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周世宗对赵匡胤有知遇之恩,他为何还发动程桥兵变,黄袍加身?
赵匡胤最开始其实是周世宗手下最信任的大将 , 世宗对他更是有知遇之恩 , 为何他还要谋反呢?推翻了后周 , 黄袍加身 , 建立了宋朝 。 他谋反之前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会不会抱有愧疚 , 还是根本就不在乎 , 为成大事不拘小节呢?
【赵普|周世宗对赵匡胤有知遇之恩,他为何还发动程桥兵变,黄袍加身?】
文章图片
有关他谋反前后的心情 , 史料中并没有相关的记载 , 小编在此只好另辟蹊径 , 从他当时杯酒释兵权前后的心态 , 去倒推他谋反是时的心情 。 明白了前者 , 就可以明白他当时为什么要谋反了 。
文章图片
《续资治通鉴长编》云:初 , 上即诛李筠及重进 , 一日 , 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 , 数十年间 , 帝王凡易八姓 , 战斗不息 , 生民涂地 , 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 , 为国家长久计 , 其道何如?"
文章图片
在诛灭了后周的残党之后 , 他有一天召见自己的宰相赵普 , 一起探讨为什么自从五代以来 , 天下的战乱就没有断过 , 一直兵祸绵绵 , 他其实是想结束这个局面的 , 并且他也想要自己的王朝能够永久的流传下去 , 不受战祸之困 , 但是他却不知该从何处下手 。
文章图片
而赵普不愧是大宋的首席宰相 , 他目光如炬 , 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 。
文章图片
赵普道:陛下之言及此 , 天地人神之福也 。 此非他故 , 方镇太重 , 君弱臣强而己 。 今所以治之 , 亦无他奇巧 , 惟稍夺其权 , 制其钱谷 , 收其精兵 , 则天下自安矣 。
文章图片
他这一段话最关键的四个字 , 就是君弱臣强 , 他认为之前五代纷乱的关键就是因为君弱臣强 。 不管是从什么层次上来说 , 当时的局面都是如此 。 从全国的层面看 , 是节度使强而国君弱 , 如果从朝廷的层面看呢?则是禁军强 , 而君王弱 。 那么 , 应该如何解决这个困局呢?
文章图片
他认为首先要削弱节度使还有统兵大将的权力 , 将权力往中央集中 , 并且控制住钱粮 , 这就是控制住了军队的命脉 。 在下一步就是将其中的精兵逐渐收编在手 , 最终天下就会安定了 。 他不愧是一代政治大家 , 在处理数百年的乱局时 , 并没有打算一招制敌 , 而是分了许多步骤 , 徐徐图之 。 与他相比 , 在宋朝时期的另一位政治家王安石就太过着急了 。 他的变法没有考虑到人的接受能力 , 最后导致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 就是心太急 。
文章图片
所以说在听完赵普这一番话后的赵匡胤又是怎么做的呢?这就要说到最开始就提到的杯酒释兵权了 , 这就是赵普计划中的第一步 , 也是他打压武将权力的第一步 。 小编不得不说 , 效果非常好 , 因为他只是将随同自己一同参与陈桥兵变的禁军大将们罢黜职务 , 但是并非让他们成为白身 , 反而是提拔他们的爵位 , 让他们外放到地方担任节度使 。 如此一来 , 既可以解决禁军给朝廷的压力 , 又可以让自己的心腹大将去安抚地方 , 掣肘其他节度使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但是 , 兵权如果这么好收 , 历朝历代也不会发生这么多的流血事件了 , 那么他究竟对将领们说了些什么 , 才让手下大将主动交出兵权呢?史书记载君臣之间谈话如下:
文章图片
上召守信等饮 , 酒酣 , 屏左右谓曰:"我非尔曹之力 , 不得至此 , 念尔曹之德 , 无有穷尽 。 然天子亦大艰难 , 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 , 吾终夕未尝敢安枕而卧也 。 "守信等皆曰:"何故?"上曰:"是不难知矣 , 居此位者 , 谁不欲为之 。 "守信等皆顿首曰:"陛下何出此言?今天命已定 , 谁敢复有异心 。 "上曰:"不然 。 汝曹虽有异心 , 其如麾下之人欲富贵者 , 一旦以黄袍加汝之身 , 汝虽不欲为 , 其可得乎?"
文章图片
在小编看来 , 他很聪明 。 他并没有用自己皇帝的身份以势压人 , 反而是用他们的战友之情 , 将自己内心中的担心直白的说了出来 。 他对自己手下的大将坦白的承认 , 认为他们却是对自己非常的忠心 , 但是如果他们麾下的大将想要富贵 , 也效仿他来个黄袍加身的话 , 那么 , 即使他们自己不想当皇帝 , 也是骑虎难下了 , 他的话说的有些尖锐 , 但是也很深刻 , 并且他敢对自己手下将领说这样的话 , 也证明他还是信任着他们的 。
文章图片
如果不信任的话 , 那么最后的结局就有可能像朱元璋一样 , 看谁都不顺眼 , 也不直说 , 只是在暗地里谋划着 , 如何将他们一锅端了 , 血流成河 。 小编认为赵匡胤的处理方式还是很高级的 , 并且也没有造成什么叛乱 , 没有流血事件 , 平静安稳的就完成了他的目的 , 同时削减了地方节度使和禁军两方的权力 , 并且顺利的将权力回归到朝廷 , 回归到自己手中 。
以上就是他收回兵权的全过程了 , 在小编看来 , 许多时候 , 不同的处境 , 不同的地位 , 所思所想都是不一样的 。 但是他还是一个刚刚加入军营的小兵时 , 绝对不会想到自己以后竟然还有做皇帝的一天 。 可是 , 等他成为后周的禁军都点检时 , 就已经身不由己了 , 他手中所掌握的权力已经和他的地位不相匹配了 , 就算是他不想要称帝 , 他的手下 , 兄弟都会怂恿挑唆他称帝的 。
正如他对自己手下大将说的一样 ,如果手下的人黄袍加身了 , 那即使自己不想称帝 , 也是奇虎南下了 。 而且 , 如果他不称帝的话 , 小皇帝一旦掌握了实权 , 第一个要清算的对象就是他 , 这就是为帝之人的人之常情了 。 对他有知遇之恩 , 能够全心信任他的世宗已经去世了 , 但可惜的是 , 他死的太早了 , 只留下了一个七岁的幼儿来接班 , 根本就处理不了当时混乱的局面 。 或许 , 他称帝的原因 , 还有一点是不想看到他和柴荣辛苦建立起的一切 , 又重归战乱吧 。
最后 , 小编认为他之所以会称帝 , 也是大势所趋 , 当时如果没有他的话 , 仅靠一个七岁的小皇帝 , 国家又要重新先入混乱了 。 并且 , 他如果不谋反的话 , 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 大家对这个问题还有其他的看法吗?
- 赵匡胤|赵匡胤追随周世宗征战,平定南唐远征辽国,权势越来越大!
- 赵普|皇帝问: 天底下什么最大? 大臣颤颤巍巍地说了两字, 皇帝连忙称赞
- 儿子|宋太祖在皇宫发现周世宗幼子,群臣力劝处死婴儿,潘美一语留人!
- 柴荣|被忽视的改革,不亚于商鞅变法,奠定北宋兴隆的周世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