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产和消费角度看“内循环”能否成功
从生产和消费角度看“内循环”能否成功文/李光明2020-10-27众所周知 , 受中美关系脱钩、香港国安法实施、新疆人权事件的多因素影响 ,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中国明确发出了实施封锁和制裁的信息 , 华为芯片事件就是例证 。 中国不得已将经济活动重新定向至国内市场上 , 指望能自力更生 。 的确 , 中国的经济体量是很大的 , 中国市场相当于整个欧洲联盟的市场 。 中国在邓小平“改革开放”之后 , 利用市场招商引资 , 成功启动了中国经济 , 由此迸发出力量 , 经过三、四十年的努力 , 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 但是 , 市场本身不是直接的财富 。 在任何一个社会系统(国家)中 , 都存在生产与分配、消费的关系 , 生产与消费随时都在建立一个动态平衡 。 一个社会系统的经济活动往往表现为具体的生产活动 , 而其政府政治功能往往表现为分配功能 。 在生产活动中 , 包含土地、劳力、技术水平、企业家精神等诸多要素 。 过高的房地成本首先会制约生产力的发展 , 这与石油等自然资源对生产力的制约起一样的作用 。 土地这个基础成本升高后 , 必带来人工成本的上涨 , 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生产发展 。 政府政治对经济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 , 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 。 由于中国国体的庞大 , 它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保持国家的稳定 。 但是 , 人们往往以为官僚人口占比越多国家就越稳定 ,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点 。 政权是否有力在于它的公平、正义、民心和行政效率 。 相反 , 官僚人口占比太多 , 难以控管 , 引发大量的腐败现象 , 给政府和人民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和道德的毁灭 。 政府通过滥发钞票根本不能解决庞大财政压力的问题 , 只会通过“正反馈”循环加重问题 。 严重的通货膨胀必定摧毁政权本身 , 甚至国家解体 , 前苏联就是很好的例子 。 我认为 , 就中国现状而言 , 减少官僚人口的占比非常重要 , 就是要大力精简机构 , 同时实行强有力的反腐 , 中国人尤其官员们偷偷摸摸的丑恶行为一定要改 , 中国人不需要这个偷偷摸摸的腐败文化 , 要光明正大 , 要有一个可执行机制来根除和阻止这种腐败文化 。 古时皇帝社会 , 官员偷偷摸摸 , 皇帝知道了都一定会处死他 。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尚且都会提倡以德治国 。 《论语》为政篇首句就是“子曰:为政以德 , 譬如北辰 , 居其所 , 而众星拱之 。 ”政府如何保持社会分配的公平和正义 , 让人民有收入有财产 , 人们才会有钱可花 , 才能进入良性消费 。 象现在 , 政府为解决财政压力 , 滥发钞票 , 引起严重通货膨胀 , 这就会改变社会财富分配 。 别以为钞票沉淀在房子上就没有通货膨胀危害了 , 其实危害大得很 , 中国几十年来的房价涨幅巨大 , 看看深圳 , 一套百多平方的房子动不动就叫价一千多万 , 极不正常 。 政府要发钞放贷 , 老百姓怕钱毛了抢着贷款买房保值 , 家家加杠杆 , 结果就是大家被巨额房贷压着 , 年轻人不敢结婚生孩子 , 自动计划生育 , 都影响到没人守边疆了 。 老百姓普遍没钱买货 , 如何消费?房价这么高 , 人工这么贵 , 房子月供和保俭费照交 , 哪来的钱消费?没有消费 , 生产厂的产品如何卖出去?而作为供给侧的厂方 , 房租贵、人工贵 , 产品卖不出 , 无法营利肯定得关闭 。 当下中国的经济现状就是生产与消费的严重脱节 , 二者不能建立起强有力的互相循环转化的动态平衡 。 生产下降 , 消费无力 , 接近事实上的经济危机 , 远胜于马克思笔下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 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阶段是老板资本家有钱 , 工人没钱 , 工人没有购买力 , 造成了整个社会生产和消费的脱节 , 产生危机 。 而在我们中国的实际情况是 , 改革开放几十年里的官员腐败 , 社会财富集中在官僚人口一侧 , 官员有银元 , 人民无铜板 , 当然也会出现大多数人消费无力的现象 , 造成生产与消费的脱节 , 产生实质上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危机 。 由此可见 , 改变中国的经济分配制度成为目前重大的迫切的议题 。 精简机构 , 减少官僚人口 , 实行强有力的反腐措施是经济分配制度改革的具体手段 。 这当然也就是实质上的政治改革 。 所以 , “内循环”经济政策能否成功 , 取决于当前政府进行政治改革的决心 。 这需要一股强有力的勇气 , 需要一股比当年邓小平搞“包产到户”、“改革开放”还要强大的勇气!这也关系到我们中国今后几十年的经济社会的发展 。 (原创文章 , 保留著作权 。 作者邮箱:szyatong@163.com)
- 消费水平|《向往的生活5》晒生活海报,看似过苦日子,其实样样都不缺
- 王牌对王牌|强捧“资源咖”,消费情怀,这档综艺是导演“闲着没事”拍的吧?
- 王牌|细数《萌探》三大问题:强捧宋亚轩,推理不如《明侦》,消费情怀
- 唐汉霄|不定义音乐的《为歌而赞》,正在重新探索音乐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 王征宇|人设虽好可不要硬凹,过度消费后,陈赫遭“反噬”
- 程莉莎|《上班啦!妈妈》消费女性话题,“她”字综艺真的不行了吗?
- 杯子|华晨宇有多“豪气”,一个杯子价值4位数,刷新明星消费观
- 密室逃脱|400亿“新市场”出现?让年轻人上瘾的“大玩具”,一次消费上万
- 写真|还记得4岁走红的阿拉蕾吗?如今被父母过度消费后,9岁长成这样
- 吕鹏兴|六一宝宝节全面启动!苏宁易购首提“共情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