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来妹》《北京人在纽约》到《打工人语录》

对于职场人来说 , 最近有了一个流行的新称呼 , 很快演变成了一场“互联网狂欢” 。这个称呼就是火遍全网的“打工人” , 而这三个字原本与“坐办公室”的白领们没有任何关系 。而对于这一人群 , 以前可是有着诸如“都市丽人” , “职场精英”等说法的 。打工人一词是如何在职场人中火起来的?很多人最早接触这次的互联网狂欢是来自于这个段子:“过安检的时候检测仪一直响 , 安检的姐姐让我把所有的东西都掏出来 , 检查过了 , 还是一直响 , 然后 , 她问我干什么的 , 我说我打工的 , 她说:好家伙 , 难怪检测出了钢铁般的意志 。 早安 , 打工人!”很快 , 这个激发了众人共鸣的“打工人”的叫法冲上了热搜 。也很快掀起了一股组词造句的热潮 , 并且与之前就已经流行的社畜一起混用 , 在互联网上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气候 。连主流媒体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都纷纷下场加入了这场狂欢 。“打工人”的说法是如何完成从“务工”到“白领”的进化的?为什么说这种变化是一种必然?1 打工人的由来与打工文化打工一词来自于中国香港 。
从《外来妹》《北京人在纽约》到《打工人语录》
打工一词最早出现于香港 , 是指受雇于人 , 为从事受薪工作的口语表达 , 词义中性 , 不褒不贬 。直到 1980 年代 , 改革开放初期 , 这词又传到了南方 , 在以广东省为首的地区开始流行 。 随着南下打工热潮把全国各地的劳动者送往异乡 , 打工这个说法便全国性地通用了起来 。而广阔的打工人的群体中 , 也由此形成了一种“打工文化” 。80年代是诗歌的年代 , 而在这片大潮下 , 其中也出现了很多“打工诗人” , 他们以诗为载体 , 诉说着生活的艰辛与命运的不公 。比如这首《失业》 。失业以后他仍然五点半起床洗脸刷牙然后走一站路赶六点钟发车的莘纪线这一切都和平时一样但是往往是上车以后售票员问他去哪里他张着嘴不知怎么回答打工文化的核心是纾解一种关于背井离乡的漂泊感 , 身份认同与身份危机感 , 那是中国土地上 , 第一次大范围地出现乡愁 。在那些第一代“打工人”的眼里 , 城市是一个巨大的“钢筋森林” , 他们身处其中 , 为之付出了劳动甚至血汗 , 但城市中永远不会给他们留下位置 。而这种“身份危机”则在于哪怕短暂地融入也是几不可能 。他们的生活 , 只是围绕在工地或者工厂中形成的孤岛 。这种“没有见识” , 在钢筋森林中“迷失”的农民工形象也因此成为了打工人的第一个代号 。赵本山家喻户晓的众多小品中 , 就曾经多次出现这样的群体 。2 打工人第一次的演变:漂随着时代的进步 , 我们张开了眼睛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生活 , 年轻人(在这个时候特指低学历的小镇青年) , 发现自己无法在一个安静的小镇里“孤独终老” 。于是这种人口流动的迁徙渐渐变成了全国性的 , 打工妹一词开始流行起来 。后来 , 随着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再一次扩大 , 这种走出去的动力由打工变成了“漂” 。而这种城乡二元结构扩大也造成了“漂”这一词汇的群体的适用性的扩大 。换句话说 , 农村越来越留不住人 , 无论是小镇青年还是农民群体 , 都有着同一个向往:那就是去城市中生活 。在一线城市中“漂泊”的人们 , 也渐渐地出现了高学历者的身影 , 他们希望依靠自己的努力 , 在他这一代人这里终结“漂泊”的命运 , 扎根一线城市 。而这些相对高学历的“一线漂”群体 , 也经历过非常艰难的岁月 , 由于他们的父母们往往都非“土著” , 因此作为一代“移民”一切都要筚路蓝缕地从头积累 。所以他们往往都忍受过异常艰难的岁月 , 那些人后来被媒体称之为“蚁族” 。不过 , 这些人的痛苦却最终得到了回报 , 那些一代城市移民最终都得以靠着自己的勤劳和奋斗扎根在了朝思暮想的城市中 。而他们的后继者则并没有类似的好运 。3 特殊的”打工人“:出国打工时间到了2000年中叶的时候 , 一些特殊的打工人开始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在那个“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年代中 , 全中国相当一部分的高学历群体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去美国 。他们或是读书 , 或是用别的方式申请签证 , 无数人拖家带口地前往那个梦想中的“遍地黄金”的美利坚 。
从《外来妹》《北京人在纽约》到《打工人语录》
哪怕这些人当中 , 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是小有积蓄的中产和白领 。对这些打工人来说 , 有一个关键词是“落差” 。有一部曾经家喻户晓的现象级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就生动地展现了这种落差 。北京人王起明原本是一个“住在三里屯附近”的音乐家 , 随妻子来到了纽约 。出境之后的繁华夜景与灯红酒绿让他激动 。但很快 , 一腔的激情瞬间被现实打入谷底 。还没安顿下来 , 他们就欠了“900刀”的债 , 英语很是一般的他们只能从事餐馆这种最低级的工作 。
从《外来妹》《北京人在纽约》到《打工人语录》

从《外来妹》《北京人在纽约》到《打工人语录》
里面有着特别心酸的一幕 , 他在餐馆洗了很多盘子之后 , 看着被跑烂的手 , 喃喃自语:“你瞧这手 , 我再这么泡下去就全毁了 , 我还拉什么琴呀 。 ”、分页标题
从《外来妹》《北京人在纽约》到《打工人语录》

从《外来妹》《北京人在纽约》到《打工人语录》
在那个学音乐还是“仓廪实”之后的标配的年代 , 一个学了12年音乐的人却不得不在美国这样苦熬 。那句“嗨 , 人不都是这样被逼出来的吗”诉说的 , 不仅仅是一种无奈 。这部剧在展现了一种特殊的打工人的时候 , 也击碎很多人对于“美利坚”的幻想 。那句经典台词 , 即使放在今天也毫不过时:如果你爱一个人 , 就把他送去纽约 , 如果你恨一个人 , 也要把他送去纽约 。4 重提打工人:打工人在20202020了 , 这次的“打工人”在各行各业的互联网原住民中的爆火与自嘲文化的兴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时代变了 , 当年的“漂” , “打工” , 本质上还是一种朴素地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的一种希冀 。当年的北漂 , 如果咬咬牙的话 , 很多人都留在了梦寐以求的一线城市(就像那些曾经被媒体嘲讽为“蚁族” , 如今成功“上岸”的人们) 。但是对于现在的很多年轻人而言 , 这张入场券却是很难获得 。于是年轻人们开始纠结 ,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 , “逃离老家”与“逃离北上广”的呼声在近十年以来被人反复提起 。这也体现出了这种年轻人左右无依无靠的生活状态:大城市中仿佛留不下 , 但是老家的人情世故又再也无法适应 。于是只能年复一年地在大城市漂泊 。而这种状态 , 竟然与多年以前第一代打工人的生活状态“不谋而合” 。不一样的时间 , 一样的漂泊 , 一样的身份认同危机 , 一样的对于未来的焦虑 。而当这种情绪出现在互联网使用者的主流人群中时 , 一种前所未有的“玩梗”大赛也就拉开了序幕 。但“打工人”的梗并不单纯地与那些思乡或者单纯地满腹危机意识的“打工诗”文化一样 , 只剩下了丧 。因为这种“戏谑”与“调侃”其实也是如今年轻人内心充满力量的体现 。开头的那个早安打工人的梗 , 仿佛就是这场打工人文化狂欢最好的注解:即使生活的卑微难堪 , 但生活却还要继续 , 而每一天也都是不同的新的一天 。这就是希望 。“早安 , 打工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