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本报采访人员 申少铁摄
今年7月 , 民政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 。 《意见》要求 , 推动各地改善老年人居家生活照护条件 , 增强居家生活设施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 , 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 截至2019年底 ,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5亿 。 当前 , 还有不少老人生活在老旧小区里 。 为了改善老人居住条件 , 各地纷纷探索适老化改造 。 适老化改造后 , 老人的居家养老生活有哪些改善?如何进一步完善适老化改造?采访人员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
小区改造 , 出行更便捷
对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出行环境、健康环境、服务环境、敬老社会文化环境五大方面进行升级改造
“人行道与车道分离 , 出行既安全又方便 。 ”最近 , 采访人员来到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双榆树南里二社区的北门口 , 一名散步路过的老人对采访人员说 。 该社区北门有两个入口:左边入口是车道 , 供小汽车进出 , 右边入口是人行道 , 中间用约10米的绿植隔开 。
沿着橙色的人行道从右边走进小区 , 看到一个带广场的小公园——海棠园 。 园内的小路两边和凉亭内都装有木质长凳 , 老人散步累了坐在上面休息 。 “这个小园子是去年改造完成的 , 主要是为社区老人提供一个休闲活动的场所 。 ”北下关街道市民活动中心主任郭聪利说 。
小公园的尽头是养老助残管理服务中心 。 中心的两个大门门口都安装了木质扶手 。 此外 , 社区内的每栋居民楼的大门前都装有木质扶手 。 “木质扶手 , 老人扶着会感觉更舒服 , 如果是金属扶手 , 夏天会烫手 , 冬天会冻手 。 ”一名社区干部介绍 。
小区人行道边显眼的位置安装有红色的报警桩 。 社区干部介绍 , 小区内一共安装了12个报警桩 , 一旦有老人跌倒或发生意外 , 可以第一时间一键报警 , 工作人员能在1分钟内赶来救助 。
“我是新装电梯的受益者 。 ”正在养老助残管理服务中心咨询家庭病床的李大爷说 , 去年7月底 , 他住的楼安装了电梯 。 当天晚上 , 他突发脑溢血 , 被紧急送到医院抢救 。 “我住在四楼 , 这要是在以前 , 没有电梯 , 他们抬着我走楼梯 , 可能就耽误抢救了 。 ”
在小区中部位置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 郭聪利介绍 , 卫生服务站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派出机构 , 平时会有医护人员值班 , 老人有小病都能看 , 如果老人不能出家门 , 医护人员还会上门给老人看病 。 除了就医 , 卫生服务站还新增日间照料、健康指导、心理慰藉等老年服务项目 。
“没有改造前 , 小区非常破旧 , 环境也乱 , 看着都不舒服 , 更别提老年人在里面生活了 。 ”李大爷回忆 , 他在小区生活快30年了 , 亲眼见证了小区从新变旧 , 再由旧变新 。
郭聪利介绍 , 去年4月 , 海淀区政府出资 , 将南里二社区作为北京市首个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试点 , 对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出行环境、健康环境、服务环境、敬老社会文化环境五大方面进行升级改造 , 方便老人出行和生活 。
室内改造 , 居家更安全
预防老人在家中意外跌倒 , 最好的方式就是对老人的居家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
“我家去年进行了适老化改造 。 一是日常生活确实方便多了;二是以前总担心摔倒 , 现在更安全了 。 ”家住双榆树南里二社区的马爷爷说 。
【人民日报|让老年人生活更舒适】 马爷爷走出电梯 , 到自家大门还需要下一个十几级的楼梯 。 只见他左手抓住新装的扶手 , 右手扶着楼梯扶手 , 慢慢走到了自己的房门口 。 家门口和走廊也安装了扶手 , 一直延伸到他的卧室 。
马爷爷的床沿装了一个黑白色的扶手 。 马爷爷起身上下床可以抓着扶手 , 睡觉的时候不小心滚到床边也能挡住 。 床下还装有感应灯 , 马爷爷晚上起夜 , 就能自动亮起 。分页标题#e#
马爷爷卧室的门框上、卫生间的马桶边和洗澡间都安装有感应器 。 马爷爷只要长时间没有通过门框 , 或者超长时间坐在马桶上和洗澡摔倒 , 感应器就会报警 , 社区就会派人到家中查看情况 , 以防发生意外 。
郭聪利介绍 , 双榆树南里二社区对99户80岁以上老人和重度失能老人家庭进行家庭居室适老化改造 , 包括配置防滑垫、感应夜灯、连续把手、洗澡椅等方便老人自理的设备 。 此外 , 还配置了智能设备 , 实现就寝、习惯化动作、如厕、洗浴等数据实时监测 , 如有异常 , 老人家属和医护人员能第一时间掌握情况 。
智能化改造家具和电器也是适老化改造的一个有益探索 。
“小度小度 , 打开窗帘 。 ”窗帘应声开了 。
“小度小度 , 打开顶灯 。 ”客厅顶灯立刻开了 。
这是采访人员在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街道的张大妈家中看到的一幕 。 张大妈年近七旬 , 腿脚不灵活 , 坐久了会麻木 , 突然起身很容易摔倒 。 此前 , 百度公司与大栅栏街道养老驿站合作 , 派技术人员到100多位老人家中 , 对窗帘、电灯、空调等家具和电器进行了智能化改造 , 张大妈就是受益者之一 。 改造完成后 , 老人只需通过说话控制智能音箱 , 即可操控家具和家电 , 避免了起身走动摔倒的风险 。
“目前 , 我国绝大部分老人选择居家养老 。 居家养老的一个痛点是容易发生意外跌倒 , 主要原因是居家环境不适合老人活动 。 ”北京安馨养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孔悦说 , 预防老人在家中意外跌倒 , 最好的方式就是对老人的居家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 。 只有老人居家环境更安全了 , 居家跌倒的风险才能有效降低 。
不断探索 , 设计更优化
有关部门应出台适老化产品的标准 , 让行业有规矩可循 。 生产企业应多从老人角度设计产品 , 提升相关产品的质量
近年来 , 各地不断推进适老化改造工程 。 上海、南京、厦门等城市在老旧小区开展了以政府购买为主、联合社会组织开展的小范围改造 。 但适老化改造总体还处于探索试点阶段 , 有待进一步优化推广 。
专家认为 , 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缺乏标准 。 早在1999年 , 原建设部颁布了第一部与适老化住宅设计有关的《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2018年 , 住建部颁布了《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 。 这两部国家标准都是围绕为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服务的公共建筑和场所而制定 , 但对于在老旧小区的居家养老 , 一直以来都缺少建设的相关通则和标准 。 业内人士表示 , 缺乏改造标准 , 容易造成“一企一标” , 改造后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也参差不齐 , 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标准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于一凡曾针对上海市既有居住环境进行调研 , 他发现老年人对适老化改造的参与热情并不高 , 仅有不足一半的受访老年人愿意参与适老化改造的意见征集 。 “实施改造的资金和改造期间的临时安置问题 , 是受访老人的最大顾虑 。 ”于一凡说 , 大部分老年人缺少在施工期间的临时安置去处 , 对改造能够带来的改善缺少乐观预期 。
“由于老旧小区的房子空间狭小 , 特别是卫生间和洗澡间太小 , 考验着适老化改造企业的业务水平 。 ”孔悦介绍 , 技术人员应该先上门查看实际环境 , 了解老人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等 , 要听取老人的意见 , 从而对室内改造进行个性化设计 。 “适老化改造不是装修 , 最好不要动原来的装修 , 这样老人也不用离开家 , 对适老化改造的接受度也就提高了 。 ”
“适老化改造离不开高质量的适老化产品 。 ”孔悦说 , 一些参与适老化改造的企业发现 , 市场供应的适老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 标准不一 , 没能做到为老人“量身定制” 。 她建议 , 有关部门应出台适老化产品的标准 , 让行业有规矩可循 。 此外 , 生产企业应多从老人角度设计产品 , 提升相关产品的质量 。分页标题#e#
于一凡认为 , 我国适老化改造需求巨大 , 单一靠政府财政投入难以为继 。 她建议 , 开辟包括公共财政、福彩公益金、保险金和社会资金共同构建的资金渠道 , 出台更多优惠政策 , 吸引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对老龄事业进行投资或捐赠 。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25日 19 版)
来源:(人民日报)
【】网址:/a/2020/0925/kd535591.html
标题:人民日报|让老年人生活更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