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清代祖孙两状元的传家宝:《元宰必读书》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 。这其中 , 有两个状元是祖孙关系 , 他们出自居住于苏州十全街的彭氏家族 , 彭氏先人彭定求于清代康熙15年状元及第 , 其孙彭启丰于20多岁再度科举夺魁 , 高中状元 , 此后官至兵部尚书、内阁学士 。 祖孙状元两人分别高中状元的 , 在中国历史上仅彭氏家族一家而已 。 清代名臣嵇璜赞之曰:“人间文福无双品 , 昭代科名第一家 。 ”苏州的彭氏家族人才辈出 。 嘉靖年间 , 彭家出了一个举人 , 名叫天秩 , 从彭天秩起 , 彭家代有登科的 , 他的儿子彭汝谐 ,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 。 彭汝谐的儿子彭德先 , 考上了太学 。 彭德先的儿子彭珑 , 顺治十六年(1659年)进士 。 到彭珑的儿子彭定求时 , 彭家就开始问鼎状元了 。康熙十五年二月 , 彭定求入京参加会试 , 一举夺得第一名会元 。 殿试时 , 他的卷子被“读卷大臣”列为第三名 。 殿试前10名卷子进呈皇上御览 , 康熙皇帝很欣赏彭定求的卷子 , 问“读卷大臣”为什么会把会元的卷子置于第三名 。 “读卷大臣”说他的楷书不及前二卷 , 康熙皇帝龙颜不悦 , 道:“会元的卷子有劝勉朕的意思 , 很不错 。 难道先儒大师周(敦颐)程(程领、程颐)朱(熹)张(载)都是书法家吗?”于是 , 康熙皇帝把彭定求的卷子擢为第一 。就这样 , 彭定求成了清开国以来的第十五位状元 , 时年32岁 。中状元后 , 彭定求入翰林院为修撰 , 掌修国史 。 不久 , 他得到一部《近思录》 , 极为喜爱 。 《近思录》是理学大师朱熹和吕祖谦编纂的 , 辑录了理学开山祖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的思想 。 彭定求早就热衷理学 , 得到这部书后摹写一遍 , 反复研读 , 奉为言行之准则 。 第二年春 , 彭定求上疏请假 , 回家看望老父 , 入秋后抵家 , 每天都侍奉父亲 , 讲论经义 。 彭定求刚刚入仕 , 却已厌倦了官场 , 打算从此致仕 , 在家研习理学 。 他在家一住便是3年 , 后来在父亲敦促下 , 才回京复职 。 不久 , 出任日讲起居注官 , 给康熙皇帝讲解经史 , 随同他参加各种重大活动 , 笔录于簿 。 接着 , 迁为国子监的副长官--司业 , 再迁为传讲 , 侍从康熙皇帝讲经论史 。父亲死后 , 彭定求便辞官回家 , 潜心研究理学 。 彭定求在家一住多年 。 康熙四十四年 , 皇上南巡命彭定求与汪士钦、徐树本等校《全唐诗》 , 赏赐御书 , 传旨垂询病情 。 康熙五十二年 , 康熙皇帝“万寿节” , 彭定求入京祝贺 。康熙皇帝五十八年四月 , 彭定求病死 , 享年75岁 。彭定求的孙子彭启丰 , 字翰文 , 16岁入官学读书 , 好学上进 , 誓效祖父 , 也做个状元 。 雍正五年(1727年)会试第一 , 也夺得会元桂冠;殿试时 , 担任评卷的“读卷大臣”把他列为第一甲第三名 , 世宗爱新觉罗胤滇亲拔为第一 。 在彭定求中状元51年后 , 他的孙子彭启丰再次夺得状元 。“《太上感应篇》、《文昌阴骘文》 。 以善恶类书 , 一目了然 , 易于获益 。 彭定求从小日诵此二书 , 至中状元作尚书时犹日日诵之 。 且得暇恭书送人 , 题为“元宰必读书” 。 《跋》曰:“非谓读此可以作状元宰相 , 而状元宰相决不可不读此书 。 ”可知此书之要矣 。 ”清朝状元彭定求尚书 , 曾题此两书:《太上感应篇》、《文昌阴骘文》为‘元宰必读书’ , 他说:‘并非读此书即可做状元宰相 , 而是状元宰相绝不可不读此书 。首页古籍书目查询《元宰必讀書不分卷》 (清)彭定求撰书名《元宰必讀書不分卷》书名元宰必读书不分卷作者(清)彭定求撰版本清末刻本卷数1册下落紹興圖書館内容
来源:(未知)
【】网址:/a/2020/0918/1600376042.html
标题:清代祖孙两状元的传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