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语红楼|绿蜡
_本文原题:绿蜡
作者:姚明
绿蜡 , 见于《红楼梦》第十八回 , 述及元春归省 , 命宝玉作诗题咏潇洒馆、蘅芜院、怡红院、浣葛山庄 , 宝钗帮宝玉改诗等事 。 书中写道:
彼时宝玉尚未作完 , 只刚作了潇洒馆与蘅芜苑二首 。 正作怡红院一首 , 起草内有“绿玉春犹卷”一句 。 宝钗转眼瞥见 , 便趁众人不理论 , 急忙回身悄推他道:“他(指贾妃)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 , 改了怡红快绿 , 你这会子偏用绿玉二字 , 岂不是有意和他争驰了?况且蕉叶之说也颇多 , 再想一个字改了吧 。 ”宝玉见宝钗如此说 , 便拭汗道:“我这会子总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 。 ”宝钗笑道:“你只把绿玉的玉字改作蜡字就是了 。 ”宝玉道:“绿蜡可有出处?”宝钗见问 , 悄悄的咂嘴点头笑道:“你今夜不过如此 , 将来金殿对策 , 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唐钱翊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乾 , 你都忘了不成?”宝玉听了不觉洞开心臆 , 笑道:“该死、该死 , 现成眼前之物 , 偏到想不起来了 , 真可谓一字师了 。 从此后我只叫你师父 , 再不叫姐姐了 。 ”
本文插图
此段文字 , 场景如见 , 对话如闻 , 而穿插的绿蜡之典 , 立即提升了故事的艺术层次 。 对此 , 历来多有好评 。
余英时先生著有《红楼梦的两个世界》 , 内有“敦敏、敦诚与曹雪芹的文字姻缘”一文 。 文中第四节讲到了“绿蜡” 。 这段文字不长 , 我录在下面:
《红楼梦》元春归省回中 , 宝玉咏“怡红院”五言诗 , 有“绿玉春犹卷”之句 , 宝钗劝他改掉“玉”字 。 宝玉拭汗说:“我这会子总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 。 ”宝钗笑道:“你只把绿玉的玉字改作蜡字就是了 。 ”宝玉问可有出处 , 宝钗笑道:“唐钱翊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乾 , 你都忘了不成?”宝玉听了不觉洞开心臆 , 笑道:“该死、该死 , 现成眼前之物 , 偏到想不起来了 , 真可谓一字师了 。 ”
可见这“绿蜡”一典是雪芹特别关注的 。 但是我们细读敦氏兄弟的诗集 , 便发现“绿蜡”一典也正是他们咏芭蕉时所同用的 。
敦敏的《芭蕉》五律有句云:
绿蜡烟犹冷 , 芳心春未残(《懋斋诗钞》 , 页36)
敦诚咏“未放芭蕉”则云:
七尺当轩绿蜡森 。 (《四松堂集》卷一 , 页27b)
雪芹和二敦是常在一起饮酒赋诗的朋友 , 而敦诚的园子更以芭蕉著称 , 雪芹改“绿玉”为“绿蜡”可能受了二敦的影响 。 我们试把雪芹的“绿蜡春犹卷 , 红妆夜未眠”和敦敏的“绿蜡烟犹冷 , 芳心春未残”对照着读 , 立即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渊源 , 因为句法和遣词吻合到这种地步是偶然碰巧的概率过小 。 例如“大观园题额”一回宝玉咏“蘅芜院” , 上联是“吟成豆蔻诗犹艳” , 贾政便笑道:“这是套的‘书成蕉叶文犹绿’ , 不足为奇 。 ”而以“绿蜡春犹卷”较之“绿蜡烟犹冷” , 其“ 痕迹”实远过于“吟成豆蔻”句也 。
余先生认为 , 找到了《红楼梦》中“绿蜡”的出处之后 , 再看庚辰本的批语便可得到新的领悟 。 原文在“绿蜡”句下有双行夹注:
此等处便用硬证实处 , 最是大力量 。 但不知是何心思 , 是何落想 , 穿插到如此玲珑锦绣地步 。 (页398)
他相信这个批语很可能出自敦氏兄弟之手 。因为雪芹在小说中把他们的诗句套了进去 , 受到他们赏识 , 而且所用“穿插”两字也才有着落 。
本文插图
文中 , 余先生认为:《红楼梦》第十八回写的“绿蜡春犹卷” , 是雪芹 套用敦敏《懋斋诗钞》中“绿蜡烟犹冷 , 芳心春未残” , 以及敦诚《四松堂集》中“七尺当轩绿蜡森”的现成句法 。 谓雪芹所写绿蜡之典, 脱胎于二敦之诗 。 余先生同时引了庚辰本中的“双行夹注”加以佐证 。 并认为此“双行夹注”系二敦兄弟所加 。分页标题
对余先生的“套用”“脱胎”说 , 我有不同的看法 。
一 , 雪芹知“绿蜡”之典 。
根据《红楼梦》第十八回的描述 , 证明雪芹知道“绿蜡”出处的 。 否则他不可能在书中写出“唐钱翊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乾 , 你都忘了不成?”这样的句子来 。
二 , 雪芹用“绿蜡”在先 。
余先生文中所引《红楼梦》第十八回的内容 , 没有提到版本 。 但从他后文引“双行夹注”时注明是庚辰本来看 , 引的应该是己卯、庚辰或戚序本 , 以庚辰本的可能性为大(己卯本、庚辰本和戚序本对此事的描述 , 文字几乎一样) 。
另外 , 此段文字不可能引自程甲本或程乙本 , 因为程甲、程乙本把己卯、庚辰、戚序本中的“洞开心臆”印作“洞开心意” , 而余先生引文中是“洞开心臆” 。
为什么要考证余先生所引版本呢?这与余先生的立论大有关系 。
本文插图
余先生所引 , 是《红楼梦》庚辰本中的文字 。 其实此段文字亦见于《红楼梦》己卯本 , 本文开首所引即己卯本中文字 。 因此 , 曹雪芹的“绿蜡春犹卷 , 红妆夜未残”在1759年(己卯)已经写成 , 且第十八回在己卯本原存的三十八回之内 , 非后来抄补之文 。 一年后的1760年定稿的庚辰本 , 第十八回中此段文字的描写 , 与己卯本相同 。
【微语红楼|绿蜡】余先生忽略的是 , 敦敏的《芭蕉》诗 , 作于1760年(庚辰) , 在《懋斋诗钞》中列庚辰年诗作第十四题 。 而敦诚的《咏未放芭蕉》诗 , 应作于1773年(癸巳) , 《四松堂集付刻底本》《四松堂集》中 , 此诗列癸巳年诗作之内 。 详见下表 。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三 , 雪芹用“绿蜡”伏线 。
“绿蜡”之典套在二个叙事之中 , 不是孤立的镜头 , 前后贯通 , 不着痕迹 , 浑然天成 。
先是套在“宝玉呈才藻”的一段故事中 。 书中第十八回先写了宝钗提醒宝玉用“绿蜡”之典 , 随即又有黛玉帮助宝玉做了一首“杏帘在望”诗 , 而且黛玉代做的这首诗还获得元妃的特别称赞 。
再是套在“静日玉生香”的一段故事当中 。 书中第十九回 , 在写宝玉去宁府看戏 , 中途去袭人家看袭人 , 回荣府后袭人诳说要赎身回家、宝玉一再挽留、袭人借机讽劝这一大段后 , 又写宝玉来到潇湘馆 。 他恐黛玉饭后贪眠存食、不利保养身体 , 便给林黛玉讲了扬州府的一个典故:林子洞耗子精窃香芋 , 以编排黛玉 , 逗得黛玉要拧宝玉:
宝玉连连央告:“好妹妹饶我罢 , 再不敢了 , 我因为闻见你的香气 , 忽然想起这个故典来 。 ”黛玉笑道:“饶骂了人 , 还说是故典呢!”一语未了 , 只见宝钗走来 , 笑问:“谁说故典呢?我也听听 。 ”黛玉忙让坐 , 笑道:“你瞧瞧还有谁 , 他饶骂了 , 还说是故典!”宝钗笑道:“原来是宝兄弟 , 怪不得他 , 他肚子里的故典原多 , 只是可惜一件 , 凡该用故典之时 , 他偏就忘了 。 有今日记得的 , 前儿夜里的芭蕉诗就该记得 。 眼前的倒想不起来 , 见别人冷得那样 , 他急得只是出汗 。 这会子偏又有记性了 。 ”黛玉听了笑道:“阿弥陀佛!倒底是我的好姐姐 , 你一般也遇见对手了 。 可知一还一报 , 不爽不错的 。 ”
再看第二十回的开头:
话说宝玉在林黛玉房中说耗子精 , 宝钗撞来 , 讽刺宝玉元宵不知绿蜡之典 , 三人正在房中互相讥刺取笑…… 。分页标题
你看 , 典故一事 , 贯穿十八、十九回 , 直到二十回开头才结束 。 因此 , “绿蜡”只是“宝玉呈才藻”和“静日玉生香”二段叙事中的一个片断 。 从这二大段叙事中 , 可感受到曹雪芹构思之精巧周密、表达之若隐若现、叙述之天衣无缝 。 真正是“一声也而两歌 , 一手也而二牍 。 蕴于心而抒于手 , 注彼而写此 , 目送而手挥 。 ”如果说曹雪芹由敦敏、敦诚诗中的“绿蜡”二字 , “套用”出这么二大段故事来 , 令人难以置信 。
综上 , 余先生说“雪芹之改‘绿玉’为‘绿蜡’尤其可能受了二敦的影响” 。 找出敦敏的诗 , 就是“找到了《红楼梦》中‘绿蜡’的出处” , “雪芹在小说中把他们的诗句套了进去” 。 这是搞错了先后 。 敦敏诗中的“绿蜡”是不是受了《红楼梦》的影响 , 不得而知;但说曹雪芹套用了敦敏、敦诚的诗句 , 谬矣 。
由于曹雪芹在宝钗和宝玉的悄悄对话中加进了一个典故 , 而且加得浑然天成 , 所以批语中才有“穿插到如此玲珑锦绣地步”之赞 。 加这样的评语 , 读者皆可 。 是不是敦敏、敦诚所加 , 不得而知 。 但肯定不能用来作为曹雪芹“套用”了二敦诗句的证据 。
- 王熙凤|红楼梦:鸳鸯的姐姐嫁给了谁?她为何同王熙凤一样得了血山崩?
- 林黛玉|《红楼梦》的作者为什么要安排一位比林黛玉还美的女生出场?
- 这里是厦门|姑苏山塘街: 天堂很远, 人间很近
- 红楼梦|宝钗喜欢宝玉,为何还能接纳袭人?因为宝玉和袭人有了夫妻之实
- 君王皇帝|揭开红楼贾母神秘面纱 福寿双全暗指清宫皇太后
- 滨海满族|和珅少女情怀痴情刊印《红楼梦》慈禧太后成红楼迷
- 石头记,红楼梦|《石头记》为什么改名《红楼梦》?“红楼梦”三字到底有何深意?
- 孔学堂|讲座 | 人生若何:从《金瓶梅》《林兰香》到《红楼梦》
- 每日意图|微语录(300):置心一处,臻于至善。
- 大妈聊事|87版《红楼梦》晚会剧照:利智演的贾宝玉,大家见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