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人民网北京9月24日电(采访人员孙红丽)当前 , 慢行交通已成为推动城市绿色出行的重要一环 。 “看一个城市文明的高度 , 不是看它的满马路有多宽 , 应该是看它的步道有多长 。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举在日前举办的“绿色出行日国际论坛”上指出 , 城市要以人民为中心 , 让人民在城市居住有获得感、幸福感 。
日前 ,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指导 ,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主办的“绿色出行日国际论坛”在京举办 。 论坛围绕“绿色出行的发展现状、趋势与未来”“打造慢行交通系统”等话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 , 慢行交通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不断趋向于多样化发展 , 要逐步建立、完善、推动高品质的慢行交通的技术体系 。
“让慢行路权和慢行实际需求匹配起来”
“慢行交通是一种绿色交通方式,不仅能减少能源消耗 , 而且能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 助力城市更新 。 ”多位专家指出 , 慢行交通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理念已在转变 , 慢行交通以及活动特征也在不断趋向于多样化 , 对城市交通设计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
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核心专家陈小鸿指出 , 慢行交通的发展应纳入到各个层级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当中 。 慢行交通不仅仅是交通的功能 , 更能促使从健身休闲到交通本身 , 再到外卖运送三种功能平行存在 。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卞硕尉基于苏州河两岸滨河贯通和南京路步行街两个项目介绍了迈向以人为本的高品质城市空间的方法 。
【卞硕|打造慢行交通系统 让绿色出行更舒心】卞硕尉举例 , 为解决苏州河两岸的未开放断点 , 上海市开放占用滨河道路空间的小区、单位 , 将小区绿地变成了苏州河滨河公园 , 实现功能转变 , 打造高品质滨河的公共空间 。 在对南京路步行街的改造中 , 兼顾文化形态、消费形态、空间形态和商业业态 , 翻新老字号品牌、打造可供行人停留的“街道口袋”、整治建筑地面 , 形成有活力的街道界面空间 。
“在上海的中心城区 , 慢行空间的建设 , 就是路权和空间权再分配 。 让慢行路权和慢行实际需求匹配起来 , 达到安全、舒适、充足等权利上的保证 。 同时需要充足、开放、贯通的公共空间网络来承担市民日常的户外活动和户外的交流 。 ”卞硕尉说 。
“人行道宽度问题是城市人行道净化的核心问题”
今年1月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开展人行道净化和自行车专用道建设工作的意见提出 , 开展人行道净化专项行动 , 推动自行车专用道建设 , 切实改善绿色出行环境 , 使人民群众走得通畅、走得安全、走得舒适 。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副教授熊文认为 , 人行道路面问题是最小但又最大的民生问题 , 是最小但又最难的治理问题 。
“许多路面年久失修、路砖与井盖沉降导致路面不平坦 , 给行人出行带来了安全隐患 。 ”熊文指出 , 人行道宽度问题是城市人行道净化的核心问题 。 此外 , 设施占道、路面不连续等问题也是人行道净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总规划师田锋介绍了深圳市福田中心区慢行交通规划与实践 。
田锋建议 , 减少机动车道、压缩机动车道宽度、削减路内停车位 , 拓展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空间;实现步行和自行车零高差 , 实现无障碍通行 , 增强骑行与步行的舒适度;结合不同人群的活动特征 , 提供安全、连续、方便、舒适的出行空间;打开封闭的绿化空间 , 完善道路红线与照明设施 。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所副所长盖春英以京藏高速辅路上的自行车道为例 , 介绍利用高速公路廊道打造自行车快速路的新模式 。
盖春英提出 , 因高涨的健康渴望与健身需求、旺盛的通勤需求与自行车出行的时间优势 , 导致京藏高速公路的骑行人数持续上升 。 强需求让京藏高速公路骑行的不便之处愈发凸显 , 精细度不够 , 管理不足 , 传统车本位的空间分配机制不适应骑行需求 , 亟待调整转型 。 整个京藏高速辅路沿线骑行空间是非常充分的 , 因地制宜 , 因势利导 , 自行车有望成为防疫通勤健身缓解交通困境之蹊径 。分页标题#e#
来源:(人民网)
【】网址:/a/2020/0924/kd534272.html
标题:卞硕|打造慢行交通系统 让绿色出行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