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以“内循环为主”是中美贸易战的长期措施

原始标题:林毅夫:以“内循环为主” 并非应对中美摩擦的短期措施中新社北京9月30日电 (采访人员 庞无忌)中国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日前表示 , 中国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并不是一个短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 或者中美摩擦而采取的措施 , 它背后最主要反映的是经济基本规律 。林毅夫日前在国新办吹风会上说 , 随着收入水平提高 , 中国14亿人口和经济体量会越来越大 , 服务业比重也越来越大 , 这种状况下 , 国内和国际循环所占的比重必然会发生变化 。纵向对比 , 中国经济自身已经发生巨大变化 。 林毅夫指出 , 中国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经从2006年的35.4%降至去年的17.4% , 下降50% 。 这意味着去年 , 中国国内产值的82.6%是在国内靠消费和投资消化的 。横向对比 , 美国、日本、英国等高收入的大经济体 , 也是以国内循环为主体的 。 林毅夫指出 , 如:美国2019年出口占GDP的比重仅7.6% , 日本的出口占GDP的比重是13.4% , 都比中国低 。他解释说 , 其原因在于随着经济体收入水平提高 , 服务业的比重会越来越高 , 如:美国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80% , 日本为70% 。 服务业当中有很多是不可贸易的 , 这就会导致在整个GDP的比重当中 , 出口的比重会比较小 。从2006年到2019年 , 中国的出口比重下滑 , 这是因为中国的收入在增长 , 中国的服务业比重在增长 。 今后 , 中国收入仍在继续增长 , 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还将提高 , 服务业比重也会继续提高 。 因此 , 林毅夫指出 , 中国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 只不过是澄清事实 , 更好认识中国的发展态势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也认为 , 当前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 并不是中国提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原因 , 双循环也不是“不得已而为之” , 真正的原因还在于中国的比较优势和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 (完)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