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李世民用一个成语挽救唐朝,崇祯不屑一顾,丢了国家

唐太宗李世民 , 与明朝末代皇帝崇祯 , 乍一看两人貌似没有多大可比性 。 前者是开创盛世、功业煌煌的千古一帝 , 后者则是国破家亡的亡国之君;李世民处在唐朝的上升期 , 崇祯处在明朝的衰亡期 , 两者所处的时空幻境也大有区别 。 实际上 , 李世民所处的时代还是唐朝起步阶段 , 百战之余江山残破 , 国境周边强敌环绕 , 西北有吐谷浑、北方有薛延陀、铁勒族等 , 哪个都是地方千里、士马精强的强邻 , 唐朝的边防形势一度很不乐观 。

李世民|李世民用一个成语挽救唐朝,崇祯不屑一顾,丢了国家
文章图片
但李世民却成功地化解了一场又一场危机 , 最终让新生的唐朝站稳了脚跟 。 其中 , 武德九年的"渭水之盟" , 是一个最能体现李世民才能的事件 。 当年六月初四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 杀死太子建成 , 最终成功当上了大唐帝国皇帝 。 但玄武门之变余波未了 , 李唐皇族骨肉相残 , 大动干戈 , 让朝野民间时局动荡 。 太子建成的残余势力还未肃清 , 遥远的北方又传来了让整个唐朝为之震动的消息 。 突厥部族颉利可汗 , 率领大军大举南下攻击唐朝 , 兵锋直指长安 。

李世民|李世民用一个成语挽救唐朝,崇祯不屑一顾,丢了国家
文章图片
就连唐高祖李渊 , 也对颉利可汗十分忌惮 。 他先后主动派遣刘文静、宇文歆等重臣 , 携带重礼出使颉利可汗 , 与之结盟 , 竭力避免与颉利可汗交恶 。 但颉利可汗胃口越来越大 , 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 , 想倚仗手中雄兵与唐朝争夺天下 , 所以才会趁着玄武门之变的良机 , 出兵攻打唐朝 。 当时唐朝大军分驻各地 , 长安守备空虚 , 况且李世民把大军召集过来 , 也没有几分把握能打赢颉利可汗 。 新生的唐朝面临灭顶之灾 。

李世民|李世民用一个成语挽救唐朝,崇祯不屑一顾,丢了国家
文章图片

李世民|李世民用一个成语挽救唐朝,崇祯不屑一顾,丢了国家
文章图片
【李世民|李世民用一个成语挽救唐朝,崇祯不屑一顾,丢了国家】而清朝由于疆域有限 , 人口少底子薄 , 在与明朝持续十余年的拉锯战中 , 也已经民穷财尽 , 损失惨重 , 因此皇太极先后多次主动要求与明朝讲和 , 让崇祯出一笔银子 , 相当于宋朝的岁币 , 每年付给清朝 , 换来双方停战 。 对明朝而言 , 在当时形势下 , 这是唯一的破局之策 。 采用"将欲取之 , 必姑予之"这个成语 , 先出一笔银子稳住清朝 , 然后崇祯就可以集中兵力 , 把关外的精锐调入中原 , 全力剿灭李自成 , 先平定内患 , 然后就能腾出手全力对抗清朝 。 明朝末年的局面才有翻盘的机会 。
然而崇祯却不懂得灵活权变之策 , 不顾实际情况 , 对"将欲取之 , 必姑予之"不屑一顾 , 死命维护天朝上国的面子 , 对清朝的议和要求要么直接否决 , 要么犹豫不定 , 最终错失良机 , 铸成大错 , 丢了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