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刊社|2020年10月《诗刊》读后感丨叶一格


_本文原题:2020年10月《诗刊》读后感丨叶一格

诗刊社|2020年10月《诗刊》读后感丨叶一格
本文插图
文丨鲁迅文学院青年教师 叶一格
初次接触《诗刊》 , 是在刚入大学校园时的文学社读书分享活动上 , 有人拿着一本刊物 , 富有感情地朗读上面的诗歌 。 我那时还在文学的大门外徘徊 , 并不懂得欣赏 , 只直觉有些诗写得极为动人 , 也让我对当代诗歌渐渐萌生兴趣 。 随着年岁的增长 , 慢慢了解到更多关于文学的历史 。 诞生于1957年的《诗刊》作为全国唯一的中央级诗歌刊物 , 追随中国当代文学成长的脚步一路向前 , 始终未变的是那份“刊载诗歌作品 , 繁荣诗歌创作”的赤诚初心 , 这也是让人动容的缘由 。
人生自有诗意 , 时代呼唤新篇 , 今年十月的两期《诗刊》 , 出现在一个收获的季节 , 呈现出多元且和谐的诗歌图景 , 既有古典韵味的翰墨气息 , 亲近自然的清新意味 , 也有呼应大时代的磅礴新声 。 不同年代、身份、地域、文化的诗人们纷纷将思索融入创作 , 以热情为笔墨 , 将真挚丰富的情感倾注在文字中 , 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地呈现出一个进步的、自信的、和谐的中国 。
上半月刊“新时代”栏目特辟“走向小康之路”小辑 , 周碧华写陈家湾的神秘 , 高作苦写广恩村鸟鸣声的清澈等等 , 诗人们能紧扣当代乡村中国故事主题 , 不仅歌颂了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伟大成就 , 也蕴含着诗人对传统乡村文化的深刻认识 。 “涉浅水者见鱼虾 , 其颇深者察鱼鳖” , 真正贴近普通乡村民众的视角 , 方能真实而生动地描绘出新时代中国乡村基层深化改革的崭新气象与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深入探索 。 其中 , 毛江凡的《神山村的答卷》 , 以一个小山村的巨变见证先辈们不忘初心的万里行程以及扶贫新历程的辉煌成就 , “历史是出卷人 , 为政者是答卷人 , 而千千万万人民是阅卷人”升华了诗歌的主旨 , 以小见大 , 提炼出尤为可贵的精神资源 。
“方阵”栏目则是把人带入时而宁静时而奔腾的天地之中 , 直面生命的多情与人生的理性 , 郑小琼的组诗《珍珠》有一种独特气质 , 诗人以散文式的笔法来刻画诗歌的意象 , 关乎时代、历史 , 有迷茫一代的追寻和哀伤 , 能给人锥心的痛感 。 《溺》中写道:“在异乡 , 我原以为青春会惊艳开放/它却溺死在油腻而嘈杂的流水线上”车间流水线上的工人是青年群体的一个小小的侧影 , 这种写实化的感叹尤为动人 。 这里面的生命就是一种流水逝去的样子 , 无数事物 , 无数表达 , 都有隐忍和无奈 , 字里行间却像是散文般舒展 , 显得随性自由 , 形成一种奇妙的效果 。
本期“每月诗星”介绍了浙江诗人缪克构 , 何言宏对其诗作的评价切中肯綮 , 他说《夜航》“诞生于风暴的中心” , 可以看作“诗歌主体和诗作中的主人公一道 , 共同经历了一次‘诞生’般的成长 。 ”我认为其诗心在于与生俱来的创造力量 , 写生命内在的隐秘冲动 , 《夜航》结尾处点明“不停地思索自己是过客、归人 , 还是漂泊者/必定还要耗费相同的时光 , 阅读这无尽的航海图” , 可见诗人深谙创作之道 , 将自己摆放进诗歌之中 , 诗就有了灵魂 , 借风暴之中成长的船长之名 , 向着命运保持不服的精神 , 就像海明威笔下的老人 , 活在独属自己的大海之上 , 永远都不会被风浪击败 。
下半月刊的“发现”栏目以陈航的诗歌开篇 , 一个95后诗人 , 亦是医学院的在读学生 , 文字中颇有生活的鲜活色彩 , 雨露、雾气、白雪、晨光 , 点滴的意象都能勾起这个年轻人内心世界的波澜 , 将观察的视角切入生活之中 , 能使得其诗作不会流于虚浮缥缈的抒情 , 《粉刷工人》便是其中的优秀之作:“他在空中也瞧见街头巷尾的真实/农民工在食啃馒头/人群拥挤 , 与烟火制造风景/——敞亮之处有敞亮的丰裕/在此之前 , 星辰是他粉刷过的好日色” , 被真实生活刺痛的心灵才能更明白生存的意义 。分页标题
“诗旅·一带一路”栏目中的 “蒙古马诗歌小辑”让人耳目一新 , 曹宇翔、车延高、梁平等诗人各自书写草原与马 , 让人随之进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世界 。 汤养宗的诗保持了一贯的语言运用的随心风格 , 显得别致、自由 , 《蒙古草原上的鼓点》:“永远无法/了结命中的倾诉般 , 把活命/跑成追风这条命 , 要去/大地的另一头 , 讨回/热血所要的着落 , 成为远去的/我们的远方” 。 陌生化处理的断句设置读起来顿挫感十足 , 同时也不乏一股冲劲 , 诗心在 , 才能永葆创作的生机 。
“双子星座”的两位诗人赵天谋、拾柴代表了两种关于人生的态度 。 赵天谋认为诗歌能让人“倍加珍惜生命中的相遇相识和相爱” , 试图“在喧嚣与纷扰中努力保持一颗如水的心” , 使得他的创作中呈现出一种上善若水的大爱情怀 , 就像是《塔什库尔干的石头城》中写到:“我拂去讲经石上的沙尘/扶起仍在痛哭的风/把讲经的声音 , 连同巍巍雪山/一起装进心中” 。 拾柴的诗由自我内心延展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 , 能听到其他生灵“大多悲呜或叹息的声音” , 《听鹅》中写“我也想发声/隔着那道链网/也想制止/他们中的谁/为了聆听真正的那一位” , 将那份小心翼翼的情愫展现得淋漓尽致 , 体现了对自然万物的同情与尊重 。
如果说“银河”栏目是划破天际的一道光 , 那些优秀的组诗就像这漫天的星辰 , 其中李春龙的创作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 , 质朴感人 , 在《外公与酒》中以叙事的方式开篇:“外公种下粮食的时候/就种下了酒” , 生活的点滴画面勾勒出诗歌的框架 , 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老人形象 , 醉人的不是酒 , 是那些藏在酒后的故事和回忆 , 诗人写到:“一口吞没/那些喜与悲/仿佛终归一杯酒/宿命就是/仰天喝下” , 真正令人上头的也不是醉意 , 是关于亲情、人生、命运的感悟 。
【诗刊社|2020年10月《诗刊》读后感丨叶一格】这两期《诗刊》佳作频出 , 难以一一赘述 , 从文字中跟随诗人们走进内心的世界 , 已感受了阅读的喜悦 。 古往今来 , 伟大的诗人从未放弃对家国天下、对民族命运的责任 , 能青史留名的诗作往往呼应着人民的忧乐 , 深沉地表达着把中华民族从根本上凝聚在一起 , 使人们向上、奋进的思想和情感 。 我以为好的诗歌不仅仅是在遣词用句上技巧纯熟 , 关键是能否蕴含真情 。 而诗歌的本质应该在于唤醒人心 , 开拓心灵的疆域 。 《诗刊》作为中国当代诗坛的一面明镜 , 我们期待从中发现更多真诚、鲜活、锐利、充实的作品 , 也盼望着一代代诗人在这里成长 , 带着这个时代的痛感与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