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赵充国,历史上组织大规模屯田戍边的创始人

本文是作者《清林剑客聊古代名将》系列之20 , 汉代名将之赵充国的故事 。赵充国 , 生于公元前137年 , 卒于公元前52年 , 字翁孙 , 是西汉著名的将领 。 出生于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 , 后移居到湟中(今青海西宁地区附近) 。 赵充国自小从军 , 戎马一生 , 历经汉武帝 , 昭帝 , 宣帝 。 官至后将军 , 封营平侯 , 对汉室内建筹措 , 外定边疆立下汗马功劳 。 他一生的最大功绩应该就是首创军队屯田制 , 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与西夷民族的矛盾 。 以兵屯田的方式为后世政治 , 军事家仿效采纳 。 这对中原王朝经营西域起到了居功至伟的作用 , 泽被后世两千年 。
名将赵充国,历史上组织大规模屯田戍边的创始人
大器晚成的抗匈将军 , 初战露锋芒赵充国出生于陇西上邽 , 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 , 随着漠北战争取得对匈奴的胜利 。 汉武帝开始加强以加强北方边防 。 于是移民七十万人 , 东起朔方(黄河河套地区) , 西至今居(今永登县)的地区内 。 设团官 , 国家提供移民牛犁、谷种等 , 变牧场为农耕区 。 赵充国就是在这一年 , 全家随着移民到了令居县 。作为六郡良家子(注1) , 赵充国20多岁时 , 也开始当兵 , 他最初担任骑士 , 因为善于骑马射箭 , 因而补任羽林卫士(宫廷禁军) 。 史书记载他为人沉着勇敢 , 有很深的谋略 , 年轻时喜好将帅的气节 , 就去学习兵法 , 并且因为长期身在边境 , 还通晓四方蛮夷的事情 , 熟悉匈奴和氐羌的习性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 , 38岁的赵充国 , 被任命为假司马(代理司马 , 司马就是管马的官员) , 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酒泉 , 到达天山 , 征伐与奴右贤王 。比起17岁即独立作战 , 21岁到达人生巅峰的天才战神霍去病来 , 38岁才出战的赵充国 , 只能说是大器晚成了 , 当然 , 虽然有点晚 , 但他也是成了 。结果汉军被匈奴大军重重包围 。 在汉军断粮好几天 , 死伤重重的情况下 , 赵充国率领100多名敢死队出击 , 突破包围、攻陷敌阵 , 李广利带领士兵跟随其后 , 得以脱围 。这一次的突围中赵充国全身有二十多处受伤 , 主将李广利十分感动 , 把情况上奏给汉武帝 , 汉武帝下令征召赵充国到出行所在的地方来 , 亲自接见探视他的伤情 。 对赵充国称赞不已 , 授官为中郎 , 提升他任车骑将军长史 。
名将赵充国,历史上组织大规模屯田戍边的创始人
昭帝时 , 同霍光一起 , 拥立了汉宣帝刘询赵充国随李广利征匈奴后 , 这次战役也成了赵充国军旅生涯的一个转折点 , 朝廷也充分看到了他的价值 。汉昭帝时期 , 武都郡的氐人发生反叛 , 赵充国被授以大将军、护军都尉之职 , 带兵去平叛 , 平叛过程很顺利 , 因此 , 赵充国再次升官 , 为中郎将 , 率兵驻守上谷郡 。 后来回到京城 , 被任命为水衡都尉 。汉昭帝时期 , 匈奴势力仍存 , 赵充国后来又去攻打匈奴 , 俘获了西祁王 , 因功被提升为后将军 , 照旧兼任水衡都尉 。公元前74年 , 汉昭帝去世 , 先是刘贺当了27天皇帝就被霍光废掉 。 紧接着 , 霍光开始挑选新皇帝 , 在新皇帝的人选上 , 大臣们有诸多不同意见 。 久经官场 , 已经63岁的赵充国此时站在了霍光身边 , 与大将军霍光一起决策拥立汉宣帝刘询为皇帝 , 刘询登基后 , 赵充国因拥立之功 , 被封为营平侯 。
名将赵充国,历史上组织大规模屯田戍边的创始人
晚年的赵充国 , 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时代别的将军卫青 , 霍去病都是年轻的时候大放异彩 。 而赵充国 , 则是晚年才开始他一生中最辉煌的阶段 。 过了古稀才真正让人们记住了他的名字 , 幸亏活的岁数长啊!本始年间(前73年—前70年) , 赵充国担任蒲类将军 , 带领三万多骑兵 , 从酒泉出兵征讨匈奴 。 斩杀匈奴军数百人 , 还军后被任命为后将军、少府 。从匈奴部落逃跑的题除渠堂在投降了汉朝后说出了匈奴发动十多万骑兵 , 准备报复汉朝的事情 。 随后匈奴南下 , 逼近汉朝边塞符奚庐山 , 准备入侵抢掠 。 汉朝随即派遣赵充国率领四万名骑兵驻守到边境的九个郡上 。 当匈奴单于听到赵充国驻守后 , 不敢轻易犯边 , 遂领兵离去 。 而汉朝也没有追击 。汉宣帝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 , 先零首领突然与周边各羌人的二百多酋长解除旧怨 , 并且订立盟誓 。 这一消息很快传回汉廷 , 引起了一番轰动 。 征询赵充国意见 , 赵充国断定 , 这些人肯定是想要重新联合起来对付汉朝!为什么?赵充国说因为三十多年前的证据就摆在那里 , 三十年前就是 , 羌人准备攻打汉朝 , 就是是先解除仇怨 , 内部订立盟约 , 然后开始犯边 。继而 , 赵充国认为 , 这么多年来 , 羌人之所以屡次会败给汉军 , 是因为它们内部是一盘散沙 , 不足为惧 。 而他们一旦联合起来 , 就麻烦的多 , 更有说不定是想要联合匈奴来对付大汉 。同时 , 赵充国还推测出羌人的下一步计划和行动路线 , 这些推测到后面都一一应验了 。 大家均叹服赵充国料事如神的本领 , 可赵充国却自谦的说 , 这是自己多年的行军经验加上自己对羌人熟悉 , 同时经过实地考察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此时的赵充国已经74岁了!汉宣帝虽有心让他出战 , 但觉得他太老了 , 就咨询他看派谁出战合适 , 谁知道赵充国人老心不老 , 他直接给汉宣帝说:“皇上还有比我更合适的人吗?”汉宣帝复问:“那你要带多少人去?”赵充国这时说了一句传于后世的成语:“这我哪知道?百闻不如一见 , 我要去看看才行 。 臣愿立刻去金城附近(今甘肃兰州)观察地形 , 然后写出作战方略 。 陛下把此事交给我办好了 。 ”于是 , 74岁的老将 , 领不满万人的骑兵 , 迅速出师了 , 然后他巧渡黄河 , 立稳阵脚 , 作好战斗准备 。到达湟水岸边 , 羌人多次挑战 , 他坚守不出 , 只以威信招降 , 最终在汉朝强大的防守优势下 , 羌人无计可施 , 内部开始分化 , 被赵充国逐个劝服 , 解散了羌人各部落联合的计划 。分页标题
名将赵充国,历史上组织大规模屯田戍边的创始人
制定定边良策“以兵屯田” , 为后来经营西域奠定坚实基础打败羌人后 , 赵充国回到京师 , 他写了一封奏疏给汉宣帝 , 提出了“以兵屯田”的主张 , 汉宣帝最初不同意 , 因为之前没有人这么做过 , 因此他让赵充国写出更有说服力的理由来 。赵充国前后一共上了三篇奏疏 , 同时也说服了众大臣 , 汉宣帝才肯同意 , 于是 , 西域开始“以兵屯田” 。赵充国建议:屯田湟中(今青海省湟水两岸)作为持久之计 , 提出亦兵亦农 , 就地筹粮的办法 , 可以“因田致谷” , “居民得并作田 , 不失农业”;“将士坐得必胜之道”;“大费既省 , 徭役预息”等“十二便” 。此建议的提出 , 这对当时支援频繁的战争 , 减轻人民负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一直影响到后世 。 到现在的各地的生产建设兵团 , 国营农场 , 牧场 , 林场等均有以兵屯田的性质 。 对国家稳定 , 以田养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名将赵充国,历史上组织大规模屯田戍边的创始人
死后哀荣赵充国一直到接近80岁 , 终于感觉自己干不动了 , 他上书请求退休 , 返回家中 。 但朝廷议论“四夷”问题时 , 皇帝还还常常邀请赵充国参与 。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 , 赵充国去世 , 享年八十六岁 , 宣帝给其谥为“壮侯” 。葬于圭卜山之阳(今清水县城西北的李崖) , 赵充国墓现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赵充国去世后 , 汉宣帝因匈奴降汉 , 追思有功之臣 , 建麒麟阁 , 赵充国与霍光等11人一同画肖像于未央宫麒麟阁中 。后来汉成帝召黄门侍郎扬雄称颂之 。 给出“在汉中兴 , 充国作武”的颂词 。最初赵充国只是一个小小的骑士 , 不过他善谋略 , 又有战功和机遇 , 但多次击退匈奴 , 也是一员抗匈名将 。赵充国一生的主要功绩集中表现在晚年 , 七十三岁时仍领兵出征 , 以如此之老龄 , 顶风冒寒 , 坚守边境 , 这在中外战争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赵充国在朝时 , 向朝廷上书 , 详细分析形势 , 提出了“以兵屯田”的主张 。 留兵屯田之策不仅在当时具有战略意义 , 而且对后世亦有深远影响 。
名将赵充国,历史上组织大规模屯田戍边的创始人
本文参考资料《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十七史百将传》等 。清林剑客聊古代名将 , 为你讲述古代200位名将的故事 。关注我 , 与你分享更多值得沉思的历史故事!注1 , 六郡良家子含义:六郡是指汉代 , 朝廷在西北地区建立的六个郡 , 六郡包括天水、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 。 边境地区的人 , 多善战 , 熟悉少数民族事务 。朝廷征用六郡出身的人当兵为将 , 然后与匈奴、鲜卑、羌等少数民族打仗的传统 。 被征用的这些人就被称为"六郡良家子" 。六郡良家子或者其他从边远地区的兵士 , 因为地处偏往 , 往往被中原地区的人歧视 , 若想发迹 , 需要靠实打实的军功 , 既使这样 , 仍然受到朝廷实权派的歧视和打压 , 并且最后还往往因为军功卓著而落得悲剧结局 。比如飞将军李广 。 他的家族 , 其实就是典型的六郡良家子 。 虽然 , 他 , 还有他的儿子李敢 , 孙子李陵 , 都曾是西汉抗击匈奴第一线的将领 。 他们打着最艰苦的仗 , 面对着最危险的对手 , 最后却背着最大的黑锅 , 苦命一辈子 , 最后也难得得到该有的荣誉 。到了东汉时期 , 所有偏远地区靠军功发家进入朝廷高层的人 , 都成了他们歧视的对象 。 比如说 , 汉末时期的吕布 , 还有吕布的干爹董卓 , 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等都是属于这一类人 。来源;清林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