发布了折叠屏手机Razr 2019 , 该手机的折叠屏为上下翻折 , 打开后形成一块6.2英寸21:9比例的OLED屏幕 。
而“攻克了折叠屏技术”的小米 , 在2019年9月发布了MIX Alpha , 搭载环绕屏 , 配备一整块完整的屏幕环绕机身 , 屏占比180.6% 。
然而 , 米粉们从秋天等到冬天 , 过完春节又等到夏天 , 却只等来一句“项目不做了”的答复 。
2019年12月16日 , 群智咨询最新报告称 , 根据保守预测 , 2019年全球可折叠屏智能手机销售量约70万部 。 预计2020年全球可折叠屏智能终端销量约400万部 , 同比增长约为519% 。
三星也曾于同期公布销量 , 2019年三星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到40万台 , 华为折叠屏手机的产量大约在20万台左右 。 从出货量来看 , 三星确实占据了折叠屏手机的第一位 。
与全球手机市场动辄上亿的出货量相比 , 折叠屏手机不到100万台的出货量可以忽略不计 。 从这一角度来说 , 折叠屏手机仍然是一个小众市场 , 折叠屏手机尚未达到普及阶段 。
其一 , 在于技术 。 折叠方式、折痕处理、系统适配等问题依然存在 , 目前市场上的折叠屏手机都算不上完全体 , 更像是对不同方向加以探索的概念机 。
其二 , 在于量产 。 三星之所以出货量第一 , 并不在于技术上的绝对优势 , 而是基于其在屏幕市场上的霸主地位 。 折叠屏面板量产难 , 就从根源上限制了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 。
折叠屏手机市场想要再进一步 , 最大的难题不在于堆砌技术 , 而是降低售价进入主流;想要降低售价 , 则必须解决面板产能问题 。
谁投入最多?
2018年 , 柔宇投资超过100亿元的国际柔性显示基地 , 以及全球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类六代全柔性显示屏大规模量产线在深圳投产 , 满产规模超过每年5000万片柔性显示屏 。
100亿投资额听上去很夸张 , 但不足以概括面板业巨头们的疯狂 。
2020年年初 , 武汉华星光电总投资高达350亿元的六代柔性AMOLED产线 , 实现量产出货 。分页标题
京东方第六代柔性OLED显示屏在成都的一期和二期产线 , 总投资为220亿元-465亿元 , 月产能约5万片 。
而三星一条月产能6万片的第六代柔性OLED显示屏生产线 , 总投资成本更是高达490亿-805亿元 。
高额的投资 , 足以证明柔性显示屏的战略意义 , 也意味着产能对于折叠屏手机大众化普及的重要性 。
目前 , 折叠屏行业逐渐形成两个技术阵营:一个是使用低温多晶硅LTPS技术的主流阵营 , 以三星、京东方和华星光电为代表;另一个阵营以柔宇为代表 , 使用自主研发的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 , 是一项基于非硅材料的新技术 。
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 , 京东方的柔性显示屏生产产能最高 , 预计到2021年的产能将高达24万片/月 , 其次是维信诺、华星光电 , 产能分别为6万片/月、4.5万片/月 。
也就是说 , 不管谁抢下了“第一款折叠屏手机”的名号 , 良品率、产能始终制约着折叠屏手机的普及 。 任何一个全新的科技产品成熟的前提是 , 大批量稳定出货、稳定的高良率和可预见的稳定需求 。
一方面 , 产能不足量产吃力 , 想普及也普及不了;另一方面 , 折叠屏成本高 , 导致折叠屏手机售价居高不下 , 动辄上万的手机 , 很难被普通消费者接受 , 依然只是猎奇产品 。
折叠屏手机无法走下高价的“神坛” , 就只能是手机厂商秀肌肉的产品 , 无法进入主流 , 也就依然只是可以触摸的概念机 , 而不是肉眼可见的未来 。
但是 , 即便解决了量产问题 , 折叠屏手机进入7K以下价位市场并能保持亿级出货量 , “折叠屏能不能代表智能手机下一阶段”的讨论仍然有趣 。
先说观点:不能 。
1变2的折叠屏手机本质上是一款便携的平板 , 平板的全称是平板电脑 , 更偏向于办公设备而不是手机 。
相比于当前市场上主流的手机和平板 , 这类折叠屏手机的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 。
优势在于二合一 , 不再需要两款单独的设备 , 劣势也恰恰在于此 , 其不能完全实现两款单独设备所能实现的价值 。
折叠屏手机展开状态确实比普通手机屏幕大 , 但无法单手操作限制了发挥的场景;折叠状态确实比平板便携 , 但很少有人需要随身携带平板 。
何况 , 如果只是为了更大的屏幕 , 折叠屏不是唯一的思路 , 智能眼镜或者投影 , 听上去更科幻 , 更未来 。
而1变0.5的思路 , 展开来还不如很多普通旗舰机的屏幕大 , 除了复古 , 就只剩情怀了 。
结语
随着三星、华为、苹果等手机业巨头的入局 , 折叠屏会在未来几年成为手机行业的趋势之一 , 但既不会是主流 , 也不足以代表智能手机的未来 。
会继续探索 , 是因为没有其他更好的探索方向 , 折叠屏尚未进化为完全体 , 仍有潜力可待挖掘 , 也是非常好的消费刺激点 。
【FN商业|折叠屏手机迟到的未来:最大的难题不在于堆砌技术,而是降低售价】但折叠屏手机不代表手机行业的未来 , 并不意味着折叠屏是鸡肋的技术 , 折叠屏幕的舞台不会局限在手机上 , 所有需要兼顾大屏和便携的场景 , 才是折叠屏真正的星辰大海 。
- 单以纯|18岁的音乐冠军,张艺谋一眼看中,她赚到钱后却想给师父买手机!
- 创3|选秀综艺手机那些事:虞书欣疑被没收8台,创3共没收500台
- 彭彭|彭昱畅离开,张子枫玩手机,张艺兴做音乐,《向往5》实在太无聊
- 马嘉祺|嘉宾都在录节目,唯独宋亚轩站一旁玩手机,当众打游戏被拍得清清楚楚
- 音乐|《向往5》最无趣一期,彭昱畅缺席张艺兴分心做音乐,陈赫玩手机
- 王晨艺|邓超被无视张颜齐不理对方,低头玩手机一脸沉重
- 口碑|《向往5》口碑遇冷,粉丝跑到节目超话里吐槽,商业化太浓郁了
- 新说唱|王嘉尔多档综艺来袭 商业价值获品牌认可
- c王嘉尔多档综艺来袭 商业价值获品牌认可
- 大牌|跑男上“最大牌”的艺人,不顾镜头公开玩手机,导演却不敢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