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代|贾谊是汉臣,为何能跨越朝代,和战国时期的屈原一起列传?

如果想要研究春秋战国和西汉前期的历史 , 那么《史记》无疑是最好的一部工具书 。熟悉这部作品的读者会知道 ,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 , 也就是说其成书主线是以人物的生平经历展开的 。不过无论是本纪、世家还是列传中 , 这些人物的排列顺序还是和时间有关的 。
太史公像

先秦时代|贾谊是汉臣,为何能跨越朝代,和战国时期的屈原一起列传?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比如篇幅最多的列传 , 从伯夷叔齐开始 , 到平津侯主父结束(人物列传) , 出场人物基本是按照时间先后 , 这种情况即使不绝对 , 也能代表绝大多数情况 。然而在《屈原贾生列传》中 , 两大主角屈原和贾谊 , 不仅是两个朝代的人 , 时间跨度也达百余年之久 。这种情况可以算得上是独一无二的 , 那么为何太史公会将这两人一起列传呢?
屈原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 毫无疑问会拥有极高的历史地位 , 太史公为他作传无可厚非 。那么贾生又是何人呢?
屈原像

先秦时代|贾谊是汉臣,为何能跨越朝代,和战国时期的屈原一起列传?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贾生就是西汉名士贾谊 , 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他师从荀子的高徒张苍 , 在少年时便以机敏和博学在洛阳闻名了 。当时 , 河南郡郡守吴公听闻家乡有一位神童 , 就邀请他来辅政 。在贾谊的辅佐下 , 河南郡社会清明 , 百姓富足:
和屈原成名的轨迹完全一样 , 贾谊也是年少因博学且饱读诗文而闻名 , 接下来又得到地方官的赏识 , 因而能获得更大的表演舞台 。这种罕见的天才 , 很容易成为业余生活匮乏的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
贾谊像

先秦时代|贾谊是汉臣,为何能跨越朝代,和战国时期的屈原一起列传?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千万不要小看老祖宗的八卦精神 , 贾谊有才的各种传言被描述得神乎其神 , 经过百姓们的口口相传 , 甚至从洛阳传到了汉都长安 。
继位不久的汉文帝听说河南郡被治理得井井有条 , 对吴公的工作表示了极大的肯定 , 于是将他调到中央出任廷尉 , 吴公便向汉文帝表示 , 他能取得今日的成就 , 和贾谊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 汉文帝联想的自己听闻的传言 , 当即表示征召贾谊 , 并且给予了他博士官职 。
如果说楚怀王是屈原的伯乐 , 那么文帝就是贾谊的贵人了 。
此时年轻的贾谊 , 就像一匹一尘不染的白布 , 对政治斗争中的尔虞我诈丝毫没有察觉和畏惧 , 在得知自己被文帝征召后 , 他感到十分激动 , 从此埋下了为文帝、为大汗鞠躬尽瘁、奉献一生的种子 。
入朝以后 , 贾谊立刻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献计献策工作 , 由于自己博学识广 , 他恨不得将所有工作一手抓 , 提出了无数建议:
汉文帝像

先秦时代|贾谊是汉臣,为何能跨越朝代,和战国时期的屈原一起列传?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贾谊心中只有一个文帝 , 然而文帝心中却不止一个贾谊 , 两人由于关注的事物不同 , 其实无法产生深度的共鸣 。
从国家建设到百姓生活 , 从国防军事到武器冶炼 , 从祭祀礼乐到法律制度 , 贾谊没有不涉足的 , 他就像一台永动机一样 , 不停地为文帝提意见 。这些建议在他得势时、在他失宠时、在他离京时 , 都不断出现在文帝耳边 , 甭管文帝采纳与否 , 贾谊都能保质保量地提出各种意见 。
有时候文帝也嫌他唠叨、嫌他事多 , 但是贾谊却充耳不闻 , 反正自己出发点是为了大汉 , 没有丝毫畏惧 , 这一点也跟屈原的性格高度相似 。分页标题
在两人心中 , 个人的利益永远不能凌驾于国家之上 , 强烈的家国情怀使得二人忽略了个人感情 , 也令二人和大多数朝堂势力格格不入 , 很容易在不知不觉间得罪人 , 为日后遭到打击埋下了伏笔 。
很快 , 贾谊在政治上的不成熟为他招来了致命打击 。以左相周勃、太尉灌婴为首的功臣集团 , 联手对他进行了打压 , 其力度之大在文帝执政后十分罕见 。
在许多领域内 , 贾谊都提出了改革方案 , 并且明确指出其缺点 , 解释了改革的意义 。看起来 , 大汉在经历了诸吕之乱后百废待兴 , 贾谊的存在正好解决了这些问题 , 然而水至清则无鱼 , 朝堂中许多宿老 , 难道他们真的不知道这些问题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
晚年的周勃非常不安分

先秦时代|贾谊是汉臣,为何能跨越朝代,和战国时期的屈原一起列传?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大刀阔斧的改革容易对既得利益群体造成损害 , 许多的既得利益群体为了自保 , 彼此互相勾结牵连 , 搭建了复杂的利益共享框架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 开始改革容易 , 但是要深入推进改革 , 则很容易遭到利益集团的反噬 。
改革是生死存亡时期的一剂猛药 , 却不是稳定政权的日常补品 。商鞅、吴起、屈原等无数先驱者 , 他们的名字血淋淋地展示在改革失败者的墓碑上 。
贾谊也和屈原类似 , 为人正直 , 忧国忧民 , 以家国兴亡为己任 , 位居高位却不为自己谋利益 , 然而血淋淋的现实向他们揭示:在混沌的环境中 , 个人的努力很难和大环境对抗 , 只有随波逐流才能自保 , 像贾屈二人 , 虽然志向高远 , 但是却因为无法施展 , 只能逐渐远离中央 。
《吊屈原赋》

先秦时代|贾谊是汉臣,为何能跨越朝代,和战国时期的屈原一起列传?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军功集团的挑拨下 , 贾生逐渐被文帝疏远 。其实文帝并非不能容忍一个喜欢进谏的臣子 , 尤其是这个臣子的几个关键建议属实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 只不过比起一个有才的青年才俊 , 整个军功集团的利益需求和感情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 因此文帝不得不忍痛割爱 , 用外放贾谊的行动来稳定朝局 。
被贬到长沙的贾谊 , 终于开始想通了一些事情 , 在路过湘江时 , 他不禁想起了屈原的经历 , 并且感同身受 , 写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赋》凭吊屈原 , 并发抒自己的怨愤之情 , 他仿佛和屈原融为一体 , 都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
因此太史公在为贾谊作传时 , 在了解了他和屈原几乎高度雷同的人生经历后 , 又感动于二人毫不为己、忧国忧民的伟大精神 , 便跨越时代的束缚 , 以一篇《吊屈原赋》为纽带 , 将二人合而为一 , 将一种甘愿牺牲自我也不与世俗同流的伟大家国情怀传达给世人 。
参考文献:
【1】《行路难三首 》
【2】《汉书·传·贾谊传》
【先秦时代|贾谊是汉臣,为何能跨越朝代,和战国时期的屈原一起列传?】【3】《史记·七十列传·屈原贾生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