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基石e洞察官方|我们对人才管理的重视可能是个“假动作”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_本文原题:我们对人才管理的重视可能是个“假动作”

  • 文 / 陈明 , 华夏基石产业服务集团创始合伙人、华夏基石首席企业文化专家
  •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


华夏基石e洞察官方|我们对人才管理的重视可能是个“假动作”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本文插图
数字时代是一个知识密集时代 , 人才重要性不言而喻 , 且日趋重要 。 人才管理更是上升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现在人才管理似乎变成一个很时髦的潮流了 , 哪一个老板不讲人才的重要性 , 人才管理的重要性 , 就好像比较low , 跟不上形势了 。 有关人才管理的书籍、文章、演讲等 , 可以说铺天盖地 , 蔚为大观 。 有过优秀企业职业经历的人 , “现身说法”揭示优秀企业人才管理的秘诀 , 更是受到老板们的追捧 。 老板们似乎很“饥渴” , “徜徉”在各种“圈层”中学习和交流人才管理 , 古今中外的都学 。
但真正做好人才管理的企业 , 做的有效果的企业似乎也不多 。
我们排除一些学习专业户 , 只学不习 , 或“浅尝辄止”的老板;排除一些纯粹的学霸型老板 , 大多数时间都在学习 , 几乎没有时间去实践;排除一些独霸型老板 , 几乎没有人才入他法眼;排除一些绝顶聪明全能型老板 , 他不需要专业人才 , 因为自己什么都会 , 制约他的不是人才 , 而是自己的精力;排除一些对待人才“叶公好龙”式的老板……
但很多企业对待人才很重视 , 甚至“不惜代价” , 老板对人才管理“真抓实干” , 为何效果不明显呢?甚至被“人才”伤了“心” 。 诸如此类的现象 , 引起了笔者一些观察和思考 。
实际上 , 现在进入数字时代 , 企业面临着一些新现实 。 老革命遇到新问题 , 原有行之有效的人才管理方法并不一定会奏效 。 为什么呢?原有的人才管理 , 很多的假设基础现在变了 , 很多人才管理的方法工具和“诀窍”还停留在“旧时光”——大工业时代 , 适合大工业化时代的那些场景 。 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语言来说 , 你所理解和实践的“人才管理”可能是“过去的”人才管理 , 是个“假的”人才管理 。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质疑和讨论人才管理所依据的假设系统 。 重新思考我们所面临的新现实 ,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 笔者也觉得力有不逮 , 但愿意做一点小小的“尝试” 。
本文就是笔者思考在数字时代大背景下 , 人才管理面临的新现实、新问题 , 帮助实务界朋友深刻思考人才管理所面对的现实 。 了解现实发生了哪些深刻的变化 , 如何通过认清新现实从而构建新思路 , 找到新方法 , 有效促进人才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本文的观点不一定都对 , 但却是给认清现实提供的一个角度 , 希望能引起读者朋友的思考 。 尤其希望实务界的朋友们批评指正 , 一起多探讨多交流 。
我就直接亮出观点 , 进入主题 。
一、机会牵引人才 人才是不能脱离企业而单独存在的 , 人才与企业是相互成就的 。 人才真正的价值一定是通过他所服务的企业来体现 。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 。
人才选择的是机会 。 这里所说的机会有三层含义 。
第一 , 成长的空间大不大 。 从宏观的产业发展史来看 , 判断一个产业“没落”与否的风向标就是行业的人才动向——流出还是流进?如果人才大批大批地流出 , 这个行业的前景自然就堪忧了 。
第二 , 企业家的企图心 。 这是最为关键的 。 这个企图心体现在企业的使命愿景上 , 体现在有无“办大事”的想法 , 有无“三分天下必居其一”的抱负 。 一旦举起这样的大旗 , 本身就能吸引人才 。 真诚相信自己勾画的愿景 , 并为之奋斗的企业家是能感染人的 , 但更重要的是 , 企业在追求远大使命的过程中必须能被人才们真切地感受到 。
什么叫被人才真切地感受到?就是说 , 企业的使命必须转化成系列的阶段性目标 , 企业必须坚定不移为未来的目标配置资源 。 这些目标虽然有时显得大胆 , 但基本上都能实现 。 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须和人才有关系 , 一个个主要目标的实现对人才的鼓舞是很大的 。 这样会造成一个良好局面 。 “蒸蒸日上 , 士气如虹” 。 大家苦一点都觉得无所谓 , 因为有希望 。 千万不能给人感觉企业发展与他无关 , 这是人才管理的大忌 。分页标题
企业发展必须和人才有关 。 比如 , 目标实现了 , 给他提供的舞台更大 , 他有成就感、也能升官发财等等 。 有一些企业 , 做得比较精致 , 在行业内有地位 , 单纯从指标来看 , 也是做得很不错 , 但没有激动人心的目标 , 大家士气不高 , 企业很难取得突破性成长 。 为何呢?因为很难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 。 究其原因 , 主要就是这一点上出问题了——企业发展了 , 好像与人才关系不大 。
第三 , 人才很关心他自己的机会 , 以及机会的边际效益 。 有什么样的机会?如果借此机会做出了什么样的成绩 , 他将如何?这些规则必须尽可能清晰透明 , 并且事先约定 。
大凡是人才 , 他骨子希望加盟一家牛逼企业 , 或一起创造出一家牛逼的企业 。 这个假设非常重要 。 真正的人才一开始并不是想“混日子” , 尤其在年纪比较轻的时候 。 真正的人才选择的是企业、平台 , 他主要思考的是在这个平台上自己能不能发挥作用 , 创造价值 , 做成一点事情 。 所谓成就导向 。 当然 , 成就导向最终还是建立在物质激励的基础上 , 贡献与回报要相称 。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强调一下 。 企业要不要做大规模 , 追求一定增长率?这是很多老板面临的选择 。 企业做大本身在其发展过程中就带有一定的客观性 。 也就是说 , 做企业必须选择做大规模 , 否则日子不好过 , 活下来都比较艰难 。 尽管进入数字时代 , 规模经济不具有绝对性 , 只靠规模不一定能获得竞争优势了 。 但不代表做大的规模不重要 。 追求必要的规模是竞争基础 。 做大规模 , 做到头部 , 既能集聚资源 , 又能抵抗一定风险 。 追求一定增长率(在跑赢大势的前提下 , 至少每年增长25%左右)能规避和对冲一些风险(比如 , 宏观经济形势不景气所做造成的风险) 。
但更为重要的是 , 只有做大 , 做到一定规模 , 才能给员工带来成长空间 。 用大白话来说 , 平台大了 , 位子多了 , 只要干得好 , 就有位子坐 。
笔者曾经遇到一家知名央企的老总 , 谈到现在企业的氛围不如以前 , 人员流失量比较大 , 抱怨比较多 。 他说:可不是吗?你想想啊!部门老总35岁 , 部门高级经理32岁 , 公司现在发展比较慢 , 拓展事业所带来的位子比较少 , 年轻人上升空间很小 , 高级经理只有一个机会 , 就是盼着部门老总被抓起来 , 他才有机会啊!你说文化氛围能好吗?虽然这名央企老总说的比较夸张 , 但道理是没有错的 。
只有企业发展了 , 机会才会更多 , 上升通道也更多 。 这可能是理解机会牵引人才的关键 。
追求一定规模增长 , 使得组织有张力 , 引导大家努力面向市场 , 开疆拓土 , 打粮食 , 增长土壤肥力 。 如果企业不追求规模增长 , 实际是引导大家努力向内 , 各种“摩擦”肯定增多 , “内耗”肯定增多 。 公司文化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 都是“闲”惹的祸 。 大家忙起来就没有时间扯淡了 。
这个理念的提出 , 大概有20多年了 。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 华为在《华为基本法》里明确提出 , 机会牵引人才 , 人才牵引技术 , 技术牵引产品 , 产品带来更大的机会 。 理念不在乎新 , 关键要做到 。
二、要么卓越 , 要么平庸 知识经济时代 , 知识成为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 , 过去创造财富依赖的是土地、资金和劳动 。 现在生产力的提高主要靠的是用知识替代汗水 , 用知识替代人力 。
但知识有个特点 , 知识本身没有高低之分 , 不能说这种知识比较另外一种知识高级 。 但掌握知识的人才却有高低之别 , 并且两极分化日趋明显 。 人才要么卓越 , 要么平庸 , 没有中间的道路可走 。 人才的头部效应也很明显 。 “三个臭皮匠 , 顶不上一个诸葛亮” 。 三个二流人才 , 抵不上一个一流人才 。
软件产业有一个说法 , 99%的好用软件主要是5%的牛逼之人编写 。 数字时代的网红也具有头部效应 。 据说 , 今年上半年整个义乌所有直播的带货量 , 没有薇娅一个多 。 媒体中注意力吸引也呈现头部效应 , 少数网红吸引了绝大多数的流量 。分页标题
在一个企业中 , 人才的头部效应也日趋明显 , 由原来是二八法则变成5%——95%效应 , 5%的杰出人才创造了95%的价值 。
行业的TOP级人才效应也很明显 。 一个企业要想在某行业做的“一骑绝尘” , 越来越取决于这个企业能有多少TOP级人才为你所用 。
大组织通过“垄断”行业杰出人才来“碾压”小组织 。 因为大企业可以“不惜代价”把行业的TOP级人才网络进来 , 小企业是无法和大企业竞争的 。
据未来学家预测 , 未来社会工作权越来越成为一个人所要争取的权利 。 这个不太好理解 。 笔者认为 , 未来社会是少数人工作创造绝大部分价值 , 绝大多数人工作创造很少价值或被智能所取代 。 未来真正稀缺的就是创造性 。
未来的技术方向就是减少人的时间 。 哪些工作最耗费人的时间 , 就是技术创造价值的地方 。 智能化发展方向也许就是解决费时的工作 。 因为人类的最大“痛点“就是时间面前人人平等 。 每个人的一天都是同样的长短 。
“要么卓越 , 要么平庸”的人才假设 , 将给人才学习成长、人才的管理策略 , 人才的激励与约束带来新的挑战 。
比如 , 如何成为杰出人才?如何通过事业合伙人来“绑定”人才?激励政策也要逐步优化匹配到“贡献和回报相称” 。
三、人才管理营销化 从根本上讲 , 现实中的企业面临着三大市场 , 产品市场、人才市场和资本市场 。
其中产品市场大家都不陌生 。 我们通常所说的市场营销也是基于产品市场 。 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中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 , 可以说是决定企业生死的 。
资本市场其实对企业来说也很重要 。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 如何能及时获取匹配发展所需的相对低成本的资金 , 是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之一 。 产品市场大家相对比较熟悉 , 耳闻目染也比较多 。 企业融资所涉及的资本市场相对比较专业 , 并不为一般员工所知 。 我们重点说一说人才市场那些事 。
进入数字时代 , 知识成为最为重要的经济资源 , 企业对掌握知识的人才争夺可以说是“白热化” 。 从过去资本雇佣劳动 , 到现代的资本和知识双轮驱动 , 人才管理所面临的现实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人才管理的思路也要发生根本变化 。
从经典的企业理论来看 , 企业的根本是创造客户 。 但知识经济时代 , 企业创造客户的同时 , 也要“创造”人 , 使人成长 , 使人成为“资本”去“增值” 。 正如丰田公司所说 , 造车先造人 。 中国的一些优秀企业 , 比如 , 华为、阿里、百度、腾讯、美的等企业也是产出人才的地方 。
数字时代的企业 , 必须从顶层上考虑 , 我们在人才市场出售的是“职位” , 为此要有营销思路 。 我们要深入研究人才市场上人才的特点和需求 , “职位”的设计要符合“客户”——人才的需求 , 并且找到人才市场在哪里 , 如何抵达客户 。
【华夏基石e洞察官方|我们对人才管理的重视可能是个“假动作”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现在很多企业几乎是把校园招聘看做一个重大的“营销活动” , 也出现大多数企业把人才“忽悠”来了 , 又“流失”走了 。 这就好比产品质量出问题了 , 退货了 。 这种情形就提醒我们 , 设计、运营企业的时候 , 把“职位”当成一种产品应该成为企业运作的底层逻辑 , 华为的核心价值观提出了以客户为中心 , 以奋斗者为中心有着深刻的道理 。 不能只把一个点(校园招聘)做好了 , 更要把人才的整个价值链都要做好 。
我们要做到人才管理营销化 , 先要从观念上做出改变 。 比如 , 过去讲“招聘” , 这个说法的背后还是以企业为中心 , 而现在是“找人” , 企业要主动 , 围绕人才转 , 为凤筑巢 。 老板是首席找人官 。 企业必须在人才“富集”的地方去找人 。 业内有些传说 , 竞争对手楼下的咖啡馆就是猎头上班的地点 。分页标题
企业事先要把机会、成长和回报的规则说清楚 。 过去的思路是你先干事 , 干成了再说 。 现在的思路是先定后干 , 干到什么程度你就能获得与之相称的回报 。 人才要的是明白 。 但人是发展的 , 人的需求也会变化的 , 企业必须提供一个相对动态的“产品”与之匹配 。 对人才的唯一的要求是 , 必须创造价值做出贡献 。 正如组织理论的先驱巴纳德所说 , 只有实现组织目标 , 才能实现个人目标 。
数字时代对企业家提出更高的要求——“忽悠”人 , 规范地说 , 就是愿景驱动型企业家 。 面向未来 , 面对不确定 , 创业家必须学会用愿景来凝聚人 , 激励人 , 检讨决策和方向 。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 这是一种最高境界的营销 , 学会“讲故事” 。 据说这是人类最伟大的地方 , 也是人类能超越一般动物 , 战胜困难的关键一点 。 老板及其愿景必须自带“光环” , 自带“高能量” 。 数字时代 , 企业能否做大 , 取决于你所招的前十人 。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 。 有个做特色食品连锁的客户曾经问过笔者 , 为何他的连锁店招年轻人比较难呢?笔者和他一起去了一家喜茶店观摩 , 他受到了感悟 , 喜茶店从空间设计和实体设计方面都很吸引年轻人 , 这也是一种“营销” 。
四、人才管理场景化 最近笔者应邀参加了某个行业的人力资源论坛 , 这个行业的一家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中心总经理 , 在分享经验的时候特别强调传统任职资格、素质模型不太好用 , 比较难落地 。 因为企业的业务变化太快 , 场景不同对其具体要求和内涵也不同 。 这个总经理说的是对的 。 现代社会动荡不安 , 是一个加速度社会 , 变化越来越快 。 这些给我们的人才管理带来了新挑战 。
从根本上讲 , 人才管理能创造价值 , 其关键就是精准匹配 。 所谓匹配 , 指的是人与事、人与岗的匹配 , 也就是人才要与任务、目标等场景匹配起来 。 现在的市场、客户、渠道、技术、竞争格局、政策等变化非常快 , 企业必须快速调整迭代以期能适应变化 。 这就意味着决策必须建立在快速吸收和加工更多信息的基础上 。 过去外部变化相对比较缓慢 , 把岗位作为一个合适的颗粒度来管理是行之有效的 。 但进入数字时代 , 变化进入加速度状态 , 一定要把岗位放在一个时空当中来考虑 , 增加岗位的信息密度 ,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场景” 。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基于场景的人才管理 。
比如 , 业务处于0—0.1的阶段 , 业务处于探索期 , 其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质量 , 而不在于数量 。 这时期的人才必须具有企业家精神 , 可能是组织中最为优秀的人才 , 并且得到验证 , 是能干成事的 , 赢得了组织的信任 。 企业如果没有这种人才的话 , 也不要指望立马能从外部招几个过来 。 企业实在无法时 , 创始老板必须冲出来亲自抓战略新兴业务 。
业务处于0.1—1阶段 , 业务处于打磨期 , 它是一种收敛状态 , 逐步收窄聚焦 , 正在全面跑通这个业务 。 此时用的这类人才 , 必须具备组建团队的能力 。 有时候攻坚克难;有时候扭亏为盈 , 提升队伍士气;有时候转型升级;有时候就是守住“上甘岭”……人才必须和具体场景匹配起来 , 人才成长必须以胜任基于未来场景的工作为目标 。 现在企业比较流行的“训战结合”就是模拟真实场景下的工作状况 , 以赛代练 。
有一点必须强调 , 每个晋升的员工其实都面临一个新视野 , 他看的世界肯定和没有晋升前看的不一样 。 如果他本人还是按照他能获得晋升的“套路”工作 , 大概率上是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工作 , 或大多数时候绩效不彰 。 人才转身计划非常重要 , 专门针对一定级别的晋升人员 , 解决他们如何迅速适应新的场景下工作的问题 。
人才管理一定要把人才放到一个场景中去 , 与任务结合起来考虑 ,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
当然不代表传统任职资格、素质模型不重要 , 它们是基础 , 但人才管理必须有所超越 , 让人才和场景结合起来 , 进一步分层分类 , 这样才有可能精准匹配 。分页标题
五、人才管理合伙化 事业合伙人制是顺应数字时代的人才管理机制 。
过去的时代 , 大多数老板普遍接受的理念是这样的——先干出业绩再给报酬 , 并且强调我不会亏待你 。 员工也普遍有这个心理 , 相信老板不会亏待我的 。 所谓先有一流业绩 , 然后才有一流机制 , 再用一流的机制驱动一流人才 。 过去的时代是个相对确定的时代 , 老板和员工往往也是“熟人经济” 。
数字时代的逻辑顺序变了 , 先有一流机制 , 然后吸引一流人才 , 创造一流业绩 , 形成正向循环 , 总结一句话就是机制在先或机制前置 。 打个比方说 , 游戏之前 , 先定规则 , 并且规则要透明 。 这是个动荡不安的时代 , 变化太快 , 老板和员工之间是来自“远方的陌生人” 。
企业界里 , 很多人把合伙人理解成单纯的股权激励、利益分配、资源整合等 , 这是不正确的 。 你按照这种思路建立合伙人制度 , 实际效果肯定不明显 。 那些在杂志、机场、****、飞机上打广告的 , 号称股权激励的专家们 , 估计自己都没有想明白 , 这种“药”自己都没吃过 , 拿来专门给别人吃 。 这种“药”如果疗效好 , 为何他自己不吃呢?现在很多企业对实行事业合伙人制寄予厚望 , 以为一合就灵 , 但失望的多 。 事业合伙人在市面上开始退潮了 , 但用一句互联网上比较流行的话——你可能实行的是假的事业合伙人制 。
事业合伙人机制是一个数字时代非常重要的机制创新 。
我们华夏基石谈的事业合伙人 , 先有事业 , 然后才有合伙人 。 事业谈不明白 , 建立合伙人目的就不清楚 。 合伙人只是一个机制 , 与人、事业有关系 , 只有机制并不能解决事业发展的问题 。 类比一下 , 给汽车加满油 , 车子就一定能跑起来了吗?不一定吧!从本质上讲 , 一个顶层设计 , 是建立以下的原则基础上:
1. 增量分享原则 。
无增量不分享 。 必须把事业发展、业绩增长与合伙人制有机融合在一起 。 从顶层上思考 , 如何承载事业发展目标 , 这个目标落实下来的载体和形态是什么 。 所谓向前看 , 往回推 。 向前看就是目标牵引 , 往回推就是倒逼法 。 比如 , 三年要做到100亿 , 往回分解到今年、明年和后年 , 每一年目标是多少 。 这个100亿基于什么单元来承载 , 比如 , 是基于产品、区域还是客户等来支撑的 。 能带来增长的地方优先设计合伙人机制 。
2. 面向未来原则 。
合伙人是面向未来 , 激励未来 , 中长期导向的 。 而非简单的股权分配 。 分配更多是分存量 , 指向过去 , 有点“秋后算账”的味道 。 实现短期利益更适合用奖金等方式给予激励 。 能给公司带来长期价值的偏向于用股权期权激励方式 。
3. 分层分类原则 。
所谓分层分类 , 就是在哪里贡献就在哪里获益 , 有点“分灶吃饭”的意思 , 这也是一种贡献和回报的相对精准匹配 。 避免大锅饭、搭便车等现象 。
4. 动态调整原则 。
这种机制驱动人才持续奋斗 。 很多公司一旦把股权分配到个人名下后 , 如果这种分配是“板结”的 , 可能就会造成股权的获得人惰怠 , 好不容易股权到手了 , 可以松口气了 , 变成一个坐车的人 , 或者低贡献的人 。 如果这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的话 , 那么这个车就会越来越重 , 拉不动了 。 这也会造成后来的人与先来的人之间的不公平 , 后来的人给先来的人打工 。
动态调整机制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 体现持续奋斗原则 。 你不做贡献或少做贡献了 , 一旦你的股权比例降低到一定比例的时候 , 可能你就被调整下去了 。
5. 分利不分权原则 。
这一点在实践中很重要 。 一旦以股东自居的话 , 就比较麻烦了 。 凡事都搞一个民主讨论或投票表决 , 这对经营企业来说就是一个“灾难” 。 权力必须相对集中 , 很多时候 ,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上 , 尤其面向未来的做判断的时候 。分页标题
优秀企业家往往具有敏锐的商业直觉 , 能看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未来 。 重大决策一般适合少数几个人商量 。 班子成员一定要有一个“班长” , 他或她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 道德上具有一定制高点 , 身体力行 , 并非限于说教 , 可以服众的 。 所谓分利不分权 。 利益分配与权力分配不对等 。 利益分配讲究公平性 , 权力分配讲究合法性 。
6. 适时退出原则 。
合伙之前 , 先想好散伙 。 很多企业做合伙人制度的时候 , 没有事先讲清楚哪些情况下需要退出?如何退出?这会给后续带来很大的麻烦 。 设计事业合伙人机制的时候 , 必须包含适时退出条款 。
事业合伙人的识别和选择是影响机制有效运转的关键因素之一 。 华夏基石认为 , 事业合伙人必须满足三大要求:一是志同道合;二是资源与能力;三是合作与共享 。 不能指望人人都成为事业合伙人 , 有很多人是“消费”不起事业合伙人机制的 。 是否是合伙人与道德无关 , 只是员工的选择罢了 。
六、人才管理透明化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 , 组织与管理方式的变革正在上演 。
按照包政老师的理论 , 管理之所以产生 , 就是因为分工与组织一体化的需要 。 斯密认为财富创造是从分工开始的 , 有了分工才逐步有了管理 。 现在正好相反 , 先要想清楚组织一体化 , 再进行分工 。 知识员工最难的一点就是组织化 , 也就是协同起来创造客户价值 。 他们每个人说到组织的时候都是头头是道 , 真等到用组织化要求他们的时候 , 他们往往追求“自由” , 不愿意受组织的“束缚” 。 有一点“叶公好龙”的味道 。
知识分子太聪明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意” , 统一他们的思想 , 让他们组织化是天下最难的事情之一 。 据说天下最难的事有两件 , 一个是从别人的口袋里“掏钱” , 一个是把东西装到人的脑袋里 。 更有学者认为“中国人组织不起来” 。 但中国共产党正是靠强大无比的组织能力 , 用28年时间打败了国民党 。 正因为此 , 中国优秀企业都会自觉从中国共产党的党建中汲取智慧 。 华为真正的伟大之处 , 是创造了中国产业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 把全球近20万知识分子有效组织起来 , 并让知识分子挣到钱 。
简言之 , 人才是最难有效组织起来的 。 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 , 朝着解决组织化这件最难的事情似乎前进了一大步 。
人才有效组织起来 , 就是激活个人创造力 , 然后把每个人的贡献协同起来 , 聚焦到为客户创造价值 。 数字时代的创富密码是可衡量和放大化 。 如果每个人的贡献都能“看得见” , 然后基于贡献分配报酬 。 大家需要讨论就是透明规则 。 这个评价分配过程几乎杜绝人为干扰 。 这可能是对人的最大激励 。
中国有一家企业非常了不起——字节跳动公司 。 它通过信息技术把员工工作软件化了 , 每个岗位从哪些渠道获取信息及其何种形式的信息 , 然后哪些岗位需要你这个岗位的输出以及以什么形式输出 , 都比较清晰 。 整个管理都比较透明 , 就凭借这一点对Z时代人(上世纪90年代中叶以至2010年前出生的人 , 传说中的95后)的激励挺大的 。 你干好干坏基本上一目了然 , 甚至不需要上级来评判你 。 你的命运你做主 , 无需“讨好”上级 , 把你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即可 。 这离Z时代人的理想人生——简单而彰显自我 , 似乎更进一步了 。
数字时代 , 管理有一个趋势 , 变得越来越信息密集和资金密集 。 管理信息化 , 信息必须靠系统来支撑 , 管理也就越来越IT化 。 这是需要资金投入的 。 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信息化投入越来越大 , 这也是适应趋势的需要 。 数字时代 , 哪个企业越能透明化管理 , 可能就越能吸引人才 , 对人才的激励就越大 。 据说全球一些优秀企业每年要花一定比例的费用 , 用于管理改善 , 这其中主要包括咨询和信息化 。
此外 , 信息密集要求企业的组织方式发生很大改变 , 信息的组织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分页标题
七、人才激励“二五法则” 前文已经说过 , 数字时代人才两极分化 , 要么卓越 , 要么平庸 。 这一点给人才激励带来很大的改变 。 三星、谷歌等全球著名企业 , 很早就开始实施“天才战略” , 寻找和网罗全球天才员工 。 “一个天才员工能顶10万个员工” 。 在知识经济时代 , 员工数量多不一定带来质量的变化 。 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不上一个诸葛亮” 。
中国很多企业深受华为公司的影响 , 普遍倡导和践行奋斗者文化 。 实际上 , 每个企业的超级奋斗者基本占比都是不足20% 。 一个企业真正创造价值是靠这些超级奋斗者 , 公司的激励资源都要向超级奋斗者倾斜 。 激励政策的合理结构应该是“二五”法则 , 也就是20%的超级奋斗者应该分配50%的奖金 。 这样组织才有张力 , 才有活力 。 只有拉开档次才能产生动力 。
美的集团的激励政策设计非常有张力 , 美的集团的经理人文化比较强 , 人才机制是中国民营企业最有特色的 。 美的经理人实际上是一个广义词 , 就是奋斗者 。 美的集团的激励政策基本上是向这些奋斗的经理人倾斜 。 员工只有晋升到经理人层面 , 才有“可观”的激励回报 。
很多互联网企业比较崇尚“以二为本” , 实际上激励也是围绕20%的超级奋斗者倾斜 。 通过群体奋斗 , 带动组织“滚滚向前” 。
八、人才要讲约束 知识经济时代 , “才华横溢”并非受到企业的特别推崇 。 一个企业中人才要受到一定“约束” 。 这个约束体现在四个方面 。
一是 , 你的努力必须聚焦到主航道 , 不能随心所欲 。 从企业的宏观层面来说 , 你的努力方向必须受到愿景驱动 , 所谓方向大致正确 。
二是 , 知识必须和目标任务结合起来才能创造价值 。 知识本身并不创造价值 , 知识受任务牵引 , 围绕着创造客户价值 。 用华为的话来说 , 聚焦到一个“城墙口”“日积月累”的攻击 , 最终肯定会打开一个缺口 。
在“无用”方面你做的越精致越是没有意义的 。 现在网上特别流行一个叫“内卷化” , 其实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 你的价值必须对别人有用 , 而不是“自娱自乐型” 。
三是 , 你的精深专业知识必须被集成 , 更需要团队合作 。 以团队或项目的方式展开工作 , 其实对人才的要求不是降低了 , 而是提高 。 每个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是强的 。 按照马斯洛的理论来说 , 自我管理、自我驱动对人的要求是很“残忍”的 , 要求太高了 。 这也是马斯洛并不认同德鲁克的管理理念的根本原因 。
四是 , 知识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 但有程度“深浅”之分 。 要想在专业上“出人头地” , 必须下得功夫深 , 其实这也是一种“约束” 。 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
现在的知名企业 , 内部崇尚创新 , 会允许员工可以有15%或20%的时间自己支配 , 自己做主 , 做你认为有价值的事情 。 这个和本文提到的约束并不矛盾 。 时间的分配就是一种约束 , 如果你自己支配的时间将来要创造真正的价值的话 , 其实也必须遵守一些“约束” , 这是不言而喻的 。
知识经济时代 , 你的才华不能“横溢” , 到处“流淌”不能创造真正的价值 。 你必须在一定约束下对准一个目标或主航道“做功” 。
九、人才成长要讲紧迫感 现在很多企业的价值观中 , 都提到学习 。 外部变化非常快 , 一个人唯有学习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变化 。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 停止学习就意味着你的“生命”结束了 。
学习成为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 但学习前面还要加一个定语 , 快速学习 。 学习本来就包含“学”和“习”两个方面的意思 。 学的本来意思是觉悟了 , 习的本来意思是小鸟振动的翅膀 , 也就是实践 。 按现代汉语来理解就是 , 人才的成长主要通过学习和实践 。 适应时代要求 , 人才必须快速成长 , 人才的成长要有紧迫感 。 人性里面自带“懈怠” , 企业里面必须营造一种“紧迫感”文化 , 这样对人才的成长是有利的 。 现在很多企业倡导“奋斗”文化 , 其实质也是一种“紧迫感”文化 。 韩愈说的“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也是这个意思 。分页标题
如何操作才能营造人才成长的紧迫感?应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 。
1. 从时间维度 。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 市场响应速度快、产品/服务迭代快、改善快等 。 “快”就能产生一种紧迫感 。
2.从比较的维度 。 挑战性目标能带来一种紧迫感 , 尤其采取倒逼机制更能产生一种紧迫感 。 与标杆进行对标 , 并找出改善的办法 , 你的追赶要快 , 你的进步要比标杆快 。 身处头部的企业甚至要和自己比 。 阿里最近发布新版“六脉神剑”中就有一条:“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 。
3.从危机的维度 。 始终坚持“活下来”是第一战略 。 始终战战兢兢 , 始终如履薄冰 。 从活下来到活得好一点 , 再到活得久一点 。 应对危机的这根弦始终要紧绷着 。 要在晴天修瓦 , 在日子好过的时候进行变革 。 任何时候都不能有“爆棚”、“满足”的思想 。
4.从自身的角度 。 人才自身必须要成长得快 , 不能慢慢悠悠 。 现在机会窗非常短 , 不能在窗口期内抓住机会形成优势 , 那就比较麻烦了 。 人才要适应这种要求 , 必须自身成长要快 。 笔者近两年服务一些连锁型客户 , 老板提出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人才裂变 。 可以说紧迫感溢于言表 。 当然了 , 人才裂变需要一套机制来保障 , 才能确保一个变两个 , 两个变四个 。
必须强调的一点是 , 数字时代信息泛滥 , 对信息选择消化吸收的能力是人才的一个制约因素 。 知识更新得很快 , 成为专业人才难度加大 , 想成为专业人才必须与时俱进 。
数字时代更要强调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 知道专业的人在哪里?如何能找到这些专业的人 , 如何与专业的人合作?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
当然 , 文武之道 , 一张一驰 。 人才在有紧迫感的同时 , 也需要一定程度的“驰”来调节 。 “驰”的目的还是为了“张” 。
十、人才密度战略 中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进行改革开放 , 产生了真正的第一代企业家 。 他们摸着石头过河 , 一边摸索一边成长 。 但现在新生代企业往往成长比较快 , 除了巨大产业机会来临 , 俗称“风口来了 , 赛道足够宽” , 以及市场具有网络效应等因素以外 ,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才密度 。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小米公司 。 小米公司用短短7年时间做到世界500强 , 这是产业史上比较罕见的案例 。 美团公司等都是成长比较快的 。 如果仔细分析 , 就会发现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人才密度比较大 。 通俗一点说 , 一下子把几个大脑袋找齐了 。
小米公司成立之初 , 雷军就把7个合伙人配齐了 。 美国硅谷有一种说法 , 这个公司能不能做起来 , 主要看你前面招聘的10个人 , 后来又修改了 , 取决于你最先招的5个人 。 其实这本质上就是人才密度战略 。
笔者近距离观察过大多数做不大的民营企业 , 其中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人才密度不够 , 组织遇到巨大的机会来临的时候 , 无法建立大组织来把握这个产业机会 。
必须强调一句 , 大势市场来临的时候 , 企业要敢于多招人 , 敢于多加资源 。 人才必须适度“冗余” , 人才密度必须提高 。 人才密度提高必须先从高层大脑袋开始 , 要把顶层几个大脑袋配齐了 , 打造一个真正的“班子” , 而非很多做不大的企业存在的那种“伪高管”现象 。 处于扩张期的企业必须要有一种“人才密度战略”
除了从宏观上强调“人才密度”外 , 还有一种对“人才密度战略”的理解——一个人的密度战略 。 中国有句古话 , 天道酬勤 。 现在 , “勤”更多是指勤思考 , 深思考 。 其实一个人真正能成功取决于深思考 , 也就是思考密度要大 。 真正厉害的企业家 , 与竞争对手相比 , 他的思考密度很大 , 想得很透 , 想得很明白 , 那么他赢的几率就会大一些 。 同时还要执行到位 , 并不断迭代 。
以上十点思考 , 是笔者近一两年基于现实变化 , 对有效人才管理的观察、思考和总结 。 希望对读者朋友有所启发 。分页标题
—————————
华夏基石e洞察(微信号ID:chnstonewx):由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泰斗、咨询业开拓者、《华为基本法》起草人之一的彭剑锋教授领衔 , 资深媒体人及企业文化咨询专家宋劲松先生联合创办 , 我们努力提供最具原创性、思想性和实践意义的管理文章 , 是中国顶尖管理智库平台和原创中国管理思想策源地 。 权威、理性、睿见 , 高级管理者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