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淙淙南河水


_本文原题:淙淙南河水

光明网|淙淙南河水
本文插图
河水给人们带来丰收 聂金锋 摄
□李人庆
在鲁山县有一条河 , 发源于四棵树乡的深山幽壑 。
清晨 , 我喜欢坐在河边 , 静静地看着那绿荫夹岸的一道水流缓缓东去 。 河水清澈 , 在初升的阳光下闪着粼粼波光 。
这条叫南河的河 , 是我最熟悉的风景 , 也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 我曾看过地图 , 它是沙河源头的主要发源地 。 因为它在村子的南边 , 祖辈就习惯上叫它南河了 。
南河四面环山 , 西、南、北三面高 , 峰峦耸峙 , 山势险峻 , 唯东边逐渐走低 , 直至几十里外 , 与广袤的黄淮大平原相接 。 那条玉带般的河 , 就像是《诗经》里窈窕少女甩落的一只水袖 , 多情地依偎着村庄 , 以舒缓的节奏 , 在童年的记忆里汩汩流淌 。
河面平坦宽阔 , 河水清澈透亮 。 河边是洁白松软的沙滩 , 不远处 , 是那簇拥着村庄的一片浓绿 。 有杨树 , 有泡桐 , 有垂柳 , 但更多的是那带刺的洋槐 , 当然还有那萋萋芳草 , 顺着河边蔓延 。 紧靠小村的 , 是防洪筑的堤坝 , 堤坝后面是一条人工开挖的灌渠 , 清清河水从这里流过村庄 , 流经耕田 , 在村外再次与河水相拥 , 缓缓向东 , 流向远方 。
【光明网|淙淙南河水】整个童年 , 那里就是我的乐园 。
春天来了 , 先是河两岸残雪消融 , 继而 , “遥看草色近却无”的小草在一夜春雨过后开始一天天绿了起来 。 紧接着 , 柳絮飞扬 , 杨花飘舞 , 待到槐花开满枝头的时候 , 一嘟噜、一串串 , 如雪团一般 , 整个村庄都氤氲在沁心润肺的花香之中 。 等到那紫风铃一样的桐花开过 , 夏天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
一年当中 , 孩童们最喜欢的季节是夏天 。 那个时候 , 我们就天天盼着下大雨 , 因为河水一改往日的温顺和轻吟 , 汹涌咆哮着在我们的眼眸里一点点涨高 , 漫过沙滩 , 漫进树林 , 漫上河堤 。 随着风停雨住 , 暴涨的河水又在我们的视野里慢慢消退 , 留下了新淤积的白沙 , 大大小小的石头 , 和一个又一个冲刷而成的水潭 。 这个时候的河里 , 鱼儿最多 , 我们随意地用沙子堵上一两个水潭 , 就可轻易地把无路可走的鱼儿困在浅滩 。 然后 , 跳进那被洪水冲刷的深浅不一的水潭 , 扎猛子 , 打水仗 。 等玩累了 , 一个个钻出水面 , 坐在光滑的石板上 , 用手拍着两条大腿 , 扯着嗓子高喊 , 和着哗哗的水声 , 传出老远 。
当殷红的太阳坠入大山的怀抱 , 一轮皎洁的圆月挂上了中天 , 小村就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夜色 , 披上一层柔和的清光 。
此时 , 劳累一天的人们草草地吃过晚饭 , 便会夹张篾席 , 抱个枕头 , 再拿个床单、被单什么的 , 一个个来到河边 。 先是一头扎进那清冽的小河 , 泡透了 , 洗够了 , 然后带着一身的轻松 , 一身的惬意 , 躺在仍带着温热的沙滩上 , 依沙望月 , 任丝丝轻风抚弄 , 安闲地抽着烟 , 尽情地喷吐着一天的劳累 。 在那一吞一吐间 , 他们聊庄稼收成 , 商量要办的事情 , 或谈天说地 , 或插科打诨 , 而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我们 , 则会在月光下追逐嬉闹 , 时不时揪着岸柳那低垂的枝条欢快地荡起秋千 , 直到高高低低的鼾声响起 , 一切归于宁静 。 唯有月亮、星星和水 , 仍在不知疲倦地编写着那没完的故事……
岁月打磨着小村 , 也无情地雕饰着那条叫南河的河 。 20世纪80年代开始 , 随着经济的发展 , 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改变 。 过度砍伐、矿山开采、采砂 , 加之生活垃圾、厂矿废水 , 昔日白沙碧水、鱼翔浅底的景象不再 , 荒草覆盖了的沙滩 , 垃圾堆满河岸 , 一潭又一潭盛着死水的坑洼魔兽一样吞噬着儿时的记忆 。分页标题
去年年初 , 当我再次回到老家 , 漫步在浓荫匝地的河边 , 展现眼前的是一河清水 , 倒映着蓝天白云 , 鹭鸟飞翔 , 花香两岸 , 空气格外清新、清凉、潮润 。 近年来 , 经过大力治理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已深深根植故乡人的心田 ,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正在成为人们的共识 。 “看得见山 , 望得见水”的乡愁不断拓展着故乡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 使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打卡胜地 。
如今 , 那幅长在岁月深处的精美绝伦的图画再现 , 那条停靠在记忆里的河低吟着民谣 , 淙淙流淌 , 清波涟涟 , 在对岁月的畅想中 , 与秀美的山水一起追逐远方的梦想 。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