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研究生|素说心语 | 心理微课第九讲:失控的背后,成瘾行为为什么难以戒除?


_本文原题:素说心语 | 心理微课第九讲:失控的背后 , 成瘾行为为什么难以戒除?

浙大研究生|素说心语 | 心理微课第九讲:失控的背后,成瘾行为为什么难以戒除?
本文插图
卷首语
为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素说心语”版块推出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和大学生心理素养发展中心共同打造“聚力同心”系列心理微课 , 倾心推出“自我探索与自我悦纳”、“自我调节与自我管理、“自我激励与积极成长”三大版块 ,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与理念 , 实施心理素质教育 。
微课介绍
当大家看到某个人不断地重复做某件事情 , 而且还拦也拦不住的时候 , 我们会说他对这个事情上瘾了 。 这种评价大多是基于我们自己的理解 ,那么“成瘾”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特征行为?背后的机制是怎样的呢?
人类脑细胞会分泌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物质 , 使我们产生“愉快”的情绪 。如果某一行为会刺激脑细胞大量分泌多巴胺 , 我们的身体就会记住这种方法并且不由自主地重复 , 此时我们即可判定发生了“成瘾”现象 。 借助无创神经影像技术如功能核磁共振 , 以及神经科学研究中的新兴技术如光遗传 , 科学家们正在逐步揭开成瘾的神经机制 。
本周微课
本周推出的“聚力同心”系列微课 , 来自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的胡玉正老师将同大家一起 分析成瘾现象 , 探索成瘾原因 , 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来介绍成瘾的行为特征和背后的脑机制 , 帮助大家降低对成瘾的恐慌 , 远离“甜蜜的陷阱” , 迎接更好的明天 。
主讲老师

浙大研究生|素说心语 | 心理微课第九讲:失控的背后,成瘾行为为什么难以戒除?
本文插图
胡玉正 , 百人计划研究员 , 博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神经影像在心理学及脑科学中的应用、成瘾的脑机制及其预防与治疗、默认网络的功能、认知训练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 。 以第一或共同第一及通讯作者在JAMA Psychiatry (IF=16.64) , PNAS (IF=9.66), Brain (IF=10.84),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IF=5.92), NeuroImage (IF=5.43), Human Brain Mapping, Neuroscience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 。
【浙大研究生|素说心语 | 心理微课第九讲:失控的背后,成瘾行为为什么难以戒除?】来源 | 浙大微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