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人文 >

要不是任正非反复提到,没几个人会知道他



按关键词阅读:

要不是任正非反复提到 , 没几个人会知道 , 这位中科院院士有多伟大 这才是战争2020-09-08 18:261975年 , 刚刚南迁到合肥不久的中国科技大学 , 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 , 举办了一个“叶轮机械三元理论”讲习班 。 开办这个讲习班的主要目的 , 是为了培养我国自己的航空发动机及相关技术人才 。 主讲人是一位专程从北京赶来 , 世界顶尖的航空发动机理论科学家 , 当他走进教室 , 登上讲台授课时 , 他坚定的目光似乎在诉说昔日的誓言:“科学真理是抹杀不了的 , 中国的飞机一定会装上世界上最先进的航空发动机!”要不是任正非反复提到,没几个人会知道他
七十年代的中国科技大学校园这位科学家的名字 , 如果不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最近的讲话中反复提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科学院吴仲华教授的三元流动理论对喷气式发动机的等熵切面计算法 , 奠基了今天的航空发动机产业”) , 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闻所未闻的 。吴仲华 , 祖籍江苏苏州 , 1917年出生于上海一个职员家庭 , 父母都受过良好的教育 , 非常开明 。 他少时就读于上海格致中学 , 高中转学至南京金陵中学 。 1935年 , 他抱着“工业救国”的理想 , 北上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 。在清华 , 他遇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李敏华 , 因共同的音乐爱好相识相知 , 又一同为科学理想而并肩奋斗 。 他曾说 , “我这辈子有两件事绝对不后悔 , 一件是回国 , 一件是和李敏华结婚 。 ”要不是任正非反复提到,没几个人会知道他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 ,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组成了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 1938年4月迁至昆明 , 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0年 , 吴仲华从西南联大机械系毕业 , 毕业后留校任教 。 1943年 , 考取清华庚款留学生 。 1944年他和妻子李敏华一同赴美留学 , 共同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 。 吴仲华攻读是以研究飞机发动机为主的工程热物理学 , 李敏华攻读的是以研究飞机结构为主的固体力学 。 经过数年的刻苦学习 , 夫妻双双取得了博士学位 。 特别是李敏华 , 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有史以来第一个工科女博士 。要不是任正非反复提到,没几个人会知道他
留美时期的吴仲华夫妇吴仲华博士毕业后 , 由系主任推荐 , 进入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刘易斯喷气推进中心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 这里有最完整的航空技术资料 , 最先进的研究设备 , 特别是还拥有刚诞生不久的电子计算机 。 这对吴仲华研究飞机发动机理论 , 提供了最有利的研究条件 。经过数年的研究 , 吴仲华一步一步地向着发动机气动热力学理论的高峰逼近 。 1950年冬 , 他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举行的学术会议上 , 宣读了他的科学论文《轴流、径流和混流式亚声速与超声速叶轮机械中三元流动的通用理论》 。 出席会议的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了他给高性能喷气发动机创立的新的基础理论 。 1970年 , 在挪威和比利时相继召开的先进压气机国际会议上 , 与会科学家把吴仲华创立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 , 更明确地定名为“吴氏通用理论” , 理论中的主要方程称为“吴氏方程” 。要不是任正非反复提到,没几个人会知道他
吴仲华提出三元流通用理论的NACA 2604技术报告吴仲华的这篇论文 , 开创了按三元空间精确地分析汽轮机中气流变化规律的新阶段 , 这更加引起了美国当局的重视 。 从吴仲华进入研究所的那天起 , 美国政府移民局便给吴仲华夫妇寄来了入籍申请表 , 希望他们加入美国国籍 , 他们根本不理睬;后来移民局多次将表寄给吴仲华夫妇 , 他们都没有理会 。 吴仲华和李敏华有一个共同的、坚定不移的信念 , 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 , 我们都只能是一个国籍——中国 。 他们心底里发出了誓言:“中国人搞出的理论 , 应当为中国服务 。 ”吴仲华夫妇从来不是只埋头读书、不问政治的人 , 早在“一二·九”学生运动时 , 他们就是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中的成员 。 对于旧中国 , 吴仲华夫妇和所有爱国的知识分子一样 , 早已深恶痛绝 。 1949年10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 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但新中国又是个什么样子呢?相距万里之遥 , 他们了解得太少了 。朝鲜战争爆发后 , 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 , 强烈谴责美国侵略朝鲜、中国台湾和干涉亚洲事务的罪行 , 并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控诉美国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等提案 , 严正要求联合国大会及安理会召开有关讨论美国侵略中国、侵略朝鲜的会议 , 必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参加 。 新中国派出以伍修权为特派代表、乔冠华为顾问的代表团 , 来到美国纽约 , 在安理会上发言 , 控诉美国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的罪行 。吴仲华在报纸上看到了伍修权率领新中国代表团到达纽约 , 并且要参加联合国关于朝鲜问题的辩论的新闻 。 他对此非常兴奋 , 他要亲眼看看新中国的使者将是怎样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 他更要亲耳听一听新生的祖国的声音 。 这天一大早 , 他便赶到纽约联合国大厦 , 坐到旁听席最前排中间的位置上 , 等候着祖国亲人的来到 。辩论会开始了 , 伍修权一上来就用中文就说到:“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 我怀疑(之前)这个发言的人是不是中国人 , 因为伟大的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的语言他都不会讲 。 ”(之前的国民党代表 , 是用英文发言的)。 接下来 , 伍修权用高亢、洪亮的中文 , 在联合国的讲台上慷慨陈词 , 严厉驳斥了美国及其同伙对新中国的种种诬蔑和诽谤;痛斥了美国对中国领土台湾的入侵和战争威胁 , 还谴责了美国出兵朝鲜的侵略行为 , 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尊严 。分页标题要不是任正非反复提到,没几个人会知道他
在联合国发言的伍修权吴仲华倾听着祖国亲人义正辞严的发言 , 心潮翻滚 , 热泪盈眶 。 当时他就产生了一个信念——回国 。为了实现回国的愿望 , 第一步 , 吴仲华夫妇辞去了待遇优厚(他们夫妻当时的收入 , 按照黄金价格 , 相当于现在的年薪一百多万美元)的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的职务 , 转入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大学教书做研究 , 吴仲华任机械工程系教授兼热工组主任 。当时的美国司法部移民归化局发布法令 , 明确禁止学习理、工、医、农的中国留学生回到新中国 。 离开美国时 , 如果移民局阻拦怎么办 , 有要好的朋友给他们夫妇支了一招……1954年暑假 , 吴仲华夫妇向同事们宣布 , 这个假期打算带着两个孩子去欧洲游玩 。 1954年8月1日是个天气晴朗的星期天 , 纽约机场的移民局办事处在这个周日照例休息 。 吴仲华夫妇带着两个孩子 , 提着两只轻便的衣箱 , 从外表上看起来完全像是一家人去欧洲旅游的样子 。 航空公司检查了一下护照后 , 他们顺利地通过了检查 , 登上了飞机 , 横越大西洋 , 向英国飞去 , 就此离开了美国 。接下来 , 吴仲华取道比利时、荷兰、西德、瑞士 , 在瑞士 , 他们与当地的中国大使馆取得了联系 , 根据大使馆指定的路线 , 通过奥地利、捷克、苏联 , 绕过了大半个地球 , 终于在1955年4月回到了祖国 。回国后 , 吴仲华应清华大学副校长刘仙洲先生的邀请 , 出任清华大学动力工程系教授兼任系副主任 , 李敏华进入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工作 。 1956年 , 吴仲华在清华大学动力工程系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燃气轮机专业 , 任教研组主任 。 他在清华大学新建了工业热工专业(后改为工程热物理专业) 。 同年又与中国科学院合作 , 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 , 研究方向是燃气轮机(包括航空发动机)、冲压发动机(应用于导弹等)、内燃机 , 并任研究员、主任 , 并邀请从美国回来的吴承康、吴文、葛绍岩和从前苏联回国的纪家驹先生到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工作 。这一年 , 吴仲华夫妇双双获得了国家科学奖 。 一天下午 , 汽车把他们送到了北京饭店 , 原来是周总理在百忙之中 , 专门抽工夫来参加欧美同学会举行的招待会 , 来会见刚从国外回来的科学家们 。 周总理在茅以升的陪同下 , 来到他们身边 。 茅以升介绍了他们夫妇的情况 , 周总理同他们亲切握手 , 大声对他们说:“你们还很年轻 , 你们可以为国家做出很多贡献 。 ”吴仲华和李敏华把总理的话牢牢地记在心里 。 从此 , 吴仲华的办公桌上长期摆放着周总理接见他的照片 。1957年吴仲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为院士) , 他积极参加全国科学发展规划制定 。 他倡议建立动力工程的基础学科—工程热物理学科 , 得到众多同仁的赞同 。 同年 , 新中国第一次颁发国家自然科学奖 , 他以“燃气轮机的研究”荣获二等奖 。要不是任正非反复提到,没几个人会知道他
毛主席视察吴仲华领导的实验室1958年 , 中国科技大学成立 , 吴仲华创建了物理热工系(现在的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 并任首任系主任 , 创建了工程热物理专业 。 建校之初 , 吴仲华积极参加中国科大系主任会议 , 和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等著名科学家一起讨论学校招生、各系建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仪器设备等建校时期的重要问题 , 为学校的成立和初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 在中国科大1959级物理热工系的新生见面会上 , 吴仲华提出了培养“研究工程师”的要求 。 他希望同学们不仅要成为一名工程师 , 而且要成为具有研究能力的工程师 , 也就是在理论上具备扎实基础 , 才能够更好地从事工程实践 , 实现工程创新 。吴仲华牵头制定物理热工系的教学计划 。 他经常和系里师生一起讨论教学、实验等方面的问题 , 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 安排好课程、教材和教员 , 他安排动力研究室最好的研究人员参与教学工作 。 他亲自编写工程流体动力学和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课程讲义 , 给学生指定气体动力学和热力学课的教学参考书 。 吴仲华为本科生讲授多门专业课 , 如“气动热力学”等 , 还亲自指导本科生做毕业论文 , 对于提携青年教师也非常热心 。 他当时提出 , 科大学生基础很好 , 因此要采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标准 , 用麻省理工学院的考题考试 。1960年 , 吴仲华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 。 从1956年到1964年的8年里 , 他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科学论文 , 出版了好几种专著 。 其中 , 他编著的《燃气的热力性质表》除出了中文版外 , 还出了英文版 , 表中数据被各个国家普遍参考、使用 。从1971年开始 , 吴仲华积极在全国推广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 , 在合肥中国科技大学举行了全国性的“叶轮机械三元理论”讲习班 , 亲自讲课 。 他长期去沈阳、西安航空发动机工厂工作 , 进行发动机改型设计、试验 。 他讲解三元流动理论、改型设计方法 , 为工厂、研究所培养了一批人才 。 他亲自带领了一个调研小组 , 从东北到西北、西南、中南调研了航空发动机工厂、研究所等 , 得出结论:中国需要发展航空发动机 , 有关部门需要科研合作 。 确定在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内组织力量 , 航空发动机科研重新上马 。分页标题要不是任正非反复提到,没几个人会知道他
工作中的吴仲华1976年 , 吴仲华应邀参加了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吸气发动机学会会议 , 在会上发表了《使用非正交曲线座标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基本方程及解法》的论文 。 大会主席在会议总结报告中评论道:这篇论文是会议的精彩之点 , 也只有三元流动理论的创立者才能贡献这么精彩优秀的报告 。1978年 , 在吴仲华等人的建议下 , 国家科委成立了工程热物理学科组 , 吴仲华任组长 , 领导制订全国工程热物理学科发展规划;成立燃气轮机专业组 , 吴仲华任副组长 。 同年 , 他创建了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 任第一任理事长 。 后又创办了工程热物理学报 , 任主编 , 从此工程热物理学科有了全国性的学术交流场所和平台 。1979年 , 吴仲华率领一个由中国科学院、航空部等单位人员组成的代表团访问美国 。 他率领代表团访问了美国宇航局 , 空军、海军等研究所 , 一系列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工厂 , 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名校 。 美国政府、有关工厂等都十分重视他的访问 , 美国空军专门派了一个5人小组 , 事前、事后关注他的访问 , 收集情报 。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专门派了两架6座总裁专机接送 , 升中国国旗欢迎 , 可见隆重之极 , 连正在研究的新发动机也允许他参观 。 这次访问收获甚大:了解了国际学术动向 , 结交了各方面人员 , 重新打开了国际学术交流之门 。1980年 , 中国科学院成立了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吴仲华任第一任所长 , 在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他先后建成了一批先进的实验设备 。 同年 , 他应邀为中央书记处作报告 , 提出总能系统、合理梯级利用能源、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等 。1981年 , 他代表中科院领衔参加了三机部和上海市联合召开的“运十飞机论证会” , 提出“研制工作不能停 , 队伍不能散 , 成果不能丢”的原则建议和进一步研制的具体建议 。要不是任正非反复提到,没几个人会知道他
1980年 , 吴仲华给中央书记处作报告1985 年 , 吴仲华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第7届国际吸气发动机会议 , 与会专家400余人 , 其中国外专家200 名左右 , 连当时尚未与我国建交的以色列也来了几位专家 , 这是一次很成功的国际学术盛会 , 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国际学术威望 。1987年 , 吴仲华卸任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 , 被聘任为名誉所长 。 这一年年底 , 他被检查出身患癌症 , 1988年初在上海做了手术后仍继续坚持工作 。1990年12月30日 , 吴仲华会同李敏华院士向国务委员、国家计委邹家华主任呈报“中国要尽快开始建造一体化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装置”的建议报告 。 1991年 , 组织开展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洁净煤发电技术的研究 。1992年9月 , 因为癌细胞转移到肺部 , 吴仲华逝世 , 享年76岁 。 直到逝世前不久 , 他还在医院为发展我国IGCC进行研究 , 提交了一份数万字的发展IGCC关键性报告 。吴仲华先生逝世后 , 世界学术水平最高的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发表了讣告 , 其中列举了应用吴仲华理论设计的一系列著名的航空发动机 , 称他为叶轮机械先锋 。著名科学家田长霖教授(美国著名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首位华人校长)生前曾讲过一段话:“吴仲华先生一生对科学的主要贡献有两个 , 一是创立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 , 这已经是举世公认的了;另一是他提出了工程热物理学科 , 这一点还没有被充分认识 , 但它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 , 会日益显现 。 ”“绝江者托于船 , 致远者托于骥!”2017年 , 吴仲华诞辰百年纪念上 ,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用“船骥之托”比喻吴仲华托起国家民族大业的贤能 。吴仲华生前曾对别人说过:“我从国外回来不是为了生活 , 而是为了工作 。 ”“吃窝头也认了 , 到山沟也认了 , 我要帮助把中国自己的(航空)发动机搞出来 。 ”本文作者:季雨 , “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 , 任何媒体、自媒体不得转载 , 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 读者欢迎转发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 , 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 , 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 , 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 , 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 。 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 , 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 。 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 , 欢迎关注分页标题


    来源:(未知)

    【】网址:/a/2020/0918/1600368687.html

    标题:要不是任正非反复提到,没几个人会知道他


    上一篇:赵今麦现身中戏报到现场 打扮朴素又不失青春活力

    下一篇:赵鹏菲|“我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


    人文

    积木|孩子总搞破坏怎么办?建议选一些有难度的玩具让他拆

    阅读(32)

    体验巧林积木积木作为能锻炼孩子全方面能力的工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纠正错误、改正错误、发现失误,在遇到挫折时也能冷静下来想出较好的解决方法,经常玩益智积木和不玩积木的孩子在智力方面还是有差距的。体验巧林积木尤其是传统积木,就比如巧林的榫卯积木...

    人文

    菩提和老君有何渊源?孙悟空大闹天宫,老君多次放水

    阅读(24)

    比如说太上老君的牛,就用一个镯子把孙悟空的兵器套走了。而太上老君的腰带,就是捆仙绳,也可以轻松捆住孙悟空。是以可以懂得成:在孙悟空大年夜闹天宫的时刻,太上老君其实很轻易活捉孙悟空,然则太上老君并没有那样做,甚至非但没有那样做,太上老君还多次...

    人文

    辖区|四川布拖县“三个保持”有序推进秋季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

    阅读(14)

    保持管理与服务并进一是根据辖区特点,狠抓违法源头管理。该县交警大队在各执勤检查点布控警力,对过往车辆进行严格检查,严厉打击无证驾驶、酒后驾驶、故意遮挡号牌等交通违法行为;二是根据辖区交通事故发生的规律、特点,对客运车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