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三甲张氏的故事蒂尕字禺草号汉阳

《东西湖》杂志的创刊 , 标志东西湖地区的文化创作 , 进入了一个纯文化创作的新时代 , 该杂志为广大文学爱好者 , 提供一个纯文化作品的平台 。 该杂志 , 提高本区文化艺术氛围 。 在人们的文化修养、开拓文艺作品创作上 , 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该杂志还推动了本区 , 乃至全社会 , 为蓬勃發展的文化艺术事业 , 做出新的贡献 。时间过得真快 , 一晃《东西湖》杂志已出刊三期了 。 前两期 , 在成老师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 , 已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 在这的期封二上 , 刊登张世英教授书写的“牛郎织女文化之乡” 横幅 。 这横幅是去年 , 成君忆老师为征《东西湖》杂志刊名 , 特地上北京 , 请“北大”张教授题字 , 额外邀请张教授书写的 。 为的是 , 为“牛郎织女传说”、“张三异传说”、“钥匙墩传说”的“非遗”申报工作做铺垫 。本期民间故事栏目中 , 刊登出“牛郎织女”故事 , “张三异的传说” 。 现将惜字如金的主编成君忆老师 , 编辑过的“张三异传说”呈现 , 画龙点睛之功效 , 使原故事焕然一新 。 现全文转载如下:张 三 异 的 传 说神童张三异话说明末清初 , 汉口西北方向有一个村庄 , 名叫老屋湾 。 老屋湾三面环湖 , 柳树成荫 , 荷风送爽 , 满眼都是如诗如画的水乡风光 。 一代神童张三异 , 就出生在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张三异的父亲张士彦 , 是一位负责管理马驿的排长 , 生性急公好义 , 深受乡人们的爱戴 。 当时马役课税繁重 , 护送马匹的路途遥远 , 还有匪患骚扰的危险 , 张士彦却常常独自承担繁重的马役任务 。 繁重的农活和家务 , 就落在了张三异的母亲涂氏的身上 。 张三异的大哥张如榜 , 在嫘祖庙的张氏宗塾读书 , 《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 , 而且能够像模像样地写文章 , 深得宗塾熊先生的赞赏 。 张三异从小就喜欢跟着大哥读书 , 等到了启蒙的年龄 , 也投在熊先生门下 , 做了一个小小的读书郎 。有一天 , 熊先生教对句 , 出了一个上联:“丰乐里鱼虾满舱 。 ”满堂的大哥哥们都在苦思冥想 , 却见年龄最小的张三异起身答道:“紫禁城光芒万丈 。 ”熊先生听得惊讶 , 走到张三异面前 , 抚摸着他的头 , 连声赞道:“了不起!了不起!”从此见人就夸 , 见人就夸 , 神童张三异的美名不久就传遍了整个丰乐里 , 甚至传到了汉阳县 。张氏族人的趾甲丫在一个寒冷的早晨 , 张三异跟着大哥张如榜、二哥张如楚 , 急急忙忙地走在上学路上 。 两位哥哥走得快 , 张三异连走带跑 , 赶得气喘吁吁 , 一不小心就踏进路边的泥窝里 。 他猛地拔出脚来 , 却把鞋袜陷在泥窝里 。大哥张如榜听到叫喊 , 转身回来帮弟弟拔出鞋袜 , 然后抓起袜子就往弟弟的脚上套 。 那个时代 , 人们穿的大都是棉布袜子 , 手工制作 , 工艺比较粗糙 。 与众不同的是 , 张三异的小脚趾旁边还有一片迷你的趾甲丫 , 当时就被棉布袜子上的线头绊住了 。 大哥张如榜一使劲 , 张三异就痛得哇哇直叫 。 大哥张如榜生气地说:“谁让你喜欢逞能呢?昨晚剪指甲时 , 你非要自己剪 , 忘了剪那片趾甲丫吧?”事实上 , 不仅张三异的小脚趾旁边有一片多余的迷你趾甲丫 , 大哥张如榜、二哥张如楚也都有 , 甚至于张三异的父亲张士彦和整个张氏家族的人们都有 。 只是人们早就习以为常 , 没怎么放在心上 。 惟有张三异好奇 , 非要问个究竟 。 等到父亲张士彦回来 , 就给兄弟三个讲起张氏家族的传说 。张氏先祖应宜公 , 原本居住在江西南昌府 , 为了躲避元末明初的战乱 , 带着全家老幼和宗亲百十来口人西迁 , 一路颠沛流离 , 经历了许多辛苦 。 应宜公忧心忡忡 , 生怕有所闪失 , 弄得骨肉离散 。这天夜晚 , 奔波劳累的应宜公在营地里躺下不久 , 朦朦胧胧地就见到一个人向他微笑 。 他从未见过那个人 , 心里却知道那个人是张氏家族的得姓始祖挥公 。 挥公是黄帝的弓正 , 神采英拔 , 善制弓矢 , 因姓张氏 。 应宜公把自己的忧愁说给挥公听 , 挥公大笑道:“上天自有好生之德 , 你的忧愁纯属庸人自扰 。 从我张氏得姓数千年以来 , 无论族人如何离散 , 却自有相认的良方 。 ”应宜公迷惑不解 , 问曰:“却不知是怎样的良方?”挥公于是吩咐应宜公露出脚掌 , 说出一个有趣的秘密 。 原来 , 凡是挥公嫡系的子孙 , 脚趾上都有一片迷你的趾甲丫 。 应宜公满心喜悦 , 忍不住放声大笑 , 竟然把大家都笑醒了 。 族人们把自己的脚掌凑在一起查看 , 果然是每个人的脚趾上都有一片裂开的迷你趾甲丫 。应宜公心里顿时明白了 , 当即对族人们说:“你们都给我听好 , 我们脚趾上的小咪咪是个宝贝 , 无论世道如何荒乱 , 无论骨肉如何离散 , 小咪咪就是我们彼此相认的记号 。 ”后来 , 族人们果然各自谋生 , 四处开枝散叶 。 其中伏二公这一支 , 先是迁往麻城 , 然后辗转来到黄陂 , 最后定居在汉阳县丰乐里 。这个趾甲丫的传说 , 让张三异记忆深刻 。 等到他长大成人 , 有了自己的孩子 , 又把这个传说告诉他的孩子们 。 现在 , 只要张三异的后人们相见 , 都会说起脚趾上那片有趣的趾甲丫 。蝈蝈与墨盒张三异才思敏捷 , 在他的哥哥们和同学们之中是无与伦比的 。 根据史料记载 , 张三异在顺治戊子年(公元1648年)参加乡试 , 此后连续在乡试、会试、殿试之上创造佳绩 。 其中乡试第一名 , 荣获解元的美誉 。 会试、殿试的成绩也颇是不俗 。 虽然不是连中三元 , 却也是己丑年(公元1649年)进士榜上的英杰 。说到张三异考试 , 有一个蝈蝈的故事 。 有一天 , 张三异遇到一个小伙伴 。 那个小伙伴拿着一个蝈蝈笼向水塘边跑来 , 嘴里不停地囔道:“淹死你!淹死你!”张三异说:“救人一命 , 胜造七级浮屠 。 这只蝈蝈虽然不是人类 , 却也是一条性命 , 你为什么要淹死它呢?”小伙伴没好气回答道:“不用你管!”张三异说:“我拿一件东西跟你换取它的性命可好?”说着 , 从书包中取出一只崭新的白铜墨盒 , 跟小伙伴交换了那只蝈蝈笼 。 然后 , 他弯下腰 , 打开蝈蝈笼 , 把那只蝈蝈放回草丛 。 他看得清楚 , 蝈蝈头上右边的那根触须断了一截 。到了考试那天 , 张三异审看考题 , 沉吟片刻 , 提笔就写 , 那可真是飞毫走墨、下笔千言、一气呵成啊!可就在他写到最后一行时 , 笔尖已写不出字来;扭头看看砚台 , 砚台里面也是墨汁干枯 。 他连忙去找他的新墨盒 , 殊不知那只墨盒早已换了蝈蝈 , 却哪里找得到?正当他急得抓耳挠腮之时 , 一只蝈蝈忽然蹦到了他的试卷之上 。 嘿 , 巧啦 , 就是那只触须短了一截的小东西!只见它在试卷上蹦蹦跳跳 , 不一会儿就蹦跶出八个字来:“惟谦惟和 , 以宽以恕 。 ”这样就画龙点睛地完成了整篇文章的写作 。 张三异看得好不神奇和恍惚 , 等到他揉揉眼睛再看时 , 文章还在 , 蝈蝈却倏地消失不见 。后来 , 评卷老师也看到了“惟谦惟和 , 以宽以恕”八个字 , 认为张三异才德兼备 , 毫不犹豫地把他点为解元 。父子英风金榜题名之后 , 张三异被外放为陕西延长县令 。 上任之初就遇上旱灾和蝗灾 , 他在夜露中求雨 , 不辞劳苦地组织百姓灭蝗 , 同时捐资助赈 , 救济了许多灾民 。 不久 , 张三异升任南阳府丞 , 成功地剿灭了危害一方的庾某等贼众 , 数年间政绩卓著 , 被收录在《南阳名宦录》中 。 嗣后 , 张三异又先后任职福建邵武府丞、浙江绍兴府知府 , 断结了一系列重大疑案 , 也平反了不少冤案、错案 , 有“片言断案”的美称 。 但凡是他任职的地方 , 人们无不对他感恩戴德 , 甚至还为他建立了生祠 。张三异以身作则 , 几个儿子也颇得他的真传 。 大儿子张伯琮自幼聪慧 , 20岁就中了举人 , 初任江西建昌同知 , 又在云南临安同知任上被擢拔为福州知府(因为张三异去世 , 张伯琮奔父丧丁忧 , 未曾到任) , 后起补江西抚州知府 。 张伯琮在抚州革除陋弊 , 鼓励农耕 , 周济贫困 , 民风为之大治 , 两次政绩考核均为“卓异” , 不久转任陕西榆林道 , 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又先后担任河南按察使、河南布政使 。 张伯琮擅写大楷 , 四川峨嵋山佛崖上十尺见方的“佛都”二字 , 就是张伯琮当年所书 。老二张仲璜亦是聪颖好学 , 博览群书 , 以少年才俊任职广西梧州府丞 。 时值天灾人祸难民聚集 , 张仲璜精简政务、严肃政纪、体恤百姓 , 颇有政绩 。 又有大盗啸聚山林 , 官府屡次搜捕均是无功而返 , 张仲璜却自有妙计 。 他侦查出匪首姓名 , 在闹市广贴布告:“获盗者赏;盗互擒献者 , 赎死 。 ”致使盗贼们互相猜疑 , 方寸大乱 。 然后 , 他调动兵力 , 做出进山搜剿的姿态 , 威逼盗贼就范 。 盗贼们互相倾轧起哄 , 捆绑匪头50人献给官府 。 官府对首恶绳之以法 , 其余发给赏金 , 解散归农 , 匪患遂得以平息 。 官府同僚惊叹张仲璜的神奇 , 都看好他的前程 , 谁知此时他却毅然辞官回家 , 帮助父亲张三异著书 。 张三异晚年撰写的《廿一史弹词》、《来青园文集》、《痴龙文集》、《雪史》等著作 , 大部分都是张仲璜帮忙抄写完成的 。 以张仲璜的孝名 , 惟有历史上的朱襄可以比拟 。最值得张三异骄傲的是老三张叔珽 。 张叔珽性格果敢有担当 , 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由明经任江南徽州同知 , 时值太守退休 , 他兼管府署事务 , 表现出很好的行政能力 。 康熙五十七年(1718) , 张叔珽管理东流县 , 清除历年累积欠税 , 申请免除芦税 , 颇有德政 , 依例当升任知府 。 但此时张叔珽已厌倦仕途 , 称病辞官回到家乡 , 以著书和教育后辈为乐事 , 所著文章诗赋都收录在《郪啸集》中 。 雍正元年(1723) , 张叔珽自筹巨资修建东流港桥、石潭泾桥(其中东流港桥长50丈 , 宽1丈 , 高1丈;石潭泾桥长98丈 , 宽1丈2尺 , 高1丈5尺) , 自此两百年间乡民们无不感念他的恩德 。 石潭泾 , 就是今天的径河 。据不完全统计 , 自从顺治三年张如榜、顺治五年张三异金榜题名以后 , 一百二十多年间张氏家族有15人中举 , 其中2人进士;任职各地县令以上级官员30多人 , 其中按察使1人、巡抚2人 。 张氏门楣因此熠熠生辉 , 有“八省名宦 , 五世乡贤”的盛誉 。 这样的名门望族 , 在整个湖北省都是难得一见的 。先生与老婆话说张三异任职陕西延长县期间 , 一个人落落寡欢 , 有心想纳一房侧室 , 就写了一封信告知妻子周氏 。 那时邮路艰难 , 写一封信回一封信要辗转两个多月 , 等到周氏寄来回信 , 张三异已经新纳了侧室王氏 。 张三异打开信封 , 里面写的是一副对联 。 上联是:“窗外秋荷 , 落叶归根成老藕 。 ”下联是:“釜中晚稻 , 吹糠见米现新粮 。 ”周氏以“新粮(新娘)”对“老藕(老偶)” , 生动贴切地表达了自己的满腔醋意 。 张三异心里大叫惭愧 , 从此再也不敢忘记家乡 。根据张氏家谱记载 , 这位侧室王氏 , 性格贤惠慈蔼 , 跟随张三异从陕西到河南 , 从河南到福建 , 从福建到浙江 , 一路宦游20年 。 正妻周氏 , 也在张三异任职南阳府丞期间 , 携带11岁的张伯琮和8岁的张仲璜抵达南阳 , 全家人因而得到团聚 。 直到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 , 张三异从浙江绍兴知府任上退休 , 全家人这才返回汉阳丰乐里 。老三张叔珽生于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 , 回到故乡时才三岁 , 他的两位哥哥却已经成年 , 其中大哥张伯琮已经在江西建昌同知任上 。 因此 , 张叔珽童年都是在汉阳丰乐里度过的 , 也给晚年的张三异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有一天 , 张三异正在抄写文章 , 王氏在外面叫喊说:“厨房里的食盐用完了!”张三异把年满15岁的小儿子叫过来 , 说:“你去前头去买点盐 。 记住 , 你要付一个公道的价钱 , 既不要太高 , 也不要太低 。 ” 张叔珽感到很惊奇 , 反问说:“为什么不要太低呢 , 老爸?如果我能讨价还价把价钱压下来 , 省点钱不是更好吗?” 张三异回答说:“在我们这个小村庄 , 做一点生意不容易 。 如果把价钱压得太低的话 , 那点生意就做不下去了 。 因此 , 我们宁可多花一点钱 , 也要表现出对生意人的尊重 。 ”王氏在旁边听到父子俩的谈话 , 等到张叔珽出了门 , 冲着张三异嫣然一笑 , 打趣说:“你这就叫老公十分公道 。 ”张三异也笑道:“你平日何尝不是这样呢?你这就叫老婆一片婆心 。 ”有人说 ,“老公老婆”的说法 , 大约始于唐朝 。 唐朝寒山和尚有一首禅诗 , 曰:“东家一老婆 , 富来三五年 。 昔日贫于我 , 今笑我无钱 。 ”但这里的老婆 , 却是“老年妇女”的意思 。 还是张三异与王氏互称“老公老婆”来得有趣 , 白头偕老的恩爱之情溢于言表 , 令人艳羡 。张三异以道德文章传世 , 福荫子孙20余代 。 他的儿子张仲璜、张叔珽 , 孙子辈张坦麟、张坦熊 , 曾孙张任湛 , 也都热衷于著作 , 留下许多诗文 。 中国当代哲学大师张世英 , 就是张三异的第十八代世孙 。 但张三异至今常常被乡人们念诵的 , 还是他的《柏泉古井歌》 。 歌曰:“夏王植柏别山顶 , 柏根直抵文山井 。 井底居然留双根 , 蜿蜒竟似鱼龙影 。 泉中有水清且涟 , 核实循名号柏泉 。 孤根不生亦不死 , 绵延已经千百年 。 ”汉阳丰乐里因此又以柏泉而名 , 今东西湖区柏泉农场即是 。汉阳三甲张氏的故事蒂尕字禺草号汉阳。
汉阳三甲张氏的故事蒂尕字禺草号汉阳分页标题

汉阳三甲张氏的故事蒂尕字禺草号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