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9月2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谢洋 见习采访人员 赵丽梅 李怡)“靠创作农民画和家里2亩茶叶的收入 , 我家在2018年脱贫了 。 ”50岁的杨庆宜告诉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
【中青报|广西独峒村500多名农民农闲作画】
杨庆宜介绍自己创作的作品《理纱》 , 表现侗族群众纺纱织布的场景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谢洋摄
杨庆宜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村村民 , 右手脱臼落下残疾 , 家里经济一直很困难 。 1989年开始学画后 , 杨庆宜渐渐爱上了侗画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形式 。 生活中 , 他看到村里的老乡上山犁田、洗衣织布等生产劳动的场景 , 以及百家宴、“月也”等节日的喜庆场面 , 都会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来 。
随着技法越来越成熟 , 杨庆宜的画也在周边小有名气 , 他每年创作五六十幅画 , 很多作品一两个月内就会被南宁、柳州的游客买走 , 有的作品还会被美术馆购买收藏 。 2005年 , 他参加台湾抗日杯 , 作品《彩虹布》获得银奖 。 2017年 , 他获评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 。
自己脱贫后 , 杨庆宜还会利用每天中午的农闲时间 , 免费教村里的贫困户学画 。 “目前我带了25个学生 , 来我家学画都是我出颜料出纸 , 因为我是非遗传承人 , 这是我的使命 。 ”他说 。
侗族群众带着孩子在画室作画 。梁克川摄
独峒镇作为侗族农民画的发源地和传承地 , 2002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命名为“广西民间艺术特色之乡”称号 , 2008年荣获国家文化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美称 , 2012年被列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
侗族画家杨贤考的作品《月地瓦》参加2019年全国农民画比赛获得银奖 , 得到了3000元奖金 。 这幅画表现了侗族村寨特殊的相亲方式 。杨贤考供图
随着政府对侗族农民画的大力扶持 , 当地的侗族农民画家队伍逐渐发展壮大 , 仅独峒村一个村就有500多名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创作 。 这些作品不仅被全国各地博物馆收藏 , 还成为景区、酒店、宾馆的饰品 , 并走入寻常百姓的家庭 。
侗族群众在簸箕上作画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谢洋 摄
在独峒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 , 侗族农民画产业已成为独峒镇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 。 2019年 , 独峒镇侗族农民画产值达500多万元 , 侗族农民画家群体每月人均绘画收入达到3000元左右 , 为侗乡农民致富增收增添了新的色彩 。
来源:(中国青年网)
【】网址:/a/2020/0920/kd527029.html
标题:中青报|广西独峒村500多名农民农闲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