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商报|商报二十年征文|商报,你的美好留在我心底……


_本文原题:商报二十年征文|商报 , 你的美好留在我心底……
张鹏程
2000-2020 , 石油商报走过了20年 。 我作为一名新兵 , 2018年1月3日-2020年1月3日 , 我在石油商报工作了整整两年 。 两年时间虽然不长 , 但这份情怀却深深铬印在我心底……
回想这两年时光 , 我从一个在石油商报公众号上写了几篇文章就自鸣得意的轻狂青年 , 成长为可以在《中国能源报》、《中国石油报》、《中国石化报》上刊发文章的“小专家”“小老师”;从偏居油田生产一线、围着十几口半死不活的井打转的技术员到足迹遍及中国的大江南北、油气产业链的上中下游的报社采访人员;从只靠读书窥探世界到用采访了解石油人的辛酸喜悦;从不知自己将以何安身立命到找到愿意从事一生的事业方向 , 商报为我提供了太多机会 , 我从商报得到了太多 。
【石油商报|商报二十年征文|商报,你的美好留在我心底……】一入职领导们就给了我很多采访机会和写作鼓励 。 第一次参会就是中国储气库建库技术专家评审会 , 中国石油十几家单位的总结成果和数位院士点评将中国储气库的情况介绍得一清二楚 , 真所谓“听君一席话 , 胜读十年书” , 这也是我在当采访人员的两年中数次有过的深切体会 , 向大家学习、与专家交流 , 那是浓缩的知识经验和人生智慧 。
那次写了两个整版报道 , 也从此对储气库有了深深的情节 , 之后还半公半私地到了同学老牟所在的华北苏桥储气库采访了两天 , 写出了自己颇为满意的《世界最深储气库是这样炼成的》 。

石油商报|商报二十年征文|商报,你的美好留在我心底……
本文插图
作者在苏桥储气库采访 。
我有机会参加“东北石油行”报道 , 既到了神州最北端的加油站、中俄原油管线的入境首站、查干湖旁亚洲最大的丛式井场、大连LNG接收站 , 见识了钢铁1205钻井队的风采 , 到石油精神的发源地——大庆回望历史 , 也结识了同行的望年之交——真实、睿智又博学的孙越老师 。
梁总编对我第一篇社论的修改 , 皆是建议的口吻 , 既有对大方向的指导 , 又有对细节的更正 , 让人如沐春风 。 王祖纲副社长对我《中美贸易摩擦令能源行业承压》的多次指导 , 确实打磨出了一篇佳作 。 王琳琳老师带我去很多在京单位采访 , 尽管她经常操心着宝贝姑娘 , 又承担了繁杂的外联工作 , 但对工作的责任心没有过丝毫松懈 , 从未让人失望 , 总有一种令人轻松愉悦的魅力 。 我仿佛一块久旱的土地 , 在一场甘霖中肆意地吸取经验、提升素养 。

石油商报|商报二十年征文|商报,你的美好留在我心底……
本文插图
作者(左)采访外国留学生 。
在个人见识的提升之外 , 我感受最深的还是石油人的性格 , 也是让我对石油事业爱得深沉的原因 。 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里 , 百万石油人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时代画像 。
从字面上讲 , 他们是最接地气的一群人 , 因为他们的一项核心工作就是把地下深埋的天然气接到地面 , 再送到千家万户 。 当然接地气指的是在生活中 , 他们也是简单而朴素的性情中人 。 由于长期出差 , 在荒郊野外工作 , 风吹日晒、黑白颠倒、精疲力尽和居无定所也是家常便饭 , 他们的圈子相对闭塞 , 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都是那一群同事 , 年复一年也是重复性的工作 , 有学历的还能找出路或许几年后离开野外的生活 , 其他则只是为了卖力气谋生计 , 能互相理解的也多是同行 , 无论哪里的石油人 , 坐在一起总能有的聊 。
搞石油的人家里没矿 , 干的是给国家“挖矿”的活 , 高薪高福利也是十几年前外界潜意识里的旧观念 。 采访中提到薪酬时他们默然一笑 , 想了想说“因为收入问题 , 这些年在家里的地位都要保不住了” , “有一次大家一起说起来 , 谁的收入比十年前高了 , 没有一个人应声”;硕士毕业到了华北等老油田 , 干了几个月休次假发现挣到的工资都不够出去玩一趟的 , 工作几年在廊坊或是任丘这样的小城市买房都不敢想 。分页标题
我是借商报的平台才从类似的油田中走出来 , 让我接触了天南海北的石油人 。 他们有在漠河坚守八年的夫妻 , 两人维持着神州最北端的加油站 , 每年都会给数位没油趴窝在严寒中的车主送去油料;他们有在松辽盆地连年挑战十万米进尺的“钢铁”1205钻井队 , 传承着铁人精神 , 用火热的干劲融化工衣上冻住的汗水 , 永远相信记录是用来被打破的;他们有华北苏桥储气库的建设者 , 没有成熟技术可借鉴、征地协调困难、连绵阴雨施工滞后 , 他们几个月没回家 , 硬是建成了世界上最深的储气库;他们有在新疆秋里塔格无人区的跋涉者 , 在川渝崇山峻岭中的攀爬者 , 只为把测线规则地布满大地 , 找寻油气的踪迹;他们有身披国旗、走出国门化解油气井险情的中国灭火队 , 在海湾战争的硝烟中扑灭10口万吨油井的大火之后凯旋 , 他们每天都在训练备战 , 用新技术与硬作风扼住井喷的气焰;他们有在实验室、工程车间不断测试的科研人员 , 数十年如一日 , 只为了把原油采收率再提高1个、哪怕0.1个百分点 , 现场“实测有效”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他们也有步履蹒跚的老院士 , 研究了一辈子石油 , 到耄耋之年仍然牵头为油田智能化出谋划策 , 想把下一代石油人从苦脏累中解放出来 。

石油商报|商报二十年征文|商报,你的美好留在我心底……
本文插图
作者在西南油气田采访 , 感受“石油精神”的真正内涵 。
这就是石油人 , 他们大多数想的并不是“我为祖国献石油” , 只是把领导给自己的任务完成好 , 克服一切困难按时按量完成 , 没有多崇高 , 但是很踏实 。
如果不是在商报做采访人员 , 接触到这么多石油人、受到同事们的影响 , 我可能也没有这种朴素的情感、坚定地扎根石油行业 , 劝自己“国家需要石油人 , 这工作总要有人来做” , 我既然学了7年地质 , 也在行业里摸爬了三四年 , 相信能更好地做些贡献吧 。
今年石油商报走过了第20个年头 , 很荣幸与她度过了这2年 。 商报的境遇既受石油行业低迷的影响也受媒体行业转型的影响 , 但是石油人朴素乐观的精神仍然在 , “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热情仍然在 , 遍布五洲的革命友谊仍然在 , 衷心祝愿商报下一个20年初心不改 , 基业长青 。
编辑:王琳琳
校对:李诗琪
审核:梁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