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力|古代必经之路为何非要打下来,绕过去不行吗?两大阻力说明原因


今天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 为何军事上有许多必经之路 , 一定要拿下必经之路 , 不能绕过去呢?
一看到这个问题 , 可能就会引发人的嘲笑 , 既然都是必经之路了 , 就说明绕不过去 , 只能拿下 , 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 , 就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来讲 , 没有绕不过去的地方 , 红军过草地、雪山这就证明了 , 没有任何艰难险要之地是绕不过去的 。
然而 , 军事上的诸多险要之地 , 历朝历代以来都是兵家必争 , 抢得头破血流 , 至死仍不休 。
为何兵家必经之路必须拿下呢?
战略要地分为“关隘要塞”和“城市重镇” , 对关隘要塞来讲一般都是依托于天然地势、山川、河流形成的 , 据险而守 , 易守难攻之地 , 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阻力|古代必经之路为何非要打下来,绕过去不行吗?两大阻力说明原因
本文插图
例如:四川剑门关就是这样的地形 , 四周重山叠障 , 除了剑门关这一条交通要道之外 , 其他的地方根本难以通过 , 对于这样的关隘要塞除了拿下别无办法 。
既然“关隘要塞”因为地形原因必须拿下 , 那城市重镇呢 , 这个总是可以绕开的 , 为什么也非得拿下呢?
这就得从四个方面来讲了
第一:后勤补给 , 怎么办?
对于行军打仗来讲 , 后勤补给是非常重要的 , 只要有稳定的后勤补给就有了打赢的可能 。 在古代 , 每个城市几乎都有城墙 , 坚固的城墙将城市围成了铁桶 , 进攻方面对城墙往往只能采用切断对方补给线 , 让守城的人活活饿死或者投降 。 湘军打天京时就是采用了这样的策略 , 围了一年多才攻下天京城 。
有的城中粮食储备充足 , 吃过五六年完全没问题 , 因为中国的城市地下水浅 , 完全不用担心水源问题 , 只要有粮 , 围而不打很难解决问题 , 既然如此 , 为何还要打 , 而不选择绕道呢?
第一绕道 , 太难 , 因为绕道则意味着 , 自己的补给线被拉长 , 守城士兵只需要偷袭几次补给 , 形式就会变得十分被动 。 不仅自己没粮吃 , 反而给对方送粮 , 所以这种重镇绕过去 , 太难 。
除了补给问题外 , 怎么走 , 走哪条路也是一个大问题 。

阻力|古代必经之路为何非要打下来,绕过去不行吗?两大阻力说明原因
本文插图
古代道路太少
古代并不比我们现代 , 交通远没有那么发达 , 不要说是航空了 , 就是海上路线也就只有那么几条 。
至于公路 , 古代因为没有重型机械 , 只靠人挖马拉 , 非常费时费力 , 往往一公里的主道就需要几个月才能修成 , 更不要说在山川险峻的地形中修建几百上千公里的道路了 。
所以即便是长安、洛阳等大城市 , 相互之间能有一两条大道就已经不错了 。 此外 , 城市和乡村间一定还会有一些小路 , 但那些小路大多都是在自然形成的道路上稍作改建形成的 , 如果遇到大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 很容易就会被冲垮 , 所以连古代的老百姓都时常会遇到无路可走的窘境 , 更不要说数万人行军了 。

阻力|古代必经之路为何非要打下来,绕过去不行吗?两大阻力说明原因
本文插图
值得一提的是 , 古代的地图绘制的也没有现在这么详细 , 对山间小路或是一些不起眼的小道几乎不会作有标记 。
一些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突然发现一条小路或是山间秘路之类 , 在真实历史中是存在的 , 古代由于信息闭塞 , 猎户们打猎经常需要自己寻找羊肠小路 , 由此 , 经常会在荒山野岭中开发出一些不知通往何地的小道 。
但这种小路并不适合大规模行军 , 同时也容易成为敌人的伏兵之地 。
地形和环境等原因
其次是地形和环境等原因 , 所谓的必经之地往往都是人烟稀少 , 地形险峻 , 易守难攻的地方 , 这种地方不要说在古代 , 即便是现代社会 , 道路也并不多 。
比如连接内地与西藏的青藏公路 , 因为全程都是在海拔3000多米以上的高原山川中修建完成 , 即便利用现代科技也足足耗时四年 , 所以直到现在 , 这条线是也进入高原的主要干道 。
再如古代的丝绸之路 , 在荒无人烟的戈壁上修筑道路本就非常不易 , 而且往来的基本都是客商 , 道路需要的也不多 , 所以连通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也就只有那么一条道路 。 如果年久失修或是因为自然灾害等原因还可能会被中断 。
所以地形和环境也是造成古代道路本就不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 同时 , 古代道路较为四通八达的城市大多都位于地势平坦的地区 , 这一点也同样是出于修建的难度上考虑的 。 人口较多 , 修建的难度又小 , 自然道路就会多一些 。
正所谓要想富 , 先修路 , 这句话自古就是真理 , 毕竟能广修路的地区 , 自然属于土地肥沃、人口繁多、地势平坦之地 , 这样的地方对于农耕社会来讲 , 也必然是一块沃土 , 如果四周再有高山阻隔 , 这样的地方就会形成一个易守难攻 , 且远离战乱的富裕之地 , 如四川的成都平原 , 西北的河套平原就是如此 。
军事和战争的需要
所谓必经之地 , 在军事上一是作为防线抵御敌人的进攻 , 同时也是作为主攻方的重点隘口 。分页标题
所以 , 几乎每个国家都会在地势险要并且关键的地方设置军事要隘 , 连通军事要隘的城镇即被称为军事重镇 。
而出于战争防御考虑 , 军事重镇或军事要隘处除了重兵把守外 , 通常只会设置一条出入口方便扼守 。
一旦发生战争 , 作为防守一方 , 即便有一些小路 , 也会被临时拆毁 , 为的是兵力不会分散 , 只有集中兵力在险要的关隘设防 , 才能发挥出关隘的重要性 。
此外 , 对于古代战争中的进攻一方来讲 , 大多都要一个城池一个城池的攻破 , 这一方面是因为战争期间道路几乎只有一条能够行军 , 即便通过一些小路绕过去 , 行军速度也会大大降低 , 山间的小路还会出现人员伤亡和大规模崩塌的危险 。
要知道 , 行军速度的快慢和部队体能上的消耗都是战争胜败的关键 , 所以 , 几乎不会有哪支部队选择从山间小路或是不确定是否能通行的小道绕过去 。
如果真的选择绕路过去 , 还很有可能遭到守城部队的背后袭击 , 而背后往往都是一支军队最脆弱的短板 。 古代行军作战 , 是非常讲究阵型和队形的 , 因为无法做到上级命令能准确下达到底层官兵 , 所以大军开拔前就会进行严格周密的布置 , 一旦后路被抄 , 就会引起部队的大乱 , 统帅也无法制止住溃散的军队 , 这样人再多也毫无战力可言了 。
当然 , 凡事总有例外的 , 这些交通问题对于骑兵来并非难事 , 靖难之役时 , 朱棣在进攻济南不利的情况下 , 便选择带领骑兵绕过济南 , 最后成功地攻占南京 。
三国末期 , 大将邓艾就曾从景古道偷渡进攻成都 , 出奇兵让刘禅不战而降 。
邓艾能够成功还利益于他所率领的部队人数并不多 , 而且成都当时的主力都被姜维调走了 , 而刘禅也无心再战 , 尽管如此 , 邓艾在羊肠小路进入成都时 , 也有许多人士兵丧命于途中 。
所以古代战争中是很难有出其不意从小路绕道 , 大规模行军然后突然袭击的 , 所以无论是军事要塞、还是军事重镇 , 都很难绕过去 , 最好的办法就是打过去 。
【阻力|古代必经之路为何非要打下来,绕过去不行吗?两大阻力说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