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杂志|张颐武:“打工人”是一种新的认同,内核是奋斗精神


_本文原题:张颐武:“打工人”是一种新的认同 , 内核是奋斗精神
@文/本刊实习采访人员曹珊珊
【中国青年杂志|张颐武:“打工人”是一种新的认同,内核是奋斗精神】“打工人”火了 。
话题“‘打工人’梗为什么会爆火”微博阅读量高达5.1亿 , 打工语录处处可见:
“早安 , 打工人!”一群睡眼惺忪的青年挤上早班地铁 , 在朋友圈里互相打气 。
。“我要悄悄打工 , 然后惊艳所有人 。 ”一群初入职场的青年拿到第一笔工资 , 暗自下定决心 。
“打工可能会少活十年 , 不打工你一天也活不下去 。 ”一群“996”的青年在寒风里骑着单车 , 感慨生活不易 。
还有一群金领、明星自嘲“打工人”被喷……
“打工人”到底是谁?“打工人”为何能引起那么多青年的共鸣?“打工人”到底反映了时下社会的一种什么趋势?近日 , 《中国青年》采访人员对话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 , 聊一聊“打工人”爆火背后的思考 。

中国青年杂志|张颐武:“打工人”是一种新的认同,内核是奋斗精神
本文插图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
“打工人”并非社会失落者
《中国青年》:您是如何定义“打工人”的?
张颐武:虽然工资有高有低 , 职务有大有小 , 但只要不做老板、没有资产 , 并且以薪酬为生的人 , 基本上都可以叫“打工人” , 这是一个相当宽泛的社会群体的总体的代称 。 我们这里说的“打工” , 包含各种体力和脑力劳动 , 所以不管是蓝领还是白领 , 都是“打工人” ,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
“打工人”基本上指的是中等收入者和他们的后备军 。 现在我们讨论的这些中等收入的“打工人”行列中 , 包含了更多收入较高的体力劳动者 。 反而现在很多简单的白领工作 , 往往可替代性比较强 , 起薪往往比体力劳动者还低不少 , 这一大部分白领群体也在“打工人”行列 。 但总体而言 , “打工人”所代表的中国中等收入者和他们的后备军是在扩大的 。
《中国青年》:听完您的定义 , 我想到网上一句点赞很高的评论 , “打工人是起早贪黑 , 拿着微薄的工资 , 做着辛苦的工作 , 在平凡中透露着追求 , 在屈辱中努力表现倔强” , 您觉得和您的描述吻合吗?
张颐武:我认为“起早贪黑”确实说明了当下打工很辛苦 , 比如现在很多人是“996”工作制 , 但工资是否微薄就要分情况 。 很多程序员说自己是“打工人” , 而他们的薪酬在整个社会都是偏高的 。 所以并不是说薪酬非常低的人才叫“打工人” 。
尤其是我们过去认为是低收入群体的体力劳动者 , 实际上现在的工资并不低 , 比如外卖小哥、快递小哥 , 月薪过万并不少见 。 随着劳动力的短缺 , 工人工资上涨的趋势显而易见 。
“在平凡中透露着追求 , 在屈辱中努力表现倔强”也算是贴切 , 比如大部分打工语录虽然有自嘲 , 但还是暗含着一种向上的、不屈的力量 , 比如“打工人都是人上人”“世上有两种最耀眼的光芒 , 一种是太阳 , 一种是打工人努力的模样”等等 。

中国青年杂志|张颐武:“打工人”是一种新的认同,内核是奋斗精神
本文插图
《中国青年》:看似“打工人”收入高了 , 也很励志 , 但也有人说 , “在这场‘打工人’自嘲的狂欢中,真正的底层打工者却失语了 。 ”您怎么看这个说法?
张颐武:“打工人”本身就不是一个社会底层或者社会失落者的概念 。 虽然“打工人”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压力 , 但总体而言 , 基本的生存都没有问题 , 在中国打工还衣食不保的人相对来说已经非常少了 。
我认为不排除有底层“打工人”失语的情况 , 但是真正底层的打工者 , 人数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 。 比如以前很多社会底层是来自农村的体力劳动者 , 随着扶贫工作的开展 , 农村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 , 农民工的薪酬也有了很大提升 , 体力劳动者收入显现出和发达国家趋同的趋势 。 比如在美国 , 汽车修理工的平均年薪差不多是银行出纳员平均年薪的两倍 , 而大货车司机的平均年薪是银行出纳员平均年薪的将近3倍 。 有数据统计指出 , 过去41年里 , 中国蓝领工人年薪收入增长了150倍 。 今年一季度 , 中国货运司机平均月薪提升到了9444元 。 所以说真正底层打工者失语了 , 可能是因为这群人少 , 中国低收入的底层打工者群体在缩小 。分页标题
让“打工人”不安的是资产和上升等压力
《中国青年》:一些高收入的金领、明星自嘲“打工人”被喷 , 互联网圈子也流传着一句话 , 叫作“你一定要努力打工 , 毕竟只能打工到35” 。 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张颐武:第一 , 即使是金领或者明星 , 他们的压力也很大 。 互联网企业虽然薪酬高 , 但是做程序员跟运动员其实有点像 , 是年轻人的职业 , 年纪大了能力就会减退 。 程序员也面临着上升空间有限的问题 。 越是好的岗位越是有限 , 竞争更加激烈 , 所以职业不安感会很强烈 , 到35岁遇到瓶颈是必然 。 想要更有名 , 创造更多的价值 , 无论是什么职业 , 这种压力是大部分人所共有的 。
第二 , 社会向上发展的空间实际上是有限的 , 各行各业都面临这个问题 。 比如明星经常面临着如何挤进一线 , 一个公司所有的高层也只能有一个人升任CEO 。 所以说 , “打工人”这个心态 , 在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都广泛存在 , 包括高收入的行业 , 金领、明星自嘲是“打工人”、程序员有更强烈的危机感 , 都不是无病呻吟 。
《中国青年》:您最初就定义了“打工人”是没有资产的人 , 这个跟危机感的产生也关系密切吗?
张颐武:是 , 事实上 , “打工人”是对比有资产者而存在的 。 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资产 。 当下社会有一部分拥有资产的人 , 比如在国内很多城市有通过拆迁致富的情况 , 这类人还不少 , 不用打工就能衣食无忧 。
还有家庭资产优渥的人 , 也不需要像“打工人”一样去奋斗 。 前些年有个梗说 , “如果我做明星不成功 , 我就不得不回家去继承家产了” , 这其实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 所以“打工人”如果没有资产保证 , 那么不管收入高低 , 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 这是“打工人”共同的心态 。
《中国青年》:正因为压力大 , 可能更乐于过“双十一”?很多年轻人现在“白天是“打工人” , 晚上是尾款人” , 反映了一种什么心态?
张颐武:年轻人 , 特别是现在“Z时代”的年轻人 , 有很多来自有财产、有小钱的普通家庭 , 生活标准并不低 , 在“双十一”疯狂购物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
但这种来自家庭的比较小的经济支撑 , 很多年轻人觉得远远不够 。 家乡可能有两三套房 , 但留在北京工作生活 , 他即使卖了家乡的所有房子 , 也买不起北京的一套房 , 所以他仍会觉得是在“打工” , 一边要节省 , 一边还要奋斗 。

中国青年杂志|张颐武:“打工人”是一种新的认同,内核是奋斗精神
本文插图
所以同时做“打工人”和“尾款人”并不矛盾 。 做“尾款人”其实是为了保证生活质量的同时 , 要省钱 。 那“打工人”一方面说是要节省 , 一方面是要努力提高生活质量 , 这两者都反映了年轻人自我实现不足、更要追求实现自我的心态 。
奋斗精神是“打工人”文化的内核
《中国青年》:您觉得“打工人”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张颐武:实际上我认为 , 奋斗精神始终是“打工人”文化的内核 。 虽然很多段子里“打工人”在自嘲 , 在反讽 , 但比如“我要悄悄打工 , 然后惊艳所有人”“早安 , 打工人”等 , 这些段子里其实蕴含着一个很强的向上的愿望 , 几乎所有“打工人”段子里边都一致地呈现出无论怎么样 , 都要为自己生活打拼的态度 , 这种拼搏奋斗的心态在中国社会实际上一直在延续 。
当然这个“打工人”文化里也包含着各种圈子里普遍存在的一种不安全感和焦虑感 。 “打工人”觉得自己的保障不够充分 , 上升竞争的压力很大 , 这些段子里焦虑感也是很明显存在的 。
《中国青年》:您觉得中国的“打工人”和西方的上班族有什么相似或者不同的地方吗?
张颐武:现在西方有很多年轻人认为社会不公平 。 很多研究都证明西方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出生的年轻人 , 和“50后”“60后”这些婴儿潮一代相比有很大的差别 , 年轻人的被剥夺感更强 。 尤其“千禧一代”“Z时代”的年轻人 , 他们觉得财富大都被长辈掌握了 , 因而感到愤愤不平 , 比如在美国 , 支持桑德斯或者极左派的年轻人数量相当稳定 。分页标题
中国年轻一代也有类似的心理 , 觉得老一辈成长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快的阶段 , 现在上升渠道少了 。 这种希望改善现状、获得更美好生活的心理 , 实际上是全球普遍存在的 。

中国青年杂志|张颐武:“打工人”是一种新的认同,内核是奋斗精神
本文插图
但和西方年轻人不一样的是 , 中国年轻人虽然也有这种抱怨 , 但基本上还是愿意努力去打拼的 , 而不是直接“躺平” 。 现在中国不少年轻人20多岁还在大学读书就开始创业了 , 两三年卖掉了公司就实现了财富自由 , 甚至可能还多次创业成功 , 成为了不起的企业家 , 这种事情在我们那个时代是根本不能想象的 。 这说明中国发展还没有到底 , 有向上发展的空间 , 所以年轻人依然可以充满希望 , 觉得我只要努力干 , 一定能上升 。
从那些流行的“打工人”段子里 , 我们也看到 , 年轻人更多的是在吐槽自嘲 , 但并没有强烈的怨气 。 所以说 , 中国社会的整体氛围还是积极向上的 , 年轻一代自嘲的同时仍然觉得未来是可以期待的 。
《中国青年》:您曾提到 , 社会应该给予“打工人”更多的关怀 , 您觉得有哪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呢?
张颐武:总结起来 , “打工人”面临两个“不足”:一是事业上实现不足 , 无论在什么岗位上 , 很多“打工人”对自己的期许都很高 , 但是社会只有有限的上升空间 , 所以大部分人在事业上有不安感;二是“打工人”在生活上完成不足 , 其实就是对物质条件不满 。 比如说对于很多“北漂”年轻人来说 , 他们就希望在北京有一套房 。
所以社会给“打工人”的关怀 , 一是心理上的关怀 , 让“打工人”在精神上有更多的出口 , 获得安慰 , 比如设置更公平的竞争机制 , 让“打工人”能看到上升的渠道 。 另外一方面 , 在物质上也要给予“打工人”更好的物质保障和福利 , 比如北京现在推出的这种价格相对便宜的共有产权房 。 这两方面都是社会需要不断地去关怀 , 需要长期努力的 。
网络快餐时代 , 很多流行语半个月就没了 , 但我觉得“打工人”的段子还会不断地衍生 , 因为它触动了社会心理上一个非常敏感的部分 , 也有非常广大的社会群众基础 , 引起的共情非常多 。 “打工人”的爆火说明我们社会仍然具有向上的动力 , 也让我们的社会更加重视自身的问题 , 对我们思考如何推动社会发展、如何关怀年轻人具有借鉴意义 。
监制:皮钧
责编: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