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9月的康巴大地 , 麦浪翻滚 , 鲜花摇曳 , 怒河奔腾 , 高山叠翠 , 满怀喜悦的汉藏等各族群众在欢声笑语间甩动长长的飞袖 , 跳起热闹的锅庄舞 , 共同迎接新中国第一个专区级少数民族自治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的好日子 。
70年来 , 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 , 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正确指引下 , 古老而神奇的康巴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 , 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生持续改善、民族团结和睦、人民安居乐业”的崭新局面 。 2019年 , 全州地区生产总值388.46亿元 , 是1950年的1142.5倍;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31元 , 是1950年的137.7倍 。
行走在甘孜 , 到处可见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 , 采访人员采访中遇到的每一位农牧民都对眼前发生的变化赞叹有加 。 站在稻城县城旁边的缓坡上 , 家住附近的村民扎西指着不远处的青杨林说:“多亏了这5万亩青杨林防风固沙 , 我们现在出门再也不用吃沙子了 。 ”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康巴大地万象新——写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之际】 甘孜曾走过无序大规模开发森林、矿产资源的弯路 。 面临由此带来的环境危机 , 甘孜大力推进退耕还林、沙化治理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 。 群众放下斧头 , 拿起锄头开始种树 , 生态渐渐得到恢复 。 “这几年家乡美丽的环境吸引了许多游客 , 大家当向导、开民宿 , 生活越过越好 , 更加懂得保护和珍惜环境的重要性 。 ”扎西黝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
“村村寨寨哟 , 都通了路哟 , 家家户户噻 , 富裕了哟……”大渡河边 , 康定市姑咱镇若吉村鱼通山歌传承人徐万忠站在村口 , 放声歌唱 , 歌声里满是对幸福生活的由衷赞美 。
甘孜是四川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 2013年底 , 贫困村1360个、贫困人口220289人 , 贫困发生率高达23.17% , 18个县市均为深度贫困县 。
在各级各地的大力帮扶下 , 甘孜州深入实施住房安全、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等七大扶贫攻坚工程 。 2017年泸定县在全州率先摘帽 , 2018年康定、丹巴、九龙、乡城、稻城5个贫困县(市)成功摘帽 , 2019年其余12个县全部通过省级评估验收 。 如今 , 全州136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 222986名贫困人口成功脱贫 , 不足1%的剩余贫困人口基本达标 , 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23% 。
在甘孜 , 脱贫致富是一项涉及17个扶贫专项方案的综合工程 。 泸定县固包村的74岁老人马德福种上花椒和中草药还了欠债;丹巴县甲居一村低保户阿布泽朗治好了病 , 还盖了新房开民宿;石渠县村民尼玛拉姆接受了外科自体肝移植手术 , 还治好了包虫病……一个又一个贫困群众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 过上了小康生活 。
甘孜建州70年的历史 , 是书写康巴儿女幸福生活的纪念册 , 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实践 , 是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正确性集中体现 , 各族群众将牢记党和国家恩情 , 更加坚定新发展理念 , 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 敖 蓉)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网址:/a/2020/0921/kd529057.html
标题: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康巴大地万象新——写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