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博物苑|从南通博物苑到实业救国,张謇为什么被称为“近代南通之父”
最近很多朋友关心大选后中美关系走向 。 作为历史博主 , 给大家分享一本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的一部中国问题专著:《论中国》 。 感兴趣的朋友 , 可以关注并私信我“论中国”三个字 , 就可以获取原版全文PDF了 。
#张謇# , 字季直 , 是晚清江苏南通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政治家 , 一生操劳南通的实业、教育和慈善事业 , 作为近代中国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 , 他对实业和教育的投入可谓在南通地区家喻户晓 , 但他的慈善事业了解的人却不多 。
本文插图
光绪初年 , 张家受西方先进思想的影响 , 开始经营起家乡的慈善事业 , 其慈善活动不局限于中国传统的慈善事业 , 更侧重于新兴的慈善事业 , 顺应了近代社会的潮流 , 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投身慈善事业奠定了基础 。 在近代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过程中 , 张謇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和影响 。 他的持续不断的慈善活动 , 结合中外慈善思想理念 , 对南通乃至中国近代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
仁爱与博爱结合
张謇的慈善活动 , 始终透露出中国传统儒学中的“仁爱”、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中的“平等”“博爱”和地方自治思想 , 这与张謇早期的个人经历很有关系 。 他出身书香门第 , 但家境贫寒 , 三世同堂 , 过早地入仕 , 却一路顺风 , 四十一岁时 , 即光绪二十年(1894年) , 张謇中状元 , 但被归为冷籍 。
本文插图
冷籍虽然合法 , 但实际上多受官场排挤 。 而张謇慈善思想的形成 , 与他早年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和生活的坎坷无关 ,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 , 他才开始从事慈善事业 , 使社会公平 , 弱势群体都有所依 。
儒学的中庸思想和仁爱精神为张謇慈善事业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张謇在慈善事业的道路上 , 坚持儒学的“仁爱”思想 , 周济贫民 , 帮助急需帮助的人 , 造福社会 , 在借鉴儒学传统思想的同时 , 也从现实出发 , 将慈善理念付诸实践 , 其慈善活动持续时间之长在当时的社会实为罕见 。
他不仅坚持儒家仁爱思想 , 而且对西方资产阶级平等、博爱思想的借鉴也十分恰当 。 自他1903年从日本回国后 , 这种借鉴观念就逐渐形成 。 在当时现代化程度逐渐加深的中国社会环境中 , 西方先进的民主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 张謇的“平等博爱”思想在其实践中成为现实 , 为一方百姓谋福利 。
本文插图
张謇的慈善思想不同于当时其他先进人士的慈善思想 。 其慈善思想最明显的特点 , 就是不像当时其他慈善思想那样以其为出发点 , 而是将慈善公益转化为全社会的救亡运动 , 并将其转化为一种具有深远意义、极具社会影响的过程 。
在这一时期 , 张謇独特的慈善思想受到启蒙、文艺复兴后西方先进思想的影响 。 通过新教改革和资本主义革命 , 慈善活动已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深深地融入国家社会制度 , 成为促进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因素 。 在当时的中国社会 , 张謇这种独特而先进的思想是很罕见的 。
一直以来 , 张謇都十分热衷于西方国家的地方自治政策 , 认为慈善事业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不可割裂 , 要实行地方自治与慈善活动相结合的新理念 。 晚清时期 ,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 , 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方上自治求富强的思想逐渐形成 。
本文插图
清末南通小试慈善
清朝光绪十三年(1887) , 黄河在河南郑州段决口 , 淹没了数千个村落 , 郑州、开封地区受灾严重 , 遇难的人数高达一百五十多万 。 张謇奉河南开封府孙云锦之命 , 前往河南调查灾情 , 疏通河道 , 后回程经过淮安 , 目睹淮河水患严重 , “除发发急粮外 , 又募灾民治淮 , 以工代赈” 。
在慈善事业的初期 , 张謇特别重视对老幼的关怀 , 光绪三十年(1904)他在南通创办了新育婴堂 , 这是南通地区最早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慈善机构 。 最初 , 通州城建有育婴堂 , 张謇后来扩建为当时全国最大的育婴堂 。 张謇的新育婴堂设备齐全 , 甚至有保姆、老师、医生、外科医生等人员 , 主要收养社会弃婴 , 以及父母穷而不能承担抚养责任的婴儿 。
本文插图
为了解决孤老问题 , 张謇在其慈善事业的初期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 光绪二十二年(1896) , 謇利用团练经费在南通设立儒寡会 , 资助数十名贫苦孤独者 , 为张謇慈善事业中期发展奠定了经验基础 。
张謇为了充分发挥地方自治的作用 , 也在探索新式的慈善事业 。 例如 , 南通博物苑是中国最早的一座博物馆 , 其前身是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张謇创办的通州博物馆 。 它以科普教育为功能 , 承担着社会教育的使命 , 具有公益性质 , 它的诞生也是张謇慈善事业的创新与突破 。分页标题
为搜集全南通上古文物珍品及字画 , 张謇对此作了解释:
自人道公益于文明 , 广知识于世界 , 上自皇家 , 下迄县郡地方学校 , 咸有博物馆之设 。
本文插图
在张謇看来 , 民众通过博物馆增长知识 , 接受教育 , 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 让民众有思想 , 也是他慈善事业的重要意义 。 因此 , 从南通地区开始 , 中国逐步开设博物苑 。
清王朝由于封建统治一蹶不振 , 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 旧思想旧思潮仍然影响着地方自治的开展 。 半封建社会的半殖民地社会背景下 , 社会生产力发展不足 , 像“新婴儿屋”这样的现代化慈善机构难以在当地大规模建立 。
身体力行奉献故乡
辛亥革命爆发 , 东南诸省脱离清廷而独立 , 地方自治思想盛行于江苏各地 , 救国救民成为时代主题 。 朝代封建主义的消亡 , 也给张謇的慈善事业扫清了障碍 , 民国初期 , 张謇慈善事业进入全面昌盛时期 。
新式慈善机构不断建立 , 慈善理念不断注入南通地区社会各方面 。 这个时期 , 除了继续办好帮教老弱病残的慈善事业外 , 还在社会福利、医疗卫生、经济、社会稳定、教育等各个领域开展了慈善活动 。 张謇慈善涉及领域空前广泛 。
本文插图
社会福利上 , 在民国二年(1912) , 张謇受西方人在上海所建安老院的启发 , 在家乡南通城南白衣庵附近 , 建起了南通第一养老院 。 当时正值张謇六十大寿之际 , “乡下有老无幼” , 因此 , 张謇创办了一家以收留孤寡老人为主要目标的养老院 , 占地约17亩半 , 男女各设一所 , 并分别设食堂、洗衣房、病室等 。
至民国十一年(1922) , 张謇以七十岁的高龄 , 在故乡海门县常乐镇建立第二养老院 , 并在第一养老院旁边建第三养老院 。 养老院的成立 , 目的在于为孤寡老人提供帮助 , 在重视老人养老的同时 , 对病室等设施的开放 , 使养老院更多地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
医疗上 , 张謇于民国二年(1913)创立了南通医院 , 该医院成立时为半营利半慈善性质 , 设有数个现代化科室 , 并邀请海外医学专家前来会诊 , 免除贫穷者的医药费 。
本文插图
经济上 , 民国三年(1914) , 张謇在南通县西门外的大码头建起了贫民工场 , 创办该工场所需的经费 , 由两淮盐商出资 。 贫民工场的招工人员主要是南通当地贫民 , 外来工为辅 , 工场主要从事手工生产 ,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通经济的发展 , 缓解了当时的社会压力 , 贫民子弟能够进入工场谋生 , 不用在坊市间无所事事 , 有利于社会治安的改善 。
终身奉献慈善事业
在民国时期 , 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比前清时期有明显提高 , 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流动 , 商品的交换 。 在清末民初 , 张謇“实业救国”的思想及其对南通地区实业的投入 , 使南通成为江北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
南通城虽有城东殡仪馆 , 但距市区较远 , “客死不方便” , 于是在东寺后殿设立殡仪馆三处、七处 , 并在其中安放殡床 , 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旅途中的客死者 , 尽显人文关怀 。
本文插图
1921年后的民国 , 中国社会环境动荡不安 , 国内军阀与反军阀之间不断进行武装斗争 。 一战刚刚结束 , 国际社会经济秩序受到破坏 , 全球经济复苏缓慢 。 由于国内动荡不安 , 国际经济环境恶劣 , 张謇的慈善事业步履维艰 , 自1920年代以后 , 慈善事业的发展逐渐放缓 。
但70多岁的张謇仍然没有放弃对南通慈善事业的投入 , 也没有放弃开展地方自治 , 张謇在赈济、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方面仍发挥着余热 。
淮河在民国十年(1921)遭受洪灾 , 水患遍及苏、鲁、豫、皖四省 , 位于长江北岸的南通亦难幸免 。 张謇在向江苏省政府报告南通水患具体情况的同时 , 也将自己的赈灾措施上报了省府 , 以救济南通地区的灾民 。 与此同时 , 张謇还创立了南通养育资助会 , 尽其所能维持和发展他的慈善事业 。
本文插图
关于医疗 , 张謇晚年的慈善事业并未停止 。 在南通医院民国四年(1915)成立产科传习所的基础上 , 民国十二年(1923)张謇在南通附属医院创立了助产护士讲习所 , 免费招收几十人学习护士助产之学 , 用来培养急需医学卫生知识的女性医护工作者 。
近代南通之父
作为一个儒生 , 一个晚清状元 , 张謇将传统儒学的“达则兼济天下”和“先天下之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种传统儒学思想表现出来 , 他凭借自己对慈善事业的敏锐嗅觉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 以正确的方式 , 使自己的慈善事业不断发展 , 现了在其之前许多读书人终生不能实现的人生抱负 。分页标题
【南通博物苑|从南通博物苑到实业救国,张謇为什么被称为“近代南通之父”】张謇开展的一系列慈善活动 , 如对水患灾民的救济、创办养老院、寄宿制学校等 , 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一方百姓 , 对社会有益 , 有利于民生改善和社会安定 。 张謇慈善事业的建立 , 不仅是为了让受苦的人有生存权 , 更是为了让这些受苦的人有活下去的机会 , 张謇提倡的“以工代赈”不仅能缓解社会上的灾民困苦 , 还能为国家提供一定数量的劳动力 。
本文插图
作为近代著名的中国教育家 , 张謇为当时尚而愚昧的封建中国带来了曙光与希望 。 张謇一直认为 , 中国之所以落后于欧美国家 , 是因为中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
在整个南通乃至江苏 , 张謇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认识水平都是前所未有的 , 他不仅注重普通学校的投入 , 而且还将精力集中于“失教之民”的教育 , 身为慈善家的张謇从来没有放弃过这些人 。 通过张謇对教育的投入 , 南通地区的社会文明程度日益提高 , 社会秩序稳定 , 受教育人数不断增加 ,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
在一定程度上 , 张謇的慈善事业加快了南通近代化的步伐 , 特别是民国以后 , 张謇在慈善事业的中后期所创立的一些具有现代性质的慈善事业 。 近代化反映在各个方面 , 张謇的一系列实践也在各个方面促进了南通本土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 除了众所周知的由张謇投资于地方实业推动的经济现代化之外 , 张謇的慈善事业也促进了南通社会文化现代化 , 教育现代化 。
本文插图
在南通社会近代化进程中 , 张謇的一系列慈善活动 , 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南通社会的近代化 , 也极大地促进了南通社会的经济和社会文明程度 , 其所取得的近代化成果更为全国人民所赞叹 , 北洋政府的大总统袁世凯袁项城曾称赞:
在南通提倡自治 , 办理学校、善举及一切公益事业 , 迭次捐资二十余万元 。 创办实业之余财 , 为嘉惠地方之盛业 , 洵属急公好义 , 为国楷模 。
在那个灰暗的年代 , 张謇的慈善事业是一个漫长而又卓有成效的过程 , 它给南通和中国都带来了一道亮光 。 张謇慈善事业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 以及张謇坚毅、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优良品质 , 也将与他所创立的慈善事业一起永世长存 。
相关热读
广州如何成为千年商都 , 十三行又是什么 , 凭什么就广州一口通商?
长安、洛阳、开封 , 唐宋的都城是怎么选的?
近期热读
拜登带领民主党重返“铁锈带” , 为什么这个衰落地区能左右胜局?
美国总统大选 , 为什么民主党总会拿下加州 , 白左又是什么?
- 天气早知道|【共舞长江经济带·看高质量发展】南通洋口港:乘政策东风振帆起航
- 总书记|独家Vlog丨打卡南通博物苑!探寻总书记提到的“这种”精神
- |温铁军:中央罕见点赞“状元实业家”, 有何深意?| 文化纵横
- 实业教育|时政现场说丨实业救国赤子心 总书记称赞他是民营企业家的楷模
- 奋斗|独家视频丨习近平考察南通:幸福生活是你们亲手建设 奋斗出来的
- 小区|云南通海县继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 习近平|习近平江苏行丨走近南通博物苑
- 扬子晚报|自称公司股东恋爱骗钱,容留他人吸毒,南通一男子获刑8年
- 行业互联网|瞄准核心技术,江苏航天七零六亮相南通新一代信息技术展
- 扬子晚报|20余万个QQ号被盗原由查清了南通侦破一起特大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