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马未都先生曾说:
“青花瓷自元朝诞生,称雄中国陶瓷史800年,唯一能与之分庭抗礼的,只有清初的粉彩。”粉彩,这样一个能与青花并列的光辉的名字,却在大清帝国走过了猝然兴衰的历程,其后登场的浅绛彩也如流星划过,转瞬即逝。它们如此耀眼,又如此短暂,在中国陶瓷史上极具代表性。因此,除了工艺方面的原因,我们有必要从政治、经济、人文等高维度的视角,来解读这段陶瓷工艺史上的彩瓷历程。同时,试着梳理封建社会下艺术兴衰起落的内在逻辑。
一、粉彩之路康熙朝是粉彩的诞生期,此时粉彩颜料的粉质还比较粗糙,装饰风格简单、厚重,色彩运用极似五彩,一派稚嫩天真。
雍正朝,胤禛高绝的审美眼光,让粉彩迅速到达巅峰。其色彩丰富、色泽莹亮、粉润雅致,加之宫廷画师富有文人画意的笔法,浓淡明暗结合,层次丰富,彻底变革了五彩颜色浓重、用笔古板的画风。粉彩也于此时,登上了彩瓷之王的宝座。
文章图片
故宫藏雍正粉彩玉兰牡丹大盘
乾隆朝是粉彩发展的转折期。前期,因弘历的审美偏好,粉彩一改雍正时的秀丽淡雅,展现出繁缛纷杂的风格;后期又沦入程式化的窠臼,创新力急剧衰退。这与当时文化思想禁锢严苛、闭关锁国政策的出台有着很大关系。刚刚诞生不到百年的粉彩,在此时渐显颓势。
嘉庆朝,因颙琰不喜珍玩,粉彩毫无发展。《江西陶瓷史》载:
瓷艺渐趋低下,质量有所减退,品种数量亦有所减少。道光、咸丰、同治三朝,战火连年,政治混乱、民生凋敝,民族瓷业遭受巨大冲击。粉彩虽依然占据着彩瓷的主流地位,但复杂的轧道工艺已经非常少见,万花堆粉也几乎绝迹,体现出国力日衰对瓷业的影响。
【 兴衰|粉彩到浅绛彩:封建桎梏下的彩瓷沿革,打破艺术兴衰轮回的方法论】光绪朝,因洋务运动的发展,国力有所恢复,为慈禧几次大寿烧制的贺寿瓷,质量较前朝明显提高。此时的粉彩受当时盛行的浅绛彩影响,敷彩绵薄,色调柔和。
文章图片
光绪粉彩粉青地花鸟盖罐
宣统朝时间极短,但粉彩仍然继续烧制,基本延续光绪风格。时至民国,新粉彩以工艺、材料方面的巨大优势迅速崛起,彻底取代了粉彩的地位。
粉彩的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因此,当其沿革以清晰的脉络呈现在我们面前,也就不难发现,粉彩虽与青花起名,但后者历经800年不衰,粉彩却与大清帝国的起落融于一体,自清始,自清终。
二、粉彩迅速衰落的原因1、 战火连年
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紧闭百年的大门,其对国内政治经济民生的冲击暂且不论,仅从对瓷业影响的角度,集中表现为税率的不公、洋瓷的倾销和西方审美的冲击。
税率的不公
统治阶级为了维持腐化生活、支付战争赔款,于国内大肆搜刮,民族手工业被高额税率压榨。《景德镇陶业纪事》记载:
试观今日镇瓷,其出口也,本镇有出口锐,及至湖口,则有出口正税,至是而后,其所至之地,无不有税。故商人办货,例须加入百分之六十于成本中,而各种营业杂费不与焉。可见当时景德镇承担着相当繁重的营业杂税,大大降低了瓷业生产积极性。
另一边,洋瓷却享受着极为优惠的税收政策。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洋货缴纳二点五的子口税后,便可行销全国。1872年,英国又逼迫清政府同意中国商人贩卖洋货,同样享受子口税保护。
文章图片
《天津条约》签订现场
这种税率不公的打击是致命的,尤其对制作成本极高的粉彩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洋瓷的倾销
洋瓷在清末大量倾销,几乎挤占了景德镇全部生存空间,《景德镇陶业纪事》载:
穷乡僻壤贩卖小商无不陈列灿烂之舶来瓷,可知其普及,已至日常用品究其原因,除了不公的税收政策外,洋瓷优良的质地和极低的价格,也是保证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康熙年间,法国神父殷弘绪至景德镇传教,期间与“郎窑之主”、江西巡抚郎廷极私交莫逆,这使他详细了解了景德镇瓷器的制作过程,并两度写成书面报告,寄回欧洲耶稣会。美国埃塞克斯博物馆前馆长萨金特说:
殷弘绪神父使西方人了解瓷器制造的细节,在此之前,西方没有人知道这些秘密。
文章图片
殷弘绪描述中国制瓷工艺的信件
至此,中国神秘的陶瓷魔法与欧洲机械化生产线相遇,加之极低税率的保护,景德镇手工瓷业完全没有了反抗之力。《景德镇陶瓷史稿》记:
英德两国全由机器制造,规模极大,且其技术,极为巧妙,不但成本较廉价,制品样式亦多,至不可胜数。德国货品质坚实,价格低廉,最受市场欢迎。西方审美的冲击
雍正时期,西方绘画技法开始影响我国瓷器彩绘,《饮流斋说瓷》记:
描绘人物面目,其精细者,用写照法,以淡红色描面部凹凸,恍如传神、阿堵者。西方写生手法,让景德镇瓷绘突破了单线平涂的限制,开始出现明暗投影的立体效果,精细传神。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乾隆西洋人物开光绶带瓶
如果说此时的西方审美为中国瓷绘带来了创新与发展的契机,那么鸦片战争后的西方审美融入,则演变成为一场真正的文化侵略。
当时,有大量的欧洲人来景德镇定制瓷器。同时为了与洋瓷相争,景德镇窑场主也开始主动接触西洋风格。但画工普遍对西洋纹样并不了解,甚至厌恶,于是烧造出许多不伦不类,画面怪诞的器物。长此以往,画工对中国传统题材日渐生疏,加速了粉彩的衰败。
2、 恶劣的民窑瓷业环境
民窑的自身局限
康熙时期,景德镇民窑急速发展,产品精良。《匋雅》载:
康窑彩画,往往官窑不如客货,亦一奇也。官窑力求工细,下笔不肯苟率,自其所长。客货信手挥洒,老笔分披,时或有独到之天趣,令人不可方物。但这种风采随着乾隆后期思想文化管制的严苛逐渐消失,程式化的纹样渗透民窑,画面开始变得呆板无趣。
此外,窑场主获得利润后,没有投入到瓷器生产的改进创新,而是到南昌、抚州等地购置地产,挥霍享受。这种小农意识也极大阻碍了瓷业进步。
瓷工的悲惨生活
统治阶级对瓷业的压迫与剥削,使景德镇瓷工辛苦异常。它们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工资极低。《格致镜源》载:
风火窑匠最为劳苦。方其溜火,一日之前,固未甚劳;第二日紧火之后,昼夜省视,不可停歇;或倦睡失于添柴,或神昏误观火色,则器有苦拆裂损阴黄之患
文章图片
清末景德镇窑工
在这种工作压力下,如何保证烧造质量?又如何与洋瓷竞争?故窑场倒闭,瓷工失业,进一步扩大了当地廉价劳动力市场,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清末景德镇民窑的生产环境极为恶劣。《景德镇陶业记事》载:
工厂狭小,数楹之间,工于斯,食于斯,寝处于斯…人之呼吸、灯之炭气。弥漫室中,烟雾朦胧,咫尺不相辩,既伤目力,且于肺部有碍。恶劣的工作环境使老瓷工身体每况愈下,只能另谋生路。因此,清末瓷工多是后学新手,画功拙劣。同治十三年,江西巡抚刘坤在奏折中称:
现在工匠俱后学新手,选作法度诸多失质。可见,老瓷工的稀缺和新瓷工的粗劣,使奄奄一息的瓷业雪上加霜。而粉彩的制作要比其他品类更为复杂,衰败也就更为迅速。
3、 粉彩自身桎梏
创新停滞
如果说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是导致中国瓷业衰败的首要外因,那么统治阶级逐渐呆板的审美取向,则成为粉彩衰败的内在转折。《匋雅》:
乾隆而后,虽有缜栗奇丽之品,而匠心所运,未能脱去町畦如故宫博物院藏“各色釉粉彩大瓷瓶”,融拼接、描金、开光、珐琅、粉彩、青花、仿钧、仿汝等工艺于一器。历来学者对它推崇备至,认为是“百家争鸣”、“百舸争流”的佳作。笔者却认为,这种“大杂烩”式的手法,正体现了乾隆后期瓷器创新能力的日渐衰竭。而造成这种现象的首要原因,则是统治者过度追求粉彩丰富的装饰性,而从根本上忽视了材料、工艺的创新,自我满足于前人的窠臼,阻碍了粉彩的长远发展。
文章图片
各色釉粉彩大瓷瓶
值得一提的是,粉彩曾随“同光中兴”短暂复苏,烧造出了“粉彩描金人物双耳大瓶”等优秀器物,还有光绪大婚、慈禧大寿等“国喜”的定烧器,“水平直逼乾隆。”但究其本质,还是“气数”将尽的回光返照。
粉彩的工艺缺陷
粉彩颜料中暗藏的缺陷,也是其衰落的重要原因。《匋雅》:
粉地虽甚美观,惟易于剥蚀,亦一病也…谓其易于残蚀,不能耐久。“易剥蚀”使粉彩较难长久保存,加之修复工艺复杂,很多经典器都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今天博物馆里的粉彩,很多都是修缮补整过的,而其保存环境也需特定条件。
文章图片
釉色剥落的雍正粉彩花卉碗
再者,粉彩在烧制时,会因窑内不稳定因素影响美观。《匋雅》:
粉彩及釉里红,亦有串烟之病。“串烟”是瓷业术语,指瓷器在烧造时因受烟熏,呈现灰黑或褐色斑点。
最后,绘制粉彩的过程近乎夸张。从构图到填白,从勾画到皴擦,从填色到晕染,分工极细。一件粉彩往往需要几十个工匠共同合作才能完成。这种繁杂的工艺,注定了其在动荡年代衰败的结果。
三、粉彩兴衰总结总体来说,粉彩的衰落有各种因素,如战乱导致经济基础崩塌;自身工艺缺陷;发展到后期的繁缛画风等。但清廷闭关锁国、盲目自大和一系列严重制约文化发展的政策,导致社会经济停滞不前,思想文化活力被扼杀,才是粉彩衰败的主因,战争只是一味加速剂。
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无法弥补的灾难和前所未有的屈辱。但在欧洲工业革命如火如荼时,清廷却日益腐朽奢靡,这何尝不是统治者自身酿出的苦果?
另一方面,西方的侵略也加速了国人的觉醒和艺术领域的革新。具体到陶瓷艺术,则集中表现为浅绛彩的崛起。分页标题
浅绛彩从产生到衰落只维持了短短几十年,在千年陶瓷史中可谓“昙花一现”。但浅绛彩的出现,使瓷绘艺人摆脱了传统纹样的束缚,追求信手抒写的畅快和个性的表达,呈现出与粉彩截然不同的审美意趣。
一、浅绛彩的起源与艺术特色1、浅绛彩的起源
“浅绛”一词原是中国传统山水画术语。元代黄公望首创“浅绛山水”,以淡墨皴擦勾勒,再施以淡淡的赭石、花青、藤黄、水绿等色,营造出清新、宁静、淡泊的意境。“浅绛彩”瓷正是借鉴了“浅绛山水”中的审美效果。
文章图片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在各类陶瓷典籍中,并没有浅绛彩起源、发展的相关记载。现存最早的浅绛彩作品,为安徽黟县文化馆的双耳扁壶,学界主流观点认为是咸丰五年所做。加之光绪时期,浅绛彩已经非常盛行,故其起源时间应该正是政治黑暗、经济凋敝的咸丰、同治二朝。
2、浅绛彩的主要艺术特色
简捷方便的绘制工艺
浅绛彩是基于传统粉彩的革新,工艺上主要体现为黑料的变化。浅绛彩在黑料中加入雪白料,从而可以在瓷胎上直接绘制,省去了玻璃白打底的步骤。出窑后,黑料发色浅而淡,形成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
、
文章图片
程门浅绛彩山水瓷画
其次,粉彩颜料需煤油调和,步骤繁琐,成本高昂;浅绛彩颜料只需用水调和。
最后,粉彩需工匠依式样工整描绘,一丝不苟。浅绛彩则从构图、勾画、敷彩等都由一人独立完成,能自由表达画者的艺术风格与个性追求。同时工艺流程也更为简便。
以上特点,成为浅绛彩于动荡年代兴起的重要因素之一。
潇洒飘逸的笔墨技法
浅绛彩瓷画中,除了花鸟、人物兼工带写,大多以写意为主。如王少维《山水图》瓷板画,看似随意挥洒,但布局构图皆是匠心独具,笔墨更是随意而至、笔笔生辉,颇有南宋“马一角,夏半边的”神韵。整体用笔简练,敷彩淡雅,尤见画家笔力。
文章图片
王少维《山水图》瓷板画
清新雅致的创作题材
文人画题材多用“四君子”等高洁之物,或以高山、怪石、渔樵表达隐逸之意。浅绛彩借鉴其题材又不全盘照搬,以山水为多,人物次之,花鸟再次,寄托了瓷工画家的清高心境和寓于自然的审美情趣。如汪友棠《秋江帆影图》瓷板画,采用云林子构图:中间江水,碧波袅袅;近处芦苇摇曳生姿;右下渔翁独坐,超然物外;对岸信笔抹出丛丛杂树,远岫与云水交融。
文章图片
汪友棠《秋江帆影图》瓷板画
诗、书、画、印相结合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从此,“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成为文人画的鲜明特色。浅绛彩中绝大多数都采用了诗、书、画、印相结合的方式,与画面相得益彰,更添文人风雅。
文章图片
马庆云《五老图》六方镂空帽筒
总体而言,浅绛彩具有浓郁的文人画风格,用笔洒脱放肆,灵动酣畅,不拘小格,突破了传统粉彩的工艺模式和审美趣味,开创了瓷上文人画的新局面。
二、浅绛彩崛起的原因1、动荡的社会环境
浅绛彩是于清末乱世中异军突起的瓷业“英雄”。纷争的时代不仅为其诞生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契机。
首先是瓷工画师的解放。咸丰五年,太平军攻占景德镇,烧毁御窑厂,能工巧匠逃散民间。但“祸兮福之所倚”,乱世解放了御窑里艺术功底深厚的瓷绘艺人。他们逃散民间,成为后来浅绛彩创作团队的重要成员,如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等。
文章图片
程门浅绛彩山水图笔筒
其次是粉彩的式微。粉彩自康熙创烧以来,一直是御瓷的主力品种。但当其随着清王朝的日薄西山逐渐卸下华贵的妆容时,却正为清新淡雅的浅绛彩的崛起提供了契机。
最后,浅绛彩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在社会经济入不敷出的大环境下,维持高成本的瓷业非常艰难。因此浅绛彩的优势凸显。
可见,正是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为浅绛彩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优势,才使其得以在昏暗年代绽放光芒。
2、时代审美的改变
封建统治的崩溃,让越来越多的人求改革,求创新,思想日益解放,审美追求逐渐从封建式保守转变为自由抒发的豪情。浅绛彩独特的审美意蕴,一改之前皇家式样的繁杂,其清新淡雅的色调和传统山水的艺术风韵,迎合了当时社会革新的历史趋势。浓厚的文人画风更是赢得了具有变革思想的官员及富商的青睐,由此逐渐盛行。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王少维 浅绛彩文人瓷画
3、优秀瓷工的复业
道光、咸丰时期,御窑管理日渐松散,一些文化素养较高的画家进入御窑厂谋生。而当时经济凋敝,官窑烧制数量不多,为这些画工在闲余时间的自由创作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浅绛彩的发轫做好了铺垫。
御窑被毁后,其画工纷纷转向民窑,他们能诗善画,山水、花鸟、鱼虫、人物兼工。此时没有了官窑的原始陈规和审美束缚,开始突出瓷绘艺人的审美情趣和个性特点,浅绛彩由此迅速兴盛。
三、浅绛彩的衰落原因时间是一把双刃剑,既让世人感叹千年瓷器的瑰丽,同时也见证着经不起考验的陶瓷悲剧,浅绛彩便是其中之一。值得庆幸的是,虽然浅绛彩只维持了几十个春秋,但其审美思想和表现手法依然影响着当今的彩瓷风格。
1、 材料自身缺陷
浅绛彩的颜料比粉彩更容易脱落,成为其迅速衰落的主要原因。由于浅绛彩是在瓷胎上直接绘制,入窑复烧而成,故画面容易磨损,耐酸、耐碱性不高。随着岁月的流逝,小的磨损会逐渐演变成大的颜色脱落。这也说明瓷绘艺人对颜料性质了解不够,单纯追求抒写逸趣,没有意识到陶瓷是工艺和艺术的有机结合,颜料与釉面的粘合度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文章图片
颜色残缺剥蚀的浅绛彩
此外,浅绛彩与粉彩相比光泽度不佳,没有后者“色泽晶莹亮丽、色域宽广丰富”的艺术特色,所以后期才有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新粉彩的崛起。
2、 题材欠缺新意
虽然浅绛彩因创新的题材崛起,但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却沦入与粉彩同样的窠臼,即题材的因循守旧。
浅绛彩的笔墨技法多取宋元笔意,亦有“四王”笔法,其题材也逃不出孤帆远影、亭台屋舍、草树丛林、群山相连等元人风韵,间或松鹤、花鸟、美人、教子等内容,几十年未有大的变化。而且这些题材只是在文人画基础上一味模仿,毫无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的轨迹。这一点,我们对比不同年代的浅绛彩便会一目了然,其构图、用笔、用色皆有相同之处。发展到后期,更鲜有风雅之趣。
文章图片
不同年代的一组浅绛彩对比
3、 仿古瓷的兴盛
仿古瓷早在明代就已非常普遍,清康雍乾三朝则更为盛行,出现了大量仿宋五大名窑的精美作品。光绪时期,社会经济短暂复苏,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加之洋人对中国古玩趋之若鹜,大量搜购,仿古瓷在清末民初迎来了又一个高峰。
此时的仿古瓷多仿康雍乾三朝,数量巨大,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就。《景德镇史话》载:
胭脂红几胜嘉道…淡刷天青一种,弥足乱真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瓷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江西瓷业公司”的成立,更是让人看到了实业兴国的希望。《景德镇陶瓷史稿》载:
景德镇瓷业公司渐次扩大…所有出品虽用旧法,悉仿新式,制作精良,几与前清之御窑媲美。南洋劝业会、巴拿马赛会均列优等奖牌
文章图片
江西瓷业公司产品
可见清末民初的仿古瓷制作水平非常之高,大大冲击了弊端日显的浅绛彩。
四、浅绛彩兴衰总结浅绛彩于清朝最昏暗的咸丰、同治二朝崛起,从日益衰败的粉彩手中接过了彩瓷的大旗,并以其创新的题材、简便的烧造流程、富有文人画意的笔墨迅速盛行,成为艰难时局里中国瓷业唯一的亮色。但可惜的是,短短几十年后,浅绛彩便陷入了与粉彩相同的窠臼,创新力骤降,且不重视工艺材料的研发。这些造成浅绛彩衰败的表面原因,其实折射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在逻辑,即封建社会桎梏下的不同瓷器品种,可能有不同的兴盛原因,最终却走向了相同的末路。
除了清初昙花一现的五彩和养在深宫无人识的珐琅彩,粉彩和浅绛彩基本代表了大清帝国200多年的彩瓷沿革。回顾他们的兴衰,粉彩以极尽工巧的画工、讲究的配色、繁杂的烧造工艺,呈现出粉润雅致的雍容气度,代表着清廷皇家审美的极致。随着大清日薄西山,其衰落似乎可以理解。而浅绛彩作为粉彩的替代者、打破皇家审美牢笼的先行者、不计成本的陋习的变革者,为何短短几十年也销声匿迹在历史的洪流下?这似乎是我们更应深思的问题。
表面上看,浅绛彩颜料材质的缺陷和因循守旧的题材,是其迅速衰落的主要因素。而这两点,恰恰折射出中国封建王朝的两个重大弊端:即重艺而不重术,以及民间创新活力的匮乏。
康乾盛世之时,出口到欧洲的中国瓷器价比白金。仅仅百年之后,中国瓷业就倒在了西方的工业体系之下,一面抱守着繁杂的手工流程,一面惊叹着西方瓷业的产量与廉价。浅绛彩又何曾摆脱这种宿命?只知抒怀文人意气,却对材料特性视而不见,脱落斑驳的色料,嘲讽着旧式文人的短见……
此外,皇家与士大夫阶级在文化思想领域的话语权,使民间几乎毫无创新力量。明末,董其昌做“南北宗”论,本意是沿袭宋元文人画精神,涤荡院体派媚骨之气。至清,却成为统治者禁锢思想的工具,画坛处处以摹宋元为傲,笔笔从古而来,画的小心翼翼。乃至清末的浅绛彩瓷绘上,依然画着宋元的山水……分页标题
民国初,千年皇权一朝崩塌,实业救国的理念深入人心,开明进取的社会风气,孕育了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新彩瓷画家。他们改良工艺、引入世俗题材,创新出“新粉彩”技法,一扫粉彩、浅绛彩的沉暮之气。直至今日的景德镇,“新粉彩”依然活力四射、生机勃勃。
文章图片
“珠山八友”邓碧珊《鱼藻纹罐》
所以,无论是粉彩与浅绛彩的无奈谢幕,还是新粉彩的得享盛名,都告诉我们:艺术真正的内在动力,永远是砸烂思想的枷锁、冲破权威的桎梏,才能摆脱如轮回般的兴衰宿命。
来源:(网络)
【】网址:/a/2020/0920/1600532573.html
标题: 兴衰|粉彩到浅绛彩:封建桎梏下的彩瓷沿革,打破艺术兴衰轮回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