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31省份“十三五”城镇化进度盘点:浙江、重庆、湖北等地提前达成目标
2020年 , “十三五”规划和第一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迎来收官之年 。
公安部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 , 1亿人落户任务提前完成 , 1亿多农业转移人口自愿有序实现了市民化 ,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2013年的35.93%提高到2019年的44.38% 。
此外 ,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 2019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84843万人 , 占总人口比重为60.60% , 提升1.02个百分点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突破60%大关 。
按照2014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 2020年要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 。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 , 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 , 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目标以及1亿人落户任务已提前完成 ,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也基本实现 。
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 在全国性的目标之外 , 各省区市也分别制定了“十三五”城镇化率的相关规划和目标 。 截至当前 , 各地的任务完成情况如何?
浙江、重庆、湖北提前完成任务
各地基本都制定了“十三五”的城镇化规划 , 并列出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指标 。 据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梳理和对照 , 从2019年末的情况来看 , 浙江、重庆、湖北和西藏已提前完成任务 。
2019年 , 上海、北京、天津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最高 , 均在80%以上;广东、江苏、浙江、辽宁等地区的城镇化率在70%左右;贵州、云南、甘肃和西藏的城镇人口比重低于50% 。
山东、湖北、黑龙江、宁夏、山西、陕西、海南、吉林、河北、江西和湖南的城镇化率水平和全国相近 , 都在60%左右 , 这些地区制定的“十三五”末城镇化目标也在60%左右 , 从2019年的情况来看 , 山东、黑龙江、吉林、河北和江西距离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 。
总体而言 , 中国的城镇化率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 , 然而 , 中西部地区显现出了一定的后发优势 , 城镇化率在近两年普遍提升较快 , 其中 , 2019年 , 河南、四川、重庆、陕西、贵州、云南等地 , 提升比例均在1%以上 , 快于全国同期的提升比例 。
城镇化率的提升 , 一方面来源于省区市内部农村人口的就近城镇化 , 另一方面 , 综合吸引力更强的城市吸引外来人口 , 他们既可能是农村人口进入了城镇 , 也可能是城镇人口在不同地区之间迁徙 , 这使得人口流入地城镇化加速的同时 , 人口流出地的城镇化速度可能放缓 。
中西部地区一些城镇化率水平相对较低的地方 , 因为户籍政策的逐渐宽松等因素 , 本身仍然有较大的人口就近城镇化潜力 。
此外 , 城镇化与各城市“抢人”的结果也有较大关联 。 像北京、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 , 城镇化率本身已经较高 , 并且提出“减量发展” , 控制城市蔓延 , 这将很大程度导致城镇化率的减缓 , 加上出于高房价、生活成本等因素的考虑 , 一部分人降低去超大城市发展的意愿 , 选择省会城市等 , 这将带来当地城镇化率的提升 。
2019年 , 杭州和宁波的常住人口增量分别为55.4万和34万 , 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名列前茅 。 考虑到这两地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口就业、落户 , 新增的主要为城镇人口 , 这两大重要城市的突出表现一定程度带动了浙江省2019年的城镇化率对比上一年提升了1.1% , 提前实现了“十三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的目标 。
内地31省区市城镇化情况一览
图片
(数据来源:各省区市统计局、公开信息)
户籍改革仍存门槛
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 , 也是拉动有效投资的倍增器和扩大消费需求的加速器 。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近日表示 , 有研究表示 , 如果把农民工转换成城镇户口 , 即使工资没有提高 , 都能提升27%的消费 。 分页标题
在“双循环”背景下 , 城镇化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 但当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进入突破60%的新阶段时 , 如何进一步挖掘城镇化的潜力?
公开数据显示 , 2015年到2019年 , 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比上一年提升了1.33、1.25、1.17、1.06、1.02个百分点 , 整体呈现逐年放缓态势 。
与之相伴随的 , 是外出农民工的增速近几年呈现出回落趋势 。 2011年和2012年 , 外出农民工增速为3.4%和3% , 而2015年和2016年 , 外出农民工增速分别降到了0.4%和0.3% , 2017年增速回升至1.5% , 2018年和2019年分别为0.5%和0.9% , 整体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增长水平 。
一方面 , 尽管很多城市取消了落户限制 , 但部分大城市仍然设置了一定的落户门槛 , 尤其是学历或技能门槛 , 这使得很多农民工难以在这样的城市落户;另一方面 , 因为农村尚有宅基地和承包地等 , 很多农民工主动保留农村户籍 , 这也增加了他们“回流”至乡村的可能性 。
目前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仍有一定的差距 。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 上述2个城镇化率的目标是缩小到15个百分点 。
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的水平之下 , 下一步的城镇化潜力主要来自于哪些方面?如何让更多的农业人口真正地实现市民化?这需要更多的配套改革措施 。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主张 , 要让长期在城市中居住和就业的这部分人群 , 比如能提供20年社保缴纳证明的人群落户 。 一个人在哪里就业 , 在哪里居住 , 就在哪里纳税 , 也就应该在城市中享受平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
在今年的一次关于“疫情冲击下的中国经济困境与出路”公开演讲中 , 经济学家曹远征提出了几条建议 , 其中一条就是扩大内需 , 而扩大内需需要改革 ,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农民工的市民化 , 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关键 , 尤其是农民的宅基地和集体土地入市应该成为突破口 。
(责任编辑:邱利 HN154)
- 吃喝攻略|10余省份叫停!河南也明令禁止
- 泰国网|复苏经济,ATTA提议开国门迎中国22个无风险省份游客入泰
- 小李说车啦|中国“最低调”的省份,富豪遍地都是,却很少炫富
- 搬迁|国家发改委办公厅通报表扬“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典型案例 河北省三县六部门六安置区二十一人上榜
- 十三五|【“十三五”成就巡礼】开启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
- 经济日报|全国已有30省份公布省级实施方案——塑料污染治理稳步推进
- 塑料|全国已有30省份公布省级实施方案——塑料污染治理稳步推进
- 科技副总|打通科研与生产,“科技副总”亮相多省份
- 冷链物流|10余省份在进口冷链食品或包装物上检出核酸阳性 冷链如何不掉链
- 中国纪检监察报|10余省份在进口冷链食品或包装物上检出核酸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