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凯平|书评:了解 理解 化解 和解——谈彭凯平的《跨文化沟通》对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


_本文原题:书评:了解 理解 化解 和解——谈彭凯平的《跨文化沟通》对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

彭凯平|书评:了解 理解 化解 和解——谈彭凯平的《跨文化沟通》对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
本文插图
本文转载自 孟德宏聊汉字
清华大学出版社《吾心可鉴:跨文化沟通》出版以后反响很大 。 彭凯平老师站在心理学的视角 , 通过对中西文化在微观生活层面差异的描写 , 将复杂的跨文化沟通问题相关因素逐一道来 。 于细节中见深意 , 于故事里明道理 , 既是一本可读性极强的理论入门论著 , 也是一本科普价值更高的实践应用读物 。 对我们这些做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人来说 , 非常受益 。

彭凯平|书评:了解 理解 化解 和解——谈彭凯平的《跨文化沟通》对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
本文插图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涉及到诸多领域 , 主要集中在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文化学 。 这些学科 , 既包括系统的理论知识 , 也包括具体的实践应用 , 因而形成了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 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等相应的分支学科 。 第二语言教学 , 从其所进行的表层工作来看是一种语言的教学 , 但是我们都知道 , 语言的深层是文化 , 文化的深层是思维 。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 第二语言教学其实就是一种跨文化沟通行为 。 因此 , 我们从事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人 , 对于跨文化沟通这件事 , 不仅有着必要的理论需求 , 更有着迫切的实践需求 。 关于心理学理论、文化和跨文化的著作很多 。 这本书有什么不同呢?这本书的不同之处就在于 , 它真正地贯通了诸多领域 , 理论密切联系实践 , 深入浅出又合情合理地把跨文化沟通问题加以揭示 , 并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解释 , 让我们这些从事跨文化沟通的一线从业者轻松愉悦地对相关问题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论认识 。 这种认识的深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 , 这本书让我们对跨文化沟通问题有了全面的了解 。 跨文化沟通问题其实一直贯穿于我们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始终 。 从第一节课的“大家好”开始 , 非汉语使用者就在问 , “大家”为什么不是“大的家庭”而是称呼;用作称呼为什么不是everyone , 而是“所有人” 。 《跨文化沟通》从沟通的方式入手 , 揭示了异文化系统所存在的八大社会背景因素 , 尤其是文化差异的要素 , 让读者对这些问题有了充分的了解 。 了解 , 是认识深化的第一步 。
其次 , 这本书让我们对跨文化沟通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 。 语言与语言之间的差异 , 其最终的原因在于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 , 文化与文化的差异 , 其最终的原因在于思维与思维之间的差异 。 我们的汉语第二语言教学 , 往往很容易看到语言的差异 , 文化的差异 , 但是对这种语言和文化差异背后的形成机制、运作机制 , 没有心理学领域思考和分析的透彻 。 《跨文化沟通》从“人是怎么误解他人”入手 , 对于这种差异做出了非常详实而深入地揭示 。 这种揭示 , 无疑对于我们深刻地理解蕴藏于其中的道理是非常有帮助的 。 理解 , 是认识深化的关键环节 。
再次 , 这本书让我们对跨文化问题所带来负面影响的化解之道有了很多启发 。 “刀叉”与“筷子” , “长桌”与“圆桌” , “当面打开礼物”与“背后打开礼物”……文化差异性造成的行为方式不同是显而易见的 。 在充分了解不同、深刻理解不同的基础上 , 《跨文化沟通》介绍了大量可操作可执行的文化差异化解之道 , 从“非语言沟通”到“对话的艺术” , 从“软实力”到“暖实力” , 从“心理原因”到“解决途径”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方法 , 对于我们汉语第二语言教学者来说 , 是非常实用 , 也非常接地气的 。
最后 , 这本书让我们与跨文化沟通问题导致的纠结自身和解 。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 , 中国面对西方文化时往往是被动的 , 甚至是失语的 。 从中国被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那天起 , 西方一直是“中国”叙述者的角色 。 用西方的话语讲述中国的故事 , 分析中国的语言 , 解释中国的文化 。 实际上 , 西方是用自己的语言结构和文化结构解构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 。 比如用Chinese Characters来称谓“汉字” 。 当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被放大西方概念和话语中国进行叙述的时候 , 其实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 。 我们的语言研究 , 语言教学研究百余年来一直是西方学术研究的小跟班 。 这个现实让我们这些从事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人 , 既为自己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而骄傲 , 又对自己的语言文化受到异域文化与研究深刻影响而多多少少有点儿自卑 。 《跨文化沟通》站在“全球视野文化观”的视域下 , 打破了狭隘的文化观 , 揭示了文化对人的作用 , 使我们不再为上述问题所纠结 , 让我们从事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人 , 乃至从事跨文化沟通的人与纠结的自己和解 。分页标题
需要多啰嗦几句的是 , “跨文化沟通”来自于英文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 也有人把它译作“跨文化交际” 。 从汉语言文字的角度来看这两种翻译 , 我们更倾向于目前彭老师的意见 。 为什么呢?因为汉字系统中 , “交”是“交错、接合”之义 , “际”是“墙缝”之义 , 所以“交际”的字面义就是不同墙面于墙缝间的接合 , 这是一种客观描述 , 显示不出任何的主观能动性 。 “通”是“达 , 不阻塞”之义 , “沟”是水道“之义 。 值得一提的是“沟”字 。 这个字从氵“冓”声 。 声符“冓”为“交接” , 是一种积极的“接合” , 如“构”(構)是将“木”进行交接 ,“购“(購)是”财“(贝)物进行”交接“ , “遘”是“行走途中”(辶)相互交接 , 媾”是“男女“进行交接 。 因此 , “沟”(溝)本义指的是田间相互交错的灌溉水渠 。 各个田地主人在需要灌溉的时候就会打开泥土堆砌的沟陇 , 把水引到自己的田地中;灌溉结束就把沟陇合上堵起来 , 让把水引到其他田地主人那里去 。 由此可见 , “沟”除了直接表示这种灌溉水渠之外 , 其实还隐含着配合、交流、合作等隐性语义要素 。 “沟”是手段 , “通”是目标 。 以“沟”为手段 , 既需要交流 , 更需要合作;既需要配合 , 更需要理解;只有在交流合作配合理解的基础上 , 才能够顺利完成“通”的目标 。 所以 , 我们认为 , 把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为“跨文化沟通” , 其实更合乎Communication所内含着的“主观能动性”因素的 。
【彭凯平|书评:了解 理解 化解 和解——谈彭凯平的《跨文化沟通》对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吾心可鉴:跨文化沟通》是一本好书 , 从事跨文化沟通工作的朋友 , 都能够从中受益 。 这既是我们的读书体会 , 也是我们的读书建议 。 真心推荐我们的同行都来读一读这本图文并茂的书 , 我们相信 , 大家一定不会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