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人口统计,为何如此离谱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保尔】眼下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在各地展开 , 这是一件非常繁琐、耗时耗力 , 但却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 。 事实上 , 人口统计在中国由来已久 , 早在战国时期的齐国 , 就已经有了“常以秋岁末之时 , 阅其民”的说法 。 秦统一天下 , 考核地方官员的“上计”制度中 , 就有户口一项 , 中央要求地方呈报户口数字的消长 。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中 , 明代是一个重要时期 , 大部分研究人口史的学者认为 , 晚明的实际人口已经突破了1亿 , 还有学者认为明末人口达到了1.9亿 。 那么问题来了 , 明朝也有普查员挨家挨户上门登记吗?这些人口数字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又是否可信呢?笔者愿围绕这些问题 , 与读者分享一些看法 。明朝怎么做人口统计早在明朝建立之前 , 朱元璋就已经注意到了户籍统计的重要性 。 他曾下令收集元朝的户口版籍 , 用以统计人口、征收赋税 。 在占领的地区 , 朱元璋还发放过“户由” , 上面不仅有民户的姓名、籍贯 , 还有田土、房产 , 集合了人口与财产两大要素 。根据《国初事迹》记载 , 朱元璋对此非常重视 , 每次亲征攻克城池 , 就向百姓发放“户由” , 而且“俱自花押” 。 如此说来 , 这些百姓能领到了未来大明太祖高皇帝的墨宝 , 也算是价值不菲了 。
明朝的人口统计,为何如此离谱
明太祖朱元璋像明朝建立后 , 朱元璋对户籍问题更加重视 , 很快向全国颁行了一项重要的文件:“户帖” 。 所谓“户帖” , 内容类似于今天的户口本 , 按户填写 , 记载每户的人口、籍贯、年龄、基层归属等信息 。 户帖由中央的户部印制 , 上面有勘合字号 , 还有户部的官印 。 做好的户帖统一发放到州县官府 , 由地方官府组织人力开展普查 , 填写户帖 。 填好的户帖一式两份 , 一份归户部 , 一份由百姓自己保存 。 州县官员还要在填好的户帖上签名画押 , 以示责任所在 。 在整个流程中 , 朝廷会调动军队进行检查 , 如发现有蒙混乱填的情况 , 相关人员都会受到严厉的惩治 。户帖记载的内容颇为详细 , 但终究只是一种静态的统计 。 时日既久 , 人世沧桑 , 户帖的内容与实际情况必然出现脱节 , 明朝还需要一套同样严密 , 而且动态的统计方式 。 于是在洪武十四年 , 赋役黄册出现了 。黄册的内容比户帖更为丰富 , 通过黄册 , 国家把人口管理、赋役征收和地方治理结合起来 , 对每一家人户进行归类 。 与今天以地域划分户籍的方式不同 , 黄册中的户籍更重视百姓对应的赋役 。 明代有民户、军户、匠户、灶户等户籍分类 , 除特殊情况 , 这些户籍性质世代沿袭 。 不同的户籍对应不同的赋役 , 实质上是一种配户当差制 。黄册不仅记录人口信息 , 还要标明和区分户籍种类 , 包括因鳏寡孤独等原因而不承担赋役的“畸零”户 , 都要清晰记载到黄册之中 。 如此一来 , 官吏们手持黄册 , 不仅能了解地方的人口多寡 , 更能掌握赋役的情况 。这么有用的黄册 , 当然不能只造一次 。 洪武年间规定 , 每十年编制一次黄册 , 由户部统一指挥 , 地方府州县具体负责 , 称作“大造黄册” 。 每次大造之前 , 户部向全国发放黄册的样本 , 地方官府按照样本 , 以里为单位 , 每里制作两册 , 安排官吏下乡逐户填写信息、核实内容 。 这两本册子 , 一本留在地方 , 用青纸做封面 , 另一本则用黄纸做封面 , 上交户部 。 所谓“黄”册 , 正是由此而来 。这么多黄册送到户部 , 怎么保管成了个大问题 。 朝廷时不时要核对黄册 , 所以不能离衙门太远 , 可全国的黄册数量众多 , 而且每十年一造 , 新的黄册源源不断送到京城 , 得有充足的空间 , 而且安全问题必须保障 , 特别是要防范火灾 。朱元璋选定了南京的后湖 , 也就是今天的玄武湖 , 在湖中的岛上建造房屋 , 存放全国黄册 。 这里紧邻皇城 , 和户部衙门离得不远 。 天然的水面杜绝了外人随便上岛的可能 , 保证了黄册的安全 , 还有防范火灾的天然优势 , 可谓是绝佳地点 。
明朝的人口统计,为何如此离谱
资料图有明一代 , 黄册十年一造的制度长期延续 , 为了储存海量的黄册 , 玄武湖的岛上逐渐布满了黄册仓库 。 理论上 , 通过十年一造的黄册 , 朝廷可以清楚地掌握国家人口的变化 。明朝的人口统计有多离谱从制度设计看 , 从户帖到黄册 , 明朝的人口统计虽然比不上今天 , 但严谨程度也颇为可观 。 学界普遍认为 , 洪武十四年约六千万的全国人口统计数字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 那么 , 既然黄册每十年一修 , 是否意味着此后的人口数据同样可信呢?我们不妨先看看几组数字 。就全国而言 , 在明代官方文献中 , 永乐元年全国共计11415829户 , 66598337口 , 这两个数字是官方统计中明代户口的最高数值 。 稍有常识的人 , 都会对这个“最高值”产生时间怀疑 。 传统时代国家人口的巅峰值 , 应该是太平时期的最末尾 , 明代国祚近三百年 , 人口最高值却出现在建国后仅三十多年的永乐元年 , 这显然不正常 。如果将官方文献记载的户口数字连贯起来 , 会发现更不正常 。 永乐元年的统计数字达到了顶峰 , 永乐二年却突然缩水 , 户与口分别是前一年的84.8%和76.5% , 一年之间全国就少了一千五百多万人 。 此后几年里数字相对稳定 , 可到了永乐十年 , 户口数字又突然上升 , 几乎恢复到了永乐元年的水平 。 但紧接着的永乐十一年数字再一次骤降 , 重新回落到了永乐二年的水平 。如果向前追述 , 会发现永乐元年的数据也未必正常 。 洪武三十五年 , 即建文四年 , 全国有10626779户 , 56301026口 。 仅仅一年的时间 , 全国人口居然能增加百分之十八 , 实在令人难以相信 。类似的情况并非特例 。 比如《明实录》中记载 , 成化十四年到成化十五年 , 全国人口猛增了将近一千万 , 但再过一年又降了回去 。 到了成化二十三年 , 人口数字居然比上一年下降了一千五百多万 。到了晚明 , 官方统计的人口数字就更奇葩了 。 从隆庆元年到天启七年的六十余年中 , 居然只有三个年份的户、口数字略有差异 。 半个多世纪里 , 大明王朝的人口数字竟然几乎没有变化!全国性的数据统计明显不靠谱 , 地方的人口统计也未可尽信 。 地方志中同样出现了许多荒唐的统计数字 。 比如绍兴府 , 万历十四年上报有男子约40万 , 而女子只有不到18万人 。再如湖北沔阳县 , 据报嘉靖元年全县男子25346 , 女子13876 , 如此奇葩的男女比例 , 显然不正常 。许多地方志记载的人口数量也明显存在问题 , 比如嘉靖年间编修的《吴江县志》记载 , 洪武四年该县有口361686 , 可到了嘉靖十五年 , 竟然只剩下了95667 。 在繁华富庶的苏州府 , 经历了一百多年太平光景 , 人口竟然锐减了七成以上 , 简直不可思议 。分页标题
明朝的人口统计,为何如此离谱
资料图今天的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发现这些问题 , 明朝人自然不会熟视无睹 。 早就有人指出 , 每十年大造黄册 , “费民间无限金钱 , 不过置之高阁” 。 修造黄册的时候 , 负责官吏大多照抄旧册 , 甚至胡乱填写 。清朝建立后 , 接收了明代的黄册 , 发现明末的数据完全没有参考价值 。 甚至于崇祯年间黄册上的人户姓名居然和洪武年间的一模一样 。 最神奇的是 , 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 , 清朝人居然找到了崇祯二十四年的黄册 。 不知道是哪位积极过头的官吏 , 竟然提前把下一次要造的黄册都给编好了 。总而言之 , 虽然明代留下了丰富的人口统计数据 , 但是否真实却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 就全国数据而言 , 只有洪武年间的统计较为可信 , 但即便是洪武年间的数据 , 根据当代学者的研究 , 也没有把少数民族、卫所军籍 , 以及卫所管辖的民籍人口纳入其中 , 仍然存在一定的缺失 。至于此后二百余年间明代的实际人口 , 目前学者大多通过选取较为可信的地方数据 , 推断人口增长率 , 然后以洪武年间的数据作为基础 , 进行估算 。 在明代人口史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何炳棣先生认为 , 14世纪后期明代人口约6500万 , 万历二十八年约1.5亿 。 此后学者又有所修正 , 认为晚明的人口数值可能还要更高 , 比如《中国人口史•明时期》认为明末崇祯三年人口可能有1.9亿 , 崇祯十七年大约是1.5亿 。为什么不靠谱明中叶以后 , 虽然黄册制度仍在 , 但户口统计早已失实 , 这早在明朝就已经为人所知 。 近代以来却有人不做分析 , 直接援引诸如《明实录》中记载的数字 , 闹出了不少笑话 。 随着学术研究的推进 , 特别是何炳棣等学者的深入探讨 , 如今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充分澄清 , 而且进入了更为精深的研究领域 。 在这里 , 我们不做过于深入的阐释 , 只讨论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明朝的户口统计会这么不靠谱?何炳棣先生在名著《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4)》中给出了这样几条解释:地主豪绅庇护形成隐漏户 , 官员营私舞弊 , 并户 , 变乱户籍 , 以及由于军籍归兵部掌管 , 故而不入于黄册 。 这些理由是成立的 , 但也不止于此 。一个值得首先思考的问题是 , 国家为什么要统计户籍?自先秦以来 , 历朝历代统计人口 , 重点都是为国家赋役提供依据 , 通过人口统计明确承担田赋徭役的人丁情况 。 简单地说 , 就是要统计清楚纳税人有多少 , 谁是纳税人 。 隋朝曾经搞过“大索貌阅” , 一个一个人照着脸抄录、核对 , 保证不出差错 。明代初年制造的黄册本质上也是如此 , 其控制的重点是人 。 然而 , 明代赋税的重点并非一直都是人 。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土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 国家收入逐渐取决于来自土地的田赋 , 而不是人头税与徭役 。 因此 , 张居正改革要清丈田亩 , 却对清查人口并无多少兴趣 。 后来更有所谓“摊丁入亩”之法 , 干脆全部归并到了土地里 。明代虽然没有走到这一步 , 但也出现了诸如“人丁附田”、“以丁当差”等情况 。 在这一过程中 , 人头逐渐从人口计量单位转变为纳税单位 。 一个地方有多少“丁” , 反映的通常不是人口的多寡 , 而是纳税单位的多少 。 正因如此 , 没有纳税能力的妇女、儿童 , 特别是女童 , 不会被记入统计数据 , 所以出现了男女比例极其悬殊的情况 。 同理 , 地方志中屡见不鲜的“半丁” , 也就不难理解了 , 并非出现了神奇的“半人” , 而是半个纳税单位 。诸如苏州府的吴江县 , 为什么会少了这么多“人”呢?显然也和赋税有关 。 科举士绅不承担徭役 , 甚至连田赋都未必会交 , 自然没必要把他们记入册内 。 虽然科举精英只占了人口中的极少数 , 但他们庇护的农民却有很多 。后人艳羡江南士绅风花雪月、浪漫快活 , 可要支撑起这份潇洒 , 白花花的银子哪里来?当然是农民给的 。 士绅捞多了 , 国家就没得捞 , 所以江南越来越富 , 士绅越来越阔 , 而国家纳税册上的人头却越来越少 , 作为赋税统计的户口数字自然也随之减少 。
明朝的人口统计,为何如此离谱
《柳如是》剧照不过 , 我们也不能矫枉过正 , 认定明代黄册和人口统计毫无关系 。 如果完全把《明实录》中记载的户口数字理解为纳税单位 , 也有些牵强 。 明后期官方统计的人口数字 , 应该是混合了各种类型的人口统计之后 , 最终形成的复杂产物 。 其中固然有人口统计的数据 , 但也有纳税单位的情况 , 还有官吏上下相瞒的人为破坏 , 很难作为单一性质的数字使用 。特别是晚明以后 , 赋役与田地的关系越来越大 , 与人口的关系越来越小 , 户口数字精准与否 , 对国家的财政收入并不会产生重大的直接影响 , 因此更没人重视黄册的问题 , 这才会闹出了崇祯二十四年黄册的荒唐笑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