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五代十国|烧鸡的故乡美食故事多,与好几个皇帝都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如果你是河南滑县人 , 对滑县美食定会了解不少 , 道口烧鸡、老庙牛肉、牛屯火烧、留固壮馍……
当一个个美味在你唇齿间留香时 , 却不知美食流传背后的故事 , 不知被我们叫好的美食也曾让皇帝拍手叫绝 。
【道口烧鸡:嘉庆皇帝称赞“色、香、味三绝”】

雍正,五代十国|烧鸡的故乡美食故事多,与好几个皇帝都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300多年前的清顺治年间 , 在号称“小天津”的卫河码头道口镇 , 有一家姓张的烧鸡铺子 , 虽地处繁华闹市 , 生意却冷冷清清 , 原因只有一个 , 制作粗糙 , 口感口味不佳 。
生意虽不兴隆 , 却也勉强养家糊口 ,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100多年 。
到了乾隆52年 , 也就是公元1787年 。一天 , 烧鸡铺的主人张炳碰上老朋友刘义来访 。这个刘义可了不得 , 在宫廷御膳房当过御厨 , 身怀绝技 。
苦于生意萧条的张炳向刘义求教 , 老朋友告诉了他一个秘诀:“要想烧鸡香 , 八料加老汤 。”
张炳如法炮制 , 烧鸡果然异香浓郁 , 独具风味 。从此 , 张炳的烧鸡名声大振 , 生意兴隆 。
为感谢老朋友相助 , 张炳取“义友济兴”之意 , 将烧鸡铺号定为“义兴张” 。
嘉庆年间 , 皇帝南巡过道口 , 忽闻异香扑鼻 , 忙问左右是何物 , 左右随即呈上“义兴张”烧鸡 。嘉庆帝品尝后赞不绝口 , 称“色、香、味三绝” 。
自此 , 道口烧鸡成为御用贡品 。
【老庙牛肉:雍正皇帝食后赞其为“天下佳肴”】

雍正,五代十国|烧鸡的故乡美食故事多,与好几个皇帝都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老庙牛肉产自滑县老庙乡 , 虽然名气不如道口烧鸡 , 也是国家级地方名馐 , 素有“豫北之花 , 中华一绝”之称 。
老庙牛肉也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 据《滑县志》记载 , 明末清初 , 滑县老庙乡北小寨村有个以卖牲口为生的买卖人 , 叫张光美 。
卖牲口时常有牛死伤的事发生 , 张光美就将死伤的牛杀了煮肉卖 。由于他善于钻研 , 渐渐摸索出了一套煮牛肉的窍门 , 煮的肉“肉烂筋面 , 色鲜味美” , 常常是一出锅就被抢购一空 。
后来 , 张光美就转行卖起了熟牛肉 , 生意很是红火 。
受其影响 , 北小寨村的村民好多跟他学起了煮牛肉 , 到清朝中期 , 北小寨村几乎家家宰牛煮肉卖 , 名气渐渐大增 。
相传 , 雍正皇帝巡查时途经滑县老庙 , 品尝了老庙牛肉后甚喜 , 称此牛肉为“天下佳肴” 。自然 , 老庙牛肉也便成为清朝宫廷的御用贡品 。
民国战乱时期 , 老庙人纷纷外出逃难 , 老庙牛肉第八代传人将祖传的“百年老汤”藏在地窖里躲过一劫 , 抗战结束后重操旧业 , 让老庙牛肉的美味得以留传至今 。
【留固壮馍:宋太祖赐名“壮馍”】

雍正,五代十国|烧鸡的故乡美食故事多,与好几个皇帝都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五代时期 , 赵匡胤在周世宗柴荣麾下任滑州副指挥 。
一天 , 他巡视营防 , 来到留固集时 , 肚子饿得咕咕叫 。适巧在这个时候 , 一股肉和油的香味扑鼻而来 。他策马向前 , 寻着香味来到一个油炸肉馍摊前 , 连吃了几张外酥内嫩、香气怡人的肉馍 , 边吃边叫“好 , 好” , 由此结识了卖油炸肉馍的老板 。
三日后 , 老板扛着大刀、带着儿子 , 来到赵匡胤帐前 , 要将儿子送到赵匡胤麾下从军 。
赵匡胤满心欢喜 , 问老板的儿子叫什么 , 回答叫刘壮 。又问起老板的油炸肉馍 , 便赐名“壮馍” , 一是取其儿子的名字 , 二是取吃肉馍体格健壮之意 。
从此 , 留固集做油炸肉馍的便挂起了“壮馍”两个大字招牌 。分页标题
【牛屯火烧:因官道驿站而名扬】

雍正,五代十国|烧鸡的故乡美食故事多,与好几个皇帝都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牛屯火烧和道口烧鸡一样 , 也有着300多年的历史了 。
牛屯火烧的产地----牛屯镇 , 地处滑县、长垣、封丘、延津四县交界处 , 在清朝是北京到开封的官道“驿站” , 过往官员至此 , 必下马落轿 。
看那牛屯集上的大火烧 , 像烧饼却比烧饼大 , 像肉盒却比肉盒焦 , 浑圆如饼 , 色如紫铜 , 中间鼓凸 , 层次分明 , 外焦里嫩 , 香而不腻 , 自然是垂涎欲滴 , 不仅大饱口福 , 还要捎走许多 。
【雍正,五代十国|烧鸡的故乡美食故事多,与好几个皇帝都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牛屯火烧满足了过往官客对美味的需求 , 驿站的特殊位置也成就了牛屯火烧的美名 。兴旺时 , 小镇上竟有近50家打制火烧的店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