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央广网北京9月21日消息 每年寒暑假期间 ,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都会出现择期手术热 。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 二三月份日间手术中心的病人数明显下降 , 但从四月北京下调应急响应至二级后 , 病人数开始大幅攀升 , 为了解决外科手术住院难、手术预约等候时间长的问题 , 首儿所通过延长时间和精细化管理为日间手术中心“提速” , 目前 , 日间手术预约时间从一两个月缩短到最快3天 。
文章图片
(首儿所供图 央广网发)
推新举 , 减少择期手术积压
家住河北的方先生是第二次来首儿所 , 他的孩子1岁6个月 , 患有腹股沟斜疝 , 已经在普通(新生儿)外科就诊并完成了术前检查和核酸检测 。 今天他取出检查结果后 , 径直来到位于门诊楼四层的日间手术中心麻醉门诊 , 麻醉医生张弦根据检查、检验结果评估了患儿手术耐受情况 , 认为符合日间手术条件 , 随后护士为他预约了3天后的手术 。 张弦告诉家长 ,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 , 手术当天上午办理入院手续 , 进行腹腔镜疝修补术 , 手术时长大约30分钟 , 在二级恢复室观察约2小时后 , 没有麻醉和手术并发症 , 镇痛效果满意 , 下午就可以回家了 。 ”
文章图片
(首儿所供图 央广网发)
据了解 , 首儿所日间手术中心于2019年6月正式运行 , 采用“集中收治 , 集中管理”的模式 , 配置有2个手术间和10张麻醉恢复病床 , 可开展7个科室的20个病种手术 。 日间手术可实现当天入院手术 , 当天出院回家 。 对孩子而言 , 最大限度缩短了住院时间 , 减少了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 对家长而言 , 减少了对正常工作的干扰 , 可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成本 , 而医院也可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和床位资源 , 为更多患儿服务 。 医务处处长王菲介绍说 , “去年日间中心启用后 , 得到了广大患儿和家长的欢迎 , 尤其是8月暑期 , 手术量已达到276人次 , 9月开学后才有所回落 。 今年受疫情影响 , 上半年的择期手术积压 , 从3月份开始 , 手术量一直呈直线上升 , 预计手术量还将超过去年暑期最高峰 。 ”
虽然是择期中小手术 , 但有的疾病也有潜在风险和痛苦 , 家长们都希望能够尽早手术 。 党委书记刘中勋表示 , “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是刚需 , 在疫情常态化的形势下 , 要做好一手抓疫情防控 , 一手抓医疗服务 。 因此我们决定进一步优化日间手术中心的流程 , 加快患者周转 , 既能为患儿解除病痛 , 又能避免家属聚集 , 防止交叉感染 , 为医院和社会减轻疫情防控压力 。 ”
“出现‘淡季不淡’的情况 , 一是手术需求量大 , 二是工作效率提高了 。 ”麻醉科主任潘守东表示 , 从9月初开始 , 日间手术中心的工作时间延长 , 上午提前开台时间 , 中午不休息;采用分时段预约 , 并且精确到2小时 , 达到手术间的“无缝衔接”;设立专科手术日 , 尽量将同一病种安排在同一天 , 这种类似“流水线”的方式 , 既提高了效率 , 又减少差错 , 还能提高手术医师的技术水平 。
文章图片
(首儿所供图 央广网发)
重服务 , 开展儿童特色舒适化医疗
“已经帮您预约了9月25日下午的霰粒肿手术 , 我会提前一天给您打电话 , 告知具体的手术时间和禁食禁水时间 , 请一定要注意接听 。 ”日间手术中心预约窗口的护士正在跟家长交待术前注意事项 。
“不要小看这一次电话 , 护士要和家长除外特殊情况 , 确定第二天手术能顺利开展 , 还要告知具体的手术时间 , 避免家长提前到医院等待 , 最重要的是很多家长知道术前6小时不能进食、2小时不能喝水 , 但总掌握不好或者忘记 , 护士就会计算好、提醒到位 , 不让孩子有饥饿、口渴的不适感 。 ”麻醉科主任潘守东表示 , 以病人为中心 , 站在患儿和家长的角度 , 从他们的需要出发 , 去提供便利和舒适化医疗服务 , 是麻醉科的发展理念和工作目标 。分页标题#e#
哭声是儿童医院手术室的“背景音乐” , 但在首儿所日间手术中心候诊区的孩子们却“忙得顾不上哭” , 两三岁的男宝宝坐在“小汽车”里研究着方向盘 , 女宝宝在医院志愿者的陪伴下读着有声绘本 , 年龄大的孩子专心致志地用平板电脑看动画片 。 这是麻醉科开展的应对孩子术前焦虑的非药物疗法 , 就连“术后哭声”也可以采用多模式联合镇痛来解决 。
多模式联合镇痛是指患儿手术后联合使用静脉止痛、伤口局部止痛和口服止痛药 。 潘守东告诉采访人员 , “三种止痛方式 , 三种止痛药物 , 能发挥协同作用 , 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止痛效果 , 而且药物剂量小、副作用小 , 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孩子 。 ”他笑称 , 自从创建“无哭声手术室”后 , 医生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 , 哭声从“正常现象”变成了“风险提示” 。 “如果我听到哪个手术间有哭声 , 一定要跑过去 , 看看是不是出了问题,是不是哪里的工作没有做到位 。 ”
文章图片
(首儿所供图 央广网发)
保安全 , 全程质控降低手术风险
很多人认为日间手术在24小时内完成 , 似乎没那么复杂 , 其实不然 。 日间手术时间虽短 , 但患者入院前评估、麻醉评估、离院前评估等该做的检查和评估一项都不能少 , 只有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进行日间手术 , 术后确认没有手术和麻醉并发症风险 , 才可以出院 。
在麻醉门诊 , 采访人员就看到一名患有哮喘的儿童 , 平时的病情控制不佳 , 而且近期没有做肺功能检查 , 医生要求家长带孩子去到变态反应科完善相关检查 , 调整用药 , 待符合条件后再进行日间手术 。
潘守东介绍 , “安全是日间手术的生命线 , 我们要求所有日间手术患儿都要到麻醉门诊进行评估 , 麻醉医生通过询问病史、查体、查看检查报告 , 提早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 , 做好相应的麻醉准备;对有相关合并症的患儿进行指导 , 必要时还要进行进一步检查 , 优化术前管理 , 来最大限度的保证手术和麻醉的安全性 。 ”
此外 , 麻醉医生和护士会对家长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 , 家长通过扫描二维码 , 可获得日间手术前准备注意事项 。 患儿出院时 , 还会收到一份术后居家护理告知书 , 标注有24小时联系电话 。 患儿出院第一天 , 护士会进行电话随访 , 询问患儿术后有无切口出血、疼痛、发热等不适 , 以及是否遵医嘱服药等 , 并做好随访记录 。
【时间|首儿所日间手术中心“提速” 最短预约时间3天】谈及中心今后的发展 , 潘守东表示 , 目前日间手术中心主要开展一、二级手术 , 日间手术量约占全院总手术量的30% 。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护人员的经验积累 , 将逐步开展三、四级手术 , 病种收治范围也将扩大到30个以上 , 如阑尾炎、嵌顿疝、骨折复位和介入手术等 , 预计将来日间手术量将达到总手术量的50%以上 。 对于手术相对复杂的患儿 , 医院将采用“集中管理 , 分散收治”的模式 , 手术后回到专科病房进行专科护理和观察 , 次日24小时内出院 , 这样可以更好地保障复杂日间手术的安全性 。 (供稿:池杨 摄影:袁超)
来源:(央广网)
【】网址:/a/2020/0921/kd528495.html
标题:时间|首儿所日间手术中心“提速” 最短预约时间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