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官窑 , 是南宋宋高宗时期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 , 供御捡退 , 在当时俗称"官窑“ 。官窑 , 毛公洞第一(今江苏扬州一带) 。南宋官窑瓷器沿袭北宋风格 , 规整对称 , 宫廷气势 , 高雅大气 , 一丝不苟 。因为胎土含铁量极高 , 手感沉重 , 胎土呈深黑褐色 , 后称”紫口铁足“ 。釉面沉重幽亮 , 釉厚如堆脂 , 温润如玉 。釉面多层反复细刮 , 釉光下沉而不刺眼 , 纹理布局规则有致 , 造型庄重大方 。另外”肉腐留骨“(露胎处象死人骨头 , 俗称”骨董“)也是那时所造 。我们今天所称官窑泛指历朝官府烧造瓷器 , 其实 , 历史上仅指南宋时期烧造的瓷器 , 后世再无此称呼 。

瓷器|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严格地来讲狭义的“官窑瓷”又分为两种

瓷器|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1、御窑瓷

瓷器|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2、官窑瓷

瓷器|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由于两种瓷器均由“官家”督造和采办 , 所以对民间而言 , 统称为官窑瓷 。但就管理而言 , 则有非常大的区别 。

瓷器|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瓷器|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所谓御窑瓷 , 是指专供皇家使用的瓷器 , 在器型、纹饰上均有严格的礼仪规定 , 等级森严 , 均与《车服制》严格对应 , 错用或擅用均为重罪 。
【瓷器|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瓷器|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御窑瓷在严格的等级规范下 , 作为皇家专用的瓷器 , 其下细分为:

瓷器|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1、皇家瓷:比如清雍正的“正黄瓷” , 就是皇家专用色彩 , 仅皇帝和太子可以使用 。纹样方面 , 皇帝所用为五爪金龙 , 亲王则只能用四爪行龙 , 且称为蟒(清代仅有“一诏二封”的恭亲王奕?一人享受过赐用正黄和五爪金龙的待遇) , 凡此种种 , 得以成系统流传至今的 , 首推“同治皇帝大婚瓷”;

瓷器|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2、王府瓷:型制设彩依例专烧 , 供包括亲王在内的其他皇室成员使用 。文物中著名的“乐道堂瓷”即是王府瓷中的典范之作 。

瓷器|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3、一品宫瓷:普天之下 , 莫非王土 , 率土之滨 , 莫非王臣 。多作帝王赏赐之用 。早期的宫瓷题材多取自官服上的补服元素 , 比如武一品的麒麟 , 文一品的仙鹤等 。分页标题

瓷器|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民窑瓷用龙多将爪藏于云水之中而不现 , 可以说是一种皇家礼制与民俗的相互妥协 。

瓷器|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清史稿》记载:皇家御窑烧造 , 归养心殿造办处负责 , 即由养心殿造办处提供型、制、纹样、工艺要求 , 很多样品均在京城试烧 , 这一点在康熙一朝尤多 。逢皇家盛典 , 则会专门指派高级官员(往往是皇室成员)督办 。例如“同治皇帝大婚瓷”就是由时候总理大臣、辅政王的恭亲王奕?专门督造 。

瓷器|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官瓷

瓷器|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官窑瓷 , 主要是庞大的官僚群体使用 , 型制要求相对较低 , 多限于花鸟虫鱼神话等“礼制”之外的题材 , 有时皇家会作为“趣味”把玩器采购 , 但多为官员、富商使用 。这一类瓷器 , 一般由内务府采办 , 在景德镇设有专门的督陶官 , 长年烧造 。清末后停产 , 于2008年10月28日由中国官窑陶瓷国际集团正式恢复制作 。

瓷器|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 , 窑址至今没有发现 。官窑主要烧制青瓷 , 大观年间 , 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 。官瓷胎体较厚 , 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 , 釉面开大纹片 。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 。瓷器足部无釉 , 烧成后是铁黑色 , 口部釉薄 , 微显胎骨 , 即通常所说的"紫口铁足" 。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 , 十分珍稀名贵 。

瓷器|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