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界|得了恐狂症?你应该去看精神科
一只狗从她身边跑了过去 , 她就注射了全程狂犬疫苗 。
因为无法被治愈 , 而让人产生深深的恐惧感、甚至催生出一个庞大的“疑病症”群体的疾病有两种:狂犬病和艾滋病 。 恐狂症和恐艾症患者虽然恐惧的疾病不同 , 但共同点都是被这两种疾病吓坏了 。
然而在一些精神疾病专家看来 , 这个群体可能得了另一种病——强迫症 。
被狂犬病吓坏的人
“今天走在一条刚被喷过水的大路上 , 有很多大车 , 轮子溅出来很多水 , 有很多都喷到了我脸上和腿上 , 当时嘴里有口腔溃疡 , 腿上有一处刚弄破的伤口 , 万一大车刚压死一只有病的狗会不会通过溅出来的水到伤口或者口腔溃疡传染啊......”这是一位网友于9月10日在百度“恐狂吧”中发的一则求助帖 , 有网友安慰他:放心 , 绝对不会有事的 。
9月15日 , 另一位恐狂症网友发贴讲述了他“害怕被狗咬了”的经历 。 他于8月6日到一家工厂面试 , 厂子里有一只狗冲着他大叫 , 还有另外一只狗跑到他鞋子边上闻了闻 , 他在和老板讲话 , 没有注意到狗有没有咬他 。 但他怕被咬了但自己没感觉到 。 十多天后 , 他特意再通过微信问那位老板 , 那两只狗是否还活蹦乱跳的活着……
2019年7月 , 一位恐狂症网友在豆瓣分享了她的恐狂经历 。 那天 , 她的恐狂症达到了巅峰 , 她走在小区里 , 仅仅是听到别人在谈论狗 , 她根本没有看到狗的影子 , 就开始恐慌了 。 “一定是我刚才低头看手机 , 没有注意到一条狗从我身边走过了 , 万一是四处流窜的流浪狗呢?说不定它咬了我而我不知道……”
本文插图
【医学界|得了恐狂症?你应该去看精神科】
这位网友此前打过两次全程狂犬疫苗 , 都是源于恐惧 。 第一次是她远远的看表妹为一只野猫洗澡 , 猫在水盆中挣扎 , 溅起了许多水花 , 她根本没有触碰那只猫 , 但她决定去打狂犬疫苗 。 第二次是她在小区中走着 , 一只狗突然从她的后面开心地跑了过去 , 她没有感受到任何疼痛 , 甚至没有被狗触碰到的感觉 , 但她还是又去打了全程狂犬疫苗 。
与一些恐狂者不同的是 , 这位网友同时还恐艾 , 她害怕不明液体 , 摸到了就会怀疑自己会不会得狂犬病或艾滋病 , 即使去打疫苗 , 也会担忧护士打针操作不规范 , 她会不会通过注射被感染 。
知名狂犬病专家严家新曾在《****》撰文称:狂犬病恐惧症是中国特有的现象 , 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国家像中国这样 , 举国上下对狂犬病如此“重视” 。 他在自己的博客“独轮车上的博导”上发表了大量关于狂犬病的科普文章 , 也吸引了大量的恐狂症患者前去留言咨询 。
然而 , 很多恐狂或恐艾患者不知道的是 , 他们这种症状真正应该去找的 , 是精神科医生 。
专家解读:是强迫症 , 也可能是特定恐惧症
“多数是强迫症 , 这种病人有很多 。 ”一听到询问的是关于恐狂症的话题 ,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王振立刻回复道 。 强迫症是王振的专业主攻方向之一 , 他告诉“医学界”:“不管是恐狂症还是恐艾症 , 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强迫症 , 其余的可能是特定恐惧或疑病症 。 ” 王振认为 , 当一个人发生了高危性行为 , 或者被狗咬、被猫抓了 , 在短期内产生了恐惧心理 , 这属于正常的焦虑表现 。 大多数人做了艾滋病毒检测或接种了狂犬疫苗后 , 这种恐惧焦虑心理就会随之消失 , 但有一部分人在事情过后 , 还是会反复担心自己会不会得艾滋病或狂犬病 , 并为此去反复检测或注射疫苗 , 甚至严重到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了 , 就应该尽快去精神科就医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临床心理2科的刘家洪医生 , 正在治疗一位30来岁的恐狂症患者 , 这位患者被朋友家的狗抓了一下 , 手上被抓 , 伤口出了点血 , 她回去后就在网上搜索会不会得狂犬病 , 越看越怕 , 第二天就去打了狂犬疫苗 。 但打完疫苗后 , 她又想疫苗会不会是假的 , 会不会失效了 , 还去医疗机构反复确认 。分页标题
医疗机构的保证也难以让她安心 , 她整日处于焦虑恐惧之中 , 紧张的时候还会胸闷、呼吸困难 , 无法集中注意力做事 , 出门怕遇到狗 , 见到宠物店都要绕道走 , 最后严重到了不肯再出门 , 工作也无法继续了 , 家人带她到了康宁医院就诊 。
这些患者的诊断直接关系到治疗方案的选择 。 恐狂或恐艾是强迫症还是特定恐惧症 , 我们需要首先明确强迫症与特定恐惧症的特点或区别 。 王振解释 , 强迫症的显著特点是 , 即使患者根本没有接触到真实危险 , 也会担心害怕 , 如碰到了红色液体就会想这是不是血?我会不会得艾滋病?被猫狗触碰一下就担心会不会得狂犬病 , 然后去反复做检查 , 无法消除这种恐惧 。 特定恐惧症是看到某种东西 , 条件反射一样的就害怕 , 根本没有去思考害怕的原因 。
“另外 , 属于强迫症的恐狂和恐艾患者 , 还会伴随其它的强迫表现 , 而不仅仅是表现为恐狂或恐艾 , 医生如果仔细询问 , 会发现这些患者可能会关门时反复检查啊 , 或者洗手频率很高、或反复思考等其它强迫症表现 , 只是恐狂和恐艾的症状比较突出 。 ”王振说 。
不管是强迫症还是特定恐惧类型的恐狂/恐艾患者 , 暴露治疗都能缓解患者的症状 。 在王振看来 , 特定恐惧类型的恐狂症者治疗周期相对较短 , 疗效更快更好一些 , 但如果恐狂症者被诊断为强迫症 , 治疗周期会相对较长 , 症状缓解的速度也会更慢 。
好消息是 , 除了极少数的疑难患者 , 绝大部分上述症状患者都可以做到临床治愈 , 但即使临床治愈后 , 也同样有复发风险 。 “所以我们强调治好之后再维持治疗一段时间 , 强迫症类型的 , 要维持治疗一到两年 , 甚至更长 , 就是为了防止复发 , 如果症状消失两三个月就停止治疗了 , 复发风险非常大 。 ”
坏消息是 , 大多数恐狂和恐艾者 , 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应该去看精神医生 , 同时 , 能够对这些患者提供专业规范治疗的精神科医生少之又少 。
王振和刘家洪医生都认为 , 和所有疾病一样 , 早发现早治疗非常关键 , 规范的治疗可以降低疾病的复发风险 , 因为随着时间延长 , 患者的神经系统、神经环路会发生神经可塑性变化 , 有的甚至会导致器质性改变 , 治疗起来难度更大 。 这一点王振团队进行过相关专业研究 , 他们发现:患者从生病到获得有效治疗的时间(即:疾病未治时间 DUP)的长短会直接影响治疗疗效和复发风险 。
2018年底 , 王振发起了长三角强迫症治疗联盟 , 加入联盟的医疗机构可以把患者转诊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 王振团队确定好治疗方案 , 再转回当地继续治疗 。 “每个季度联盟都会举行关于强迫症诊疗相关的学术论坛 , 都是为了扩大和提升精神科医生治疗强迫症的规范性 , 提高识别率和规范治疗比例 , 让更多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 ”
来源:医学界
作者:田栋梁
校对:臧恒佳
责编:潘颖
- 糖尿病|得了糖尿病如何吃水果?这3大饮食方针,绝对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 腾讯医典乐活|工作没希望、老公没指望、生活很失望……我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被冤枉的鸡蛋黄告诉你:一天最多可以吃几个鸡蛋?
- 阿木细说|大富大贵躲不掉!10月不得了,11月了不得,3生肖喜事接二连三躲不掉
- 鼻炎|得了这种病不能拖,否则可能发展成为过敏性哮喘
- 阿木大叔|明天起,喜事欢天喜地,好日子不请自来,3生肖桃花不得了,贵人了不得
- 婚姻|定情银手镯突然发黑,她以为自己得了绝症,离婚后才知真相
- 家庭医生名医在线|得了尿毒症,首要限制蛋白质?这4点能做到的患者很幸运!
- 医学界|院长是第一责任人!卫健委发文,医疗机构需要“自查”12点
- 肠胃炎|得了肠胃炎要注意什么?做好6大护理重点,肠胃会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