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特别关注|老子讲读之十八|不争近于道


_本文原题:老子讲读之十八|不争近于道

湖北特别关注|老子讲读之十八|不争近于道
本文插图
文 = 韩广岳
第八章 上善若水
【原文】
上善若水 。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处众人之所恶 , 故几於道 。 居善地 , 心善渊 , 与善仁 , 言善信 , 正善治 , 事善能 , 动善时 。 夫唯不争 , 故无尤 。
解读《老子》最大的困难 , 除了对于《老子》各章节中字、词、句及其义、理、用的把握 , 还在于似乎《老子》各章之间缺少一条明确的逻辑线 , 甚至有时候感觉有些章节之间的说法好像还有矛盾的地方 。
《老子》一书 , 大的逻辑是道为体、德为用 , 小的逻辑通常是象为体、性为用 。 整部书前半部主要讲道 , 后半部主要讲德 。 各章的体例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 有的章节形、象、性、用齐全 , 有的章节则只谈其一二 。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够对整部书有个总体的把握 , 否则就会觉得各章节有些散杂无绪 。
明白了上面这些也有助于解决章节之间的矛盾问题 。 比如本章 , 老子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上善若水”这一命题 , 并且此后一句话一连提了八个“善”字 , 好像在极力地倡导“善” , 这一以“善”立意的章节就显得与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 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 , 斯不善矣”相矛盾 。
解开这一矛盾很简单 , 那就是不要一上来就单纯地来解读“上善若水” , 这样不容易正确理解这里的善字 。 我们应该把上善若水与后面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结合起来研究 , 因为这是这一章的前一个小节 , 讲的是道的性 , 以水的性来解道的性 。 这样一来你就会看明白 , 原来是两章的“善”的意义不完全一样 , 第二章的善是善恶的善 , 这一章的善是好、处理的适当、适当地处理的意思 。

湖北特别关注|老子讲读之十八|不争近于道
本文插图
“上善若水” , 准确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 , 水比较好地体现了道的实质、本质、精神 , 因为它“善利万物而不争” , 而不是讲最好的东西是水 , 你看那瓢泼大雨下下来 , 在城市积水淹坏了汽车、在山区泥石流埋没了村庄 , 哪来的什么善与不善?
这里的“善利万物”似乎也与“天地不仁”相矛盾 。 其实不然 。 没有仁与不仁概念的天地、大道与圣人 , 也不应该有善与利的概念 。 就如“上善若水”说的不是水善 , 这里的“善利万物”依然不是讲水的善 。 因为“万物”是个巨大的概念 , 在这个大概念里已经包含了在人类意义上的善恶美丑 , 所以善利万物既包括了善利善和美 , 也包括了善利恶与丑 。 水帮助了农民灌溉土地、也帮助了敌人水漫我三军 , 它助人行船、也助堤决口 , 这些其实都没有什么善与不善 。
所以这里的善利万物 , 想讲的是水善于顺着万物的本性而为 , “善利万物而不争”的重点是“不争” 。 看来在老子眼里 , “不争”是大道和圣人的一个特征和标志 。 俗话说 , “人往高处走 , 水往低处流” , 高处是人之所向往、低处是人之所恶处 , 而水往低处流 , “处众人之所恶”、处于、止于人所恶的地方 , 也就是水不与人争、也不与万物争 , “故”、所以“几于道”、接近于道了 。
关于作者:
【湖北特别关注|老子讲读之十八|不争近于道】韩广岳 , 笔名空空道长 , 公开发表散文、杂文、学术论文若干篇 , 所著《周易易读》一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