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发起脱贫攻坚总攻战·扶贫印记】云南永善县桧溪镇源胜村:荒山变“金山” 脱贫奔小康

乡亲们采摘打包猕猴桃
秋天的永善县桧溪镇源胜村青山环绕,远峰层峦叠嶂笼罩在薄雾之中 。沿着蜿蜒盘旋的水泥硬化公路来到源胜村桦槁坪村民小组,在乱石林立的荒坡上有一片460亩的猕猴桃基地 。
该基地的红心猕猴桃开始采摘后,吸引不少省内外客商、游客前来采摘订购,销售相当火爆 。这片石旮旯里的猕猴桃成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
走出大山谋出路
猕猴桃采收时节,皮肤黝黑的永善县桧元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党员李安元穿梭在猕猴桃基地里,与务工村民们一起挑选大个成熟的果子送往合作社智能选果生产线,对猕猴桃进行智能选果分拣包装后发售,快递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不停地接单、发货,李安元忙得不亦乐乎 。
1982年出生的李安元,自幼在源胜村桦槁坪长大,这里山高坡陡、土地贫瘠,广种薄收 。家境贫寒的李安元,年少时靠捡遗落在地上的核桃、板栗卖钱贴补家用,日子过得极为艰难 。十四五岁时,李安元把本地的农产品等买来背到20公里外的青胜、桧溪、细沙等集镇卖 。“无论如何努力,都看不到致富的希望,盖房子娶媳妇,想都不敢想 。”回想当年的困境,李安元记忆犹新 。
为改变命运,16岁的李安元怀揣梦想踏上了艰辛的打工路 。在10多年的打工生涯里,他辗转天津、陕西、河北、浙江等地,进过煤矿、开过饭店、干过工程……饱尝人生的酸甜苦辣 。2007年,李安元拉起了自己的建筑施工队伍,带着桧溪镇的几十名父老乡亲在陕西省安康市承包工程,成为老板,还娶了陕西媳妇组建了家庭 。
在务工中,李安元先后在陕西安康、汉中和四川广元等地,看到硕果累累的猕猴桃园给当地群众带来丰收的喜悦 。同时,联想到自己的家乡有着同样适宜猕猴桃生长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他动起了回乡创业的念头 。
扎根深山觅富路
2013年,在承包工程建设积累了一定资本后,李安元毅然回到家乡种植猕猴桃,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
敢想敢干的李安元,为取得种植猕猴桃的“真经”,2015年专程到陕西汉中、周至等地,了解市场行情,学习栽培管理技术 。学成回来后,在永善团县委和桧溪镇党委、镇政府的帮助下,2016年,李安元牵头成立了永善县桧元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当地村民38户11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9户88人,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共同发展猕猴桃产业 。
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统一流转土地,开展绿色认证,网上、网下一体化联合销售 。在合作社里,入股群众不仅可以参与分红,还有务工收入,真正实现了“农民变员工、员工变股东”的转变 。
“村里的劳动力能出门打工的都在外打工,不能出门的,在合作社里一个人也可以挣到一两万元,大家都很幸福 。”桦槁坪一组村民张昌录高兴地说 。张昌录告诉采访人员,他个人入股荒山10亩,同时自己还在合作社里负责技术指导和日常管理工作,每月工资4000元,一年下来收入五六万元 。
桦槁坪二组的王美贵身体患病,自家入股荒山34亩,同时,还和有聋哑残疾的妻子鲜礼群一道在合作社里做工,一年下来工资在3万元左右 。
在桧元专业合作社,像张昌录、王美贵一样忙活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大多曾经就业无门,如今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增收 。
【猕猴桃|【发起脱贫攻坚总攻战·扶贫印记】云南永善县桧溪镇源胜村:荒山变“金山” 脱贫奔小康】“目前,完成基地建设投入430余万元,种植优质红心猕猴桃460亩5.1万株,建设50吨冷库一个 。”李安元介绍,今年,基地三分之二以上猕猴桃大面积挂果,预计可产30吨猕猴桃产值约80万元 。预计到2022年,基地有望实现400万至800万元的产值,果农户均增加收入1万至3万元 。
产业发展斩穷根
“石头开花赛良田 。”放眼望去,桦槁坪基地的猕猴桃从山脚一直连到山顶,昔日的数百亩乱石荒山披上绿装,星星点点的水泥桩插线连片,“石头山”成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果园 。贫困乡亲拥有了自家的“绿色银行”,荒山荒地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
近年来,源胜村将产业作为持续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长远之计,结合区域及自然资源等实际,将全村分为江边、二半山、高二半山三个片区分别规划产业发展路线 。通过精准规划,因地施策,形成了江边五个村民小组以蔬菜、脐橙产业为支柱,二半山六个村民小组以核桃、蜂糖李为引领,高二半山七个村民小组以猕猴桃、方竹为依靠的产业发展布局 。同时积极宣传扶贫、小额信贷等政策,帮扶引导群众充分发挥资金作用,持续帮助群众增收,巩固脱贫成果 。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带动,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专业合作社共有入社成员1000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00户,实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 。
云南网采访人员 谢毅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