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画,诸子百家|笔走龙蛇育人 音传古今流韵


书法字画,诸子百家|笔走龙蛇育人 音传古今流韵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书法字画,诸子百家|笔走龙蛇育人 音传古今流韵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欧阳中石为圆明园题字“不能忘记” 摄影/刘阳
11月5日 , 首都师范大学在其网站上发布讣告: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 , 中央文史馆馆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委员 , 中国书法家协会原顾问、当代书法学科建设重要开拓者 ,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欧阳中石先生因病医治无效 , 于11月5日凌晨3时18分在京逝世 , 享年93岁 。
教育家
欧阳中石:“我比大师可大多了 , 我是老师”
欧阳中石先生是书法大家 , 还是一位教育家 。而且 , 他本人似乎更看重后一个身份 。曾有客人在拜访他时说:“我拜访大师来了” 。欧阳中石先生答曰:“那你太小看我了 , 我比大师可大多了 , 我是老师 。”
欧阳中石先生早年就读于山东泰安市粮食市小学 , 后转至济南济美学馆(现济南五中)、济南省立一中(现济南一中)就读 , 1948年中学毕业后在济南永长街回民小学任教 。1950年考入辅仁大学哲学系 , 1951年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 , 主修中国逻辑史 。
自1954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开始 , 欧阳中石先生就一直奋斗在教育的第一线:他1954年起在北京通县师范、通县二中、北京171中学任教 , 从事基础教育长达28年 , 讲授语文、数学、历史、物理、化学、体育、美术等课程 , 深受学生喜爱 。他提出语文教育改革方案并进行试点 , 以字法、词法、句法、章法、修辞法和思维逻辑法引导学生以最少的时间学得最多的知识 , 全国许多中学按照他编写的教材进行教改实验 。
1981年他调入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 , 1985年创办成人书法大专班 , 首都师大书法专业正式确立 , 后来相继增设本科和专业硕士学位点 。1993年他成为我国第一位书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 , 1998年任我国第一位书法方向博士后研究人员合作导师 , 第一次在我国高校建立了从专科、本科、硕士到博士、博士后的完整书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 对我国书法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 因此曾获教育部授予的“全国模范教师”“当代教育名家”等荣誉称号 , 编写的教材也获得过“教育部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 。
对于欧阳中石先生1985年在首师大创办的第一届成人书法大专班 , 他的学生、著名书法理论家张同印教授回忆说 , 当时上课的教室就是一个临时搭建的工房 , 四面漏风 , 冬天靠生一个大炉子取暖 。尽管条件如此 , 在先生的发动下 , 给大专班上过课的师资可谓大儒云集:当时北京大学的裘锡圭教授、金开诚教授、张充和先生……“张充和先生刚一上讲台 , 一位小老太太没引起学生们的注意 , 结果人家一张口、一写板书 , 全都把大家震了——尽管学生们很多已是当时的书法名家 。”欧阳中石的女儿欧阳启名回忆说 。
欧阳中石先生在传道授业时有自己的风格 。他经常告诫学生:“学习书法不能光靠苦练而要会学 , 量少而精 , 化繁为简 。”在一段上个世纪80年代的教学影片里 , 他自己对照着字帖仔细临摹一个字 , 而当临摹完成后 , 才是最重要的:对比字帖仔细检查错误 , 正是对于每一笔细节的极致要求 , 让欧阳中石先生在教学中对学生所写的每一个字要求都极为苛刻 。
文/本报采访人员 雷嘉 摄影/本报采访人员 王晓溪
书法家
书协理事彭利铭:他创立中国书法完整教学体系
11月5日下午 ,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彭利铭向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讲述了欧阳中石先生在书法领域作出的贡献 。分页标题
“我和先生的交往从八十年代就开始了 , 从拜访他的第一天起 , 我就常在先生左右 , 获益匪浅 。在我心中 , 先生是一位艺术大家 , 书法只是他的一部分 。”彭利铭说 。“先生曾送我16个字:作字行文 , 文以载道 。切时如需 , 以书焕采 。他写这个几句话 , 主要是把中国的书法放到了我们传统中国文化这个大背景下去思考 , 所以先生是一个真正的有大格局的大胸怀的一个艺术家 。”
“应该说先生是一个开先河的书法家 。他从80年代开始致力于中国书法走进高等教育 。在他十几年的努力下 , 应该说他创立了这个中国书法完整的教学体系 , 这个是他最辉煌的一面 。他真正把书法带入教育 , 在教育领域又把书法引进为学科 , 应该说是在教育界和书法界的一个创举 。同时 , 首都师范大学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的唯一的书法专业的博士点 。所以中石先生是开先河的一位书法家 , 又是教育家 。”彭利铭评价道 。
欧阳先生没有当过中国书协的高层的领导 , 但是欧阳先生是中国书协的顾问 , 为什么呢?彭利铭介绍 , “就是他的教育这方面所做的贡献 。大家为什么把他公认为泰斗呢?就是因为他真正的给中国书法培养了众多的弟子 , 输入了大批的人才 。在我跟先生接触这几十年当中 , 很多都得益于跟欧阳先生在一起聊天儿得到的启发 。比如先生有一次跟我开玩笑 , 说这个人无外财不富 , 马无夜草不肥 , 这句话应该说是一个贬义的一个意思 , 但是要认真地思考 。他说 , 你想人无外财不富 , 这个富不是金钱的富人 , 要是没有外来的知识 , 不学习外来的知识 , 他怎么能丰富自己呢 , 先生就是在这些细小的方面很注重 。”
彭利铭表示 , “先生对弟子的创作是非常看重的 。我记得我有一首写泰山的诗 , 其中呢 , 这个写到一轮红日起 , 东方万里行 , 霞光万里长朵朵 。白云天漫舞 , 深深碧海草含香 , 我当时写的是深深碧玉草含香 。后来先生说 , 你这个碧玉小了 , 泰山的这个森林就像一个森林的松海一样 , 所以叫森森碧海 , 他说要把这个玉改成海 。还有一点 , 先生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 , 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他给所有的学生题字的时候都叫做‘书作展’ , 或者‘书作及书法’ 。他说这个‘法’字大家现在还不要轻易地去说‘这就是书法’ 。为什么?因为中国书法源远流长 , 太博大了 , 我们只是书作而已 , 这就是先生对学生的要求 。”文/本报采访人员 王岩
京剧名家
戏曲作家翁偶虹:白帝高歌天亦惊
翁偶虹先生民国时期与奚啸伯先生同在西城“辛未社”票房彩唱清唱 , 合演《打严嵩》《宝莲灯》《失空斩》等戏 , 交谊甚厚 , 相知甚深 。
【书法字画,诸子百家|笔走龙蛇育人 音传古今流韵】基于这一缘故 , 对欧阳中石先生亦青睐有加 。翁老生前常与中石先生切磋探讨 , 并由中石先生荐举 , 任奚啸伯艺术研究会会长 。谈到中石先生 , 翁老认为其学识、书艺、剧艺是三者合一 , 相辅相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