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世界上一半的数据 。 ”这是偶数科技的长远目标 , 也是创始人常雷在创业第一天 , 埋藏在心里的愿望 。
2016年底 , 常雷博士与团队创立偶数科技—一家AI和大数据软件商 , 致力于为全球各行业客户AI和新一代数据库产品 。 偶数科技从成立时就在思考下一代数据库应该是什么样?
从最底层开始做创新 , 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去打磨产品 , 最终形成了以新一代云原生数据库OushuDB为核心的智能数据平台 , 相比同类产品在性能方面实现了5-10倍的提升 , 将产品性能做到了极致 。
至今 , 偶数科技已经服务建设银行、浙商银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国家电网、VMware等诸多行业头部企业 。 并且 , 在今年偶数和建设银行成立了高性能大数据联合实验室 , 树立了金融行业数据库基础架构建设的方向标 。
在资本市场上 , 偶数科技作为云原生数据库的先行者和代表企业 , 颇受认可 。 近日 , 偶数科技完成新一轮融资 , 投资方为云 。 此前 , 偶数还曾获得红杉中国和红点中国的两轮投资 。
国产数据库还没爆发
创立偶数科技之前 , 毕业于北大的常雷博士已经在EMC工作了八年 。 那时他作为产品负责人 , 带领团队完成了一个开源的数据库项目Apache HAWQ 。
对于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的常雷 , 走上创业这条路 , 是一种理性选择 。 之所以将公司命名为偶数 , 其中隐藏着常雷在数据库领域的野心:未来偶数能够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企业数据 (数有奇数和偶数 , 偶数是其中一半)
背后是常雷工作中 , 窥探到国内数据库行业历史性的机遇 。 2016年底 , 国内大数据真正开始落地 , 对于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探索 , 也稍有眉目 。
同时 , 得益于多年以来国内市场的人才积累 , 数据库国产化的土壤也日渐肥沃了起来 。
Apache HAWQ项目已经在2015年底完成开源 , 天时地利人和之下 , 常雷选择将自己始终想创业的这个念头付诸行动 , 从舒适区走出 , 创立了属于自己的数据库公司 。
当时 , 国产数据库在市场上的表现 , 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吃不开”一方面 , IOE这种国外数据库厂商在国内市场仍近乎垄断地位;另一方面 , 当时国产数据库的产品确实乏善可陈 , 企业客户或多或少的都对数据库“国货”不买单 。
在常雷看来 , 当时国产数据库“吃不开”不代表做国产数据库没出路 。 数据库这个赛道的长期需求是旺盛的 , 有数据库痛点企业的数量和好数据库产品的数量之间 , 存在着甚至不止一个数量级的供需差距 。
文章图片
数据库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机构来说是刚需 。 比如金融、电信行业 , 未来数据量越来越大 , 分析场景越来越多 , 如果没有一款性能优越的数据库 , 将会制约到业务发展 。
常雷坚信 , 在数据库这个赛道想跑出来的难点在核心技术 。 作为数据库厂商 , 只有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 差异化产品 , 在市场上才会产生不可或缺的价值 。
于是 , 常雷带着偶数技术团队 , 沉下心来 , 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去打磨产品 , 从底层创新开始去做一款新的数据库产品 。
OushuDB实现了存储和计算的完全分离 , 以及执行引擎的完全弹性 , 将性能做到了其他产品的5-10倍 。 这让OushuDB不仅做到了真正的云原生 , 更加符合云时代的商业模式与技术特点 , 也将OushuDB打造成了一款性能十分优异的云原生数据库 。
服务诸多行业头部客户
得益于之前的团队经验和过硬的技术实力 , 常雷创业的起步顺风顺水 。 偶数科技成立之间 , 虽然大环境正陷入资本寒冬 , 但依然快速完成了来自红点中国的第一轮融资 。
常雷博士及其团队 , 同时获得了投资方红点中国的高度评价:“常雷博士长期专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领域 , 扎根行业多年 , 并多次带领团队出世界级领先的数据库产品 。 作为中国云原生数据仓库的先行者 , 偶数科技从成立开始就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不断创新 , 在数据库需求开始爆发性增长的关键时期 , 偶数必将成长为领先的AI和大数据软件产品商 。 ” 分页标题#e#
随后 , 偶数科技又完成了来自红杉中国和红点中国的新一轮融资 。 红杉中国表示:数据库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 , 长期看好偶数的发展潜力 。
【作为中国云原生数据仓库的先行者,VMware等诸多行业头部企业,国产数据库在市场上的表现】可是 , 由于行业发展原因 , 独立数据库厂商在壮大的过程中 , 面临着诸多 , 在现实和理想之间 , 有着不小的落差 。
首当其冲的就是见客户这件事 。 常雷之前在EMC工作的时候 , 见客户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 作为行业头部大公司的产品负责人 , 不仅是名校博士 , 而且技术出身 , 天然就让客户产生了很高的信任感 。 客户对初创公司的信任感建立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 。
但业界往往不乏勇于尝试创新者的企业 。 浙商银行过去一直使用DB2和Oracle作为他的核心数据仓库 。 并且其日常数据量已经接近PB级的规模 , 分析作业更是多达上万个 。 这就导致了平台性能效率低下 , 重点问题决策分析不及时在内的一系列问题 。
在尝试了一家巨头公司的产品后 , 浙商银行选择了偶数科技的方案“试一试”搭建一个基于OushuDB的全行级核心数据仓库平台 。
文章图片
偶数科技依靠产品的突出性能 , 成功满足了浙商银行在数据库方面的需求 。 浙商银行方面甚至表示 , 希望能和偶数科技合作 , 去打造一个银行数据库的标杆模式 。
偶数科技通过先服务行业标杆客户 , 不但击败了所谓的行业巨头 , 也在客户面前 , 证明了产品优势 , 在数据库行业打响了一炮 。 此后 , 偶数又陆续服务了包括建设银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在内的诸多大型客户 , 覆盖金融、能源、通信、政府等多个行业 。
一家又一家大型客户的成功服务 , 带给偶数团队充足的信心和底气 。 毕竟对于数据库产品而言 , 客户的需求不仅是刚需 , 并且这个刚需在技术上要求很硬核 , 能解决问题就是能解决 , 并没有什么“凑合着也能用”这类的说法 。 能够成功的服务来自各行业的头部客户 , 这本身就是对偶数产品一种最好的背书 。
做超越“snowflake”的中国数据库
当前 , 数据库市场仍处在不断加速发展的状态下 , 虽然老牌数据库厂商已经深耕这一赛道数十年之久 , 占据了大把的市场份额 。
一方面 , 老牌数据库厂商的产品形态大多较为传统 , 或者是将传统数据库打包放在云环境中的“伪云数据库”难以满足数据量持续暴增背景下企业的需求 。
【作为中国云原生数据仓库的先行者,VMware等诸多行业头部企业,国产数据库在市场上的表现】另一方面 , 很多企业对使用大厂数据库产品这件事有抵触心理 , 担忧这些综合性的大公司会将业务延伸到自己的行业中 , 挤占它们本来的市场空间 。
所以独立厂商在数据库市场中仍有其不可或缺的特殊价值 。 比如创造了9月“美股暴风雪”的snowflake , 就是市场认可独立数据库厂商价值的最好证明 。
文章图片
在数据总量爆发式增长、云原生技术渐趋成熟的今天 , 不仅企业有越来越多的业务场景需要进行数据分析 , 用数据驱动决策的需求十分旺盛 , 而且新基建 , 自主可控等政策导向 , 以及“去IOE”浪潮的再次兴起 , 都在助推数据库国产化的趋势 。 如今 , 国产数据库面临的市场环境 , 可以说甚至优于海外市场 。
行业都在等待 , 国产数据库市场何时或者说怎样才会出现一家像snowflake的公司?谁将会是“中国的snowflake” 分页标题#e#
借着大环境和政策的诸多利好 , 看到这个空间巨大且将持续膨胀的赛道的企业 , 匆匆杀入数据库赛道 , 利用开源产品做一些短平快的所谓“微创新”去快速收割一些对性能要求比较低的客户 , 去挣快钱 。
其中不乏有希望通过低价格、小周期的低水平服务去大量获客 , 立志成为“中国版snowflake”的玩家 。 不得不承认 , 国内市场机遇虽大但鱼龙混杂 。
常雷和他的团队认为 , 超越snowflake , 不能单纯的借力大好形势 , 也不能被动的去等待市场变化带来的机遇 , 形势和机遇只能是锦上添花 。 做一家成功的数据库公司 , 要能看到行业的趋势 , 也要能靠实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
文章图片
不同于那些期待利用开源产品挣快钱的公司 , 偶数科技始终坚持以产品为核心 , 一步一个脚印但是大踏步地发展 。 从底层创新 , 有自己核心技术的新一代数据库;专注于产品环节;坚持为客户性能优越的产品;始终以每年翻一倍的速度扩充团队 , 持续且稳定的去扩张业务 。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数据库
数据库(Database)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 , 它产生于距今五十年前 , 随着信息技术和市场的发展 , 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 数据管理不再仅仅是存储和管理数据 , 而转变成用户所需要的各种数据管理的方式 。 数据库有很多种类型 , 从最简单的存储有各种数据的表格到能够进行海量数据存储的大型数据库系统都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在信息化社会 , 充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各类信息资源 , 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决策管理的前提条件 。 数据库技术是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各类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 , 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决策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 。
来源:(未知)
【】网址:/a/2020/1108/kd607004.html
标题:作为中国云原生数据仓库的先行者,VMware等诸多行业头部企业,国产数据库在市场上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