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米线的诱惑

“老板 , 大碗 , 加鸡蛋” , “好来” , 老板看我一眼 , 就只顾着自己忙去了 。这是一个专卖米线的小食店 , 在一排楼房的西头 , 加盖了二间小平房 , 一间是操作间 , 一间是客人吃饭的地方 , 小平房的旁边还有一间面积的地基 , 没有盖房子 , 地基坑坑洼洼凹凸不平 , 几张折叠桌却很稳定的放在那里 , 桌子腿有的已经有些腐朽 , 意识着这个小食店的时间已经很久了 , 每张桌子的四周又散乱放着几个折叠椅 , 大部分客人并不去房子里面 , 天热 , 都在露天的那几张桌子上吃米线 。 我也找了个凳子坐了下来 。米线这个大众食材 , 以前我从来就没有纳入过食谱 , 总觉得是南方人吃的东西 , 调动其所有的脑细胞 , 也不能确切的想起来在哪里吃过 , 敢肯定的是在我四十岁之前 , 就不认识别说吃过 , 后来 , 模糊的印象中 , 2004年好像我一个人在西安吃过一次肉夹馍和米线 , 记不清了 , 真正认识并开始吃还是退休后的这几年 , 女儿网购过一小箱子 , 据说是很有名的一个南方小镇生产的 , 猛一吃吧 , 感觉还可以 , 吃了几次 , 就不想吃了 , 无论如何它也不能和面条比 , 面条吃了多半辈子也没有吃烦 , 几天不吃 , 就有些惦记了 。闲话少说 , 这个小食点坐落在滏河北大街一个小区里面 , 这个小区原来叫地勘局家属院 , 现在也不知道改了名字没有 , 我认识原来地勘局子弟学校的女校长 , 曾经一块儿到南方的几个城市考察 , 但是 , 这个家属院在吃这里的米线之前 , 却一次也没有进过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几年前就听说这个小吃店的米线好吃 , 却无缘品尝 , 主要是因为 , 我就根本不知道这个店具体在哪里 , 它不临街又不起眼 , 你要是不专门来找 , 还真不好注意到 。在滏阳河和沁河交汇处的左岸 , 有一个很大的早市 , 每天早上从六点多钟开始 , 花鸟虫鱼 , 衣服鞋帽 , 肉食蔬菜 , 居家用具 , 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 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 自退休 , 我就经常在起床之后 , 骑上我那辆二十多年前的自行车 , 骑行几公里到早市上转一圈 , 顺便买点菜 , 再找个地方吃点东西 , 也算代替了晨练 , 倒也不慌不忙 , 悠哉悠哉 , 可谓一举三得 。其他好说 , 吃早点却是难题 , 很少有满意的 , 一是街边摊的卫生实在堪忧 , 尤其是那些一个电车一个摊的 , 满车都是油哄哄黑漆漆 , 着实不雅 , 估计从来就没有擦洗过 , 就是有店面的 , 去里面一看 , 也是苍蝇乱飞 , 满地的纸屑饭渣 , 一看就倒胃口;二是早点就那么几样 , 油条包子 , 煎饼果子烧饼 , 豆浆豆沫胡辣汤什么的 , 当然做得好吃也可以 , 可是本来好吃的东西却做得很差 , 比如 , 油条炸出来都是油腻腻的不脆不香 , 记得小时候母亲榨油条 , 一条街都能闻到香味 , 所以现在我极少吃油条之类的食品 , 比如豆腐脑 , 好吃不好吃主要是看卤子 , 一些摊主把卤子简化成了一种黄汤 , 淡而无味 , 还有胡辣汤 , 都是打着河南逍遥镇正宗的口号 , 实际上早已经不是人家的用料和做法了 , 就是本地非常有名的南沿村拉面 , 我想正宗的做法肯定不是现在一些店这样的 , 拉的面粗细不均 , 卤子没肉没菜黑乎乎的全是一股子豆酱味 , 能好吃吗 。所以 , 有时候转了几道街 , 也没有找到一家早点摊或者小铺子 , 那天走到地勘局家属院门口我想起了传说中的那家米线店 , 就把自行车骑到了他们院子里面 , 并不难找 , 拐了一个弯就看见了在门口吃米线的一片人------从此 , 我要是来早市 , 大部分早点就是这里的一碗米线 。笑眯眯胖乎乎的老板娘把热腾腾的米线端了上来 , 一如往常 , 米线粗胖雪白 , 空心菜浓绿翠鲜 , 泡白菜清爽利口 , 几片泛红的带汤卤肉散发着肉香 , 一个大大的卤鸡蛋横卧中间 , 我又把桌子上的辣椒酱和醋放了一点点 , 一碗香酸爽滑、色香味俱佳的米线就此诞生 。 边吃边想 , 其实看似简单 , 但这碗米线还是颇有讲究的 , 比如粗米线的选择 , 吃起来就有那么点饱满和霸道的感觉 , 比如加了一些泡菜 , 就增加一些爽口的感觉 , 卤肉和卤鸡蛋香而不腻 , 加空心菜不但美观 , 而且增加了维生素的摄入 , 看来这个老板还是用了一些心思的 , 也证明了一个道理 , 什么事都得用心才能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