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来源:凤凰网读书
80、90年代的香港乐坛关键词 , 可能属于“三王一后”“四大天王” , 属于批量的家喻户晓的情歌、劲曲、改编和翻唱 , 但都无关Beyond 。 以荧幕、镁光灯、粉丝团、造星工业为砖瓦 的摩登世界 , 四个靓仔组成一支原创摇滚乐队 , 幸运的是也聚拢到一批提携和追随者 , 不那么幸运的是只能附在主流的边缘适度施展。好在这支乐队的底色、“灵魂” , 是黄家驹 。 这位 主唱兼吉他手 , 除却公认的音乐天赋、领导力 , 还有蓬勃的人文气质和野心 ,“他的脑筋 , 不在香港 , 一会儿在北极 , 一会儿在中原大地 , 他爱读唐诗宋词 , 完全与香港流行文化迥异 。 ” 1992年 , Beyond进军日本 , 企望迈出香港 , 逐步国际化 。 然而次年6月30日 , 他因此前参与录制一档娱乐节目时意外从高台坠落 , 不治而亡 。黄家驹离世 , 在27年前的今天深深击痛了那些热爱他的人 , 对声名鹊起的Beyond来说更是一记重锤 。后来 , 决定以三人形式继续发展的黄贯中、黄家强、叶世荣对家驹的感情 , 对乐队历程的清点 , 对日本之行的追悔 , 面向漫漫前路的脆弱与坚定 , 被记录进一本叫《拥抱BEYOND岁月》的书 。 而 那时的他们还不知道 ,Beyond会成为千禧后每一个摇滚乐爱好者的导师和朋友 , 即使乐队解散 , 人们的敬意也从未消散 。今天我们便分享家驹去世后 , 乐队另三位成员留在书中的珍贵影像和文字 , 以遥望一个堪称伟大的摇滚乐队 , 和致敬一个永远年轻的歌手 。黄贯中谈黄家驹“基本上 , 没有家驹就没有BEYOND”健谈、固执、立场坚定、具领导才华及说服力 , 这些都是我对家驹的印象 。 他处事很冷静 , 绝对 不会胡来 , 而他的音乐造诣更比大家想象的高很多 。记得第一次跟家驹见面 , 大概是1984年底 , 地点在旺角的运通泰酒楼 。 当年BEYOND要在坚道举行音乐会 , 而由于世荣知道我正修读设计 , 便相约倾谈帮助乐队设计海报的事宜 。 那天家驹架着一副红色框眼镜、脸上分泌着油脂 , 是一个踏实、风趣又健谈的人 。 大部分的对话都记不起了 , 倒是一则关于酒楼外一个乞丐的笑话仍在心头 。 那时我问家驹:“你见唔见楼下门口一乞儿呀?巨双脚只得一截 , 重威紧自己呀 。 ”家驹道:“系呀系呀 , 双脚断左一截 , 剩系去道膝头 , 重威紧得血焦呀!”我笑着说:“你知唔知其实巨今朝已经威紧架啦 , 重系由脚趾开始威添!”然后他便大笑 。 虽然这是一个坏透的笑话 , 但在短短谈话中 , 我已感到大家都是有幽默感的人 , 很容易沟通得到 。另外我又忆起当天家驹告诉我想将BEYOND的“O”字做成发光效果 , 我表明了当中的难处 , 但他仍满有信心的说:“没有问题的 , 我们一定可以做得到 。 "他就是这样的一个理想主义者 , 永远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理想 。当天的聚会还有下文 。 话说在音乐会举行前几个月 , Beyond的吉他手陈时安离队 , 于是他们便找我顶替 。 当时BEYOND的风格是ART ROCK , 技术偏向高深一类 , 而我则是一个着重速度、力量的吉他手 , 以玩奏重金属为主 , 对于他们那些较雕琢的音乐 , 自问只懂皮毛 。 在一个月时间内 , 我要学会十四首BEYOND的作品 , 真是苦不堪言 。 幸好家驹一 直从旁指导 , 使我在那段时 间中得以进步神速 。
早年阿Paul黄贯中在音乐上 , 家驹对我影响深远 。技巧上我有百分之 八十是从他那里得到启发而学习过来的 , 所以 他除了是一位关系密切的朋友外 , 也是我的老师 。 十 年前我对音乐的态度还不太开放 , 会认为除了摇滚音乐以外 , 其他都不值得尝试 。 但他的眼光就比较开阔 , 更告诉我们 BEYOND 要继续走下去的话 , 就一定要做些流行又易上口的作品 。 其实当时我们都不太喜欢这样做,但在他的影响下 , 我开始明白到音乐有不同种类 , 也可以用一种研究的态度做音乐 。 另外家驹又让我认识到很多好的音乐 , 像 Oricon 、 Paco de Lucia 等 。 去年 Paco de Lucia 连同 Al di Meola 和 John McLaughlin 在香港表演 , 身处现场的我泛起了点点感触 , 一瞬间怀念起家驹, 我知道如果他身处现场一定会很开心 。家驹也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 。 他很圆滑、直谈也很有说服力 。 我们喜欢叫他做“黄伯” 。 因为他会为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 , 而且他能言善辩 , 所以无人可以驳赢他 。 他是一个生活来自基层社会的人 , 所以对社会上的一些看法 , 我跟他常有共鸣 。 我很佩服他有独立的见地 , 很多人们看不到的东西 , 他也能一一道出 。基本上 , 没有家驹就没有BEYOND 。 家驹绝 对是乐队的灵魂人物 , 而现在我们就像三个没有灵魂的人 。 虽然我还觉得他仍然跟我们同在 , 然后给予我们精神上的支援 , 但我们再也不是昔日的BEYOND了 。 因此我绝不会责怪别人说BEYOND今非昔比、光辉不再 , 因为我自己也有这种想法 。 然而我不会因此气馁 , 纵使我知道要花上十倍努力也未必及得上家驹的才华 , 但我也会努力搞好BEYOND 。在我的生命中 , 从未试过失去如此亲切的朋友 , 那种伤心的程度实在不知怎么去形容 。 我感到愤怒、悲伤、后悔 。 如果不去日本 , 一切伤心事情便不会发生 , 为何我们要作出这样的决定?我知道自己不应该被这种想法囚禁 , 纵使思前想后 , 但还是要逼自己接受一切无法接受的现实 。 我会这样想 , 人终必一死 , 重要是在生时有否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 , 是否珍惜过自己 。分页标题
Beyond 畅游东京迪士尼乐园记得事发后自己第一个念头是不想再做音乐 , 而我们三人一直也不敢提及关于乐队的事 。 直至有一天家强致电给我 , 我才醒觉到不能从此沉沦下去 。 家强的悲痛一定更甚于我 , 但既然他也能站起来 , 我也一样要坚强 。 不过重新起步做第一首歌的时候 , 真的非常辛苦 , 既心不在焉 , 也冷静不了 , 那是一段很难熬的日子 。我相信人死后会活在另一世界 , 家驹只是先走一步而已 。 我希望乐迷会常常想念他 , 不要忘记他 , 也希望BEYOND各成员会记得家驹对大家的要求 , 三人继续紧守岗位 , 创作一些令家驹感到拍烂手掌的作品 。自从家驹离开以后 , 我再不独是面对外面的世界 , 我也要面对他 。 在保持BEYOND 过往的优点之余 , 我会继续为创作注入新的元素 , 因为这也是家驹在生时会做的事情 。黄家强谈黄家驹“当我唱起较为摇滚的作品时 , 唱腔不期然地便跟他相像”虽然家驹的性子较为强烈 , 但他仍然是个了不起的人 。 他对事物的观察很透彻 , 想象力又丰富 , 而且很懂得照顾别人 。 作为他的弟弟 , 他当然会照料我 , 但其实他亦很照顾BEYOND其余的两位成员 。家驹是一个多产的音乐人 , 也是一个音乐痴 。 不少人曾说过他是天才 , 但我认为他的成就更多是因为努力使然 , 他拥有的东西都是经过很辛苦、很勤奋、很用心的过程换取回来的 。 或许在很多方面他都表现颇为懒惰 , 然而他对音乐却是从一而终地积极 。 当他接触音乐以后 , 便不断地付出 , 不停地练习 , 工作对他来说 , 不过是养活自己的媒介而已 。 玩音乐的人当然希望可以用音乐表达自己 , 而家驹在这方面尤为出色 。 有时他甚至不需要歌词的辅助 , 而单以纯音乐方式便能将自己的思绪和心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 这亦是我渴望企及的境界 。我受家驹的影响很多 。 生活上他给予我重要的启示 , 令我明白到人一定要有建树、有贡献 , 不能随便浪费生命 。 既然家驹在其短暂的生命中能够做到这么多 , 如果我可以学到一半的话 , 已很满足 。 思想上 , 他影响到我对每一件事的看法 , 因为他甚有远见 。 或许也不能说是受 他影响 , 可能自己真的长大了 , 对事物的观点自然有所改变 。家驹绝对是BEYOND的灵魂人物 , 从无到有 , 他正是那开辟者 。 纵然如此 , 他从来没有向外界宣示自己的重要地位 。 他曾经说过:“不是乐队需要我 , 而是我需要BEYOND 。 ”这则宣言不只是向外界披露 , 同时亦令每位成员反省到自己的位置 , 理解到自己需要BEYOND多于乐队需要大家 , 所以我们的共识是将自己的能力尽量贡献出来 , 有什么新题材便会拿出来分享 , 努力为BEYOND创作 。 无可否认BEYOND能成员为人所共知的名字 , 功劳大多归于家驹 , 而他亦是推动乐队继续向前奋斗的功臣 , 当他离开以后 , 四个人的BEYOND已成为永远的传奇 。家驹逝世委实是我无法接受的现实 , 现在亦然 。 当时自己确实天真 , 常幻想我们四个会怎样怎样 , 有很多美丽的憧憬 , 可是梦却粉碎了 。 家驹是我生命中最信任的人 , 唯一可以肯定不会伤害我的人就是他 。 从小到大 , 我一直与他为伴 , 所学的大部分皆来自他 , 失去家驹就如同失去了一本教我做人的书本 , 从此我便重新书写 , 而不再有查阅的可能 。
家驹与家强分别摄于姑姐家中及其居所附近的山坡其实我有些朋友也是因为他的缘故而结识 , 他不在以后 , 我亦不常见到他们 , 一来我觉得那些都是他的朋友 , 而且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坠入角色转移的烦恼 , 以往大家一起吃饭或游玩 , 我总是家驹的弟弟 , 但现在我已不能去演着作为弟弟的角色 , 所以我情愿多点独处 。 有人说我在《二楼后座》这张专辑中唱的很像家驹 , 当时自己的心情大概是希望尽量保留BEYOND以往的感觉 。 不知道是否刻意 , 但当我唱起较为摇滚的作品时 , 唱腔不期然地便跟他相像 。我并不是一个像家驹般Hard Rock的人 , 但一切或许源自我一份不想失去他、接受不了他离去的心情 。 我在家里仍然摆放着一幅他墓碑用的照片 , 我会常常观望他 , 甚至跟他说话 。 相中的家驹像拥有很多表情似的 , 时而快乐时而失意 , 仿佛从未离开过我们 , 我们相信他正跟我们一起 , 偶然会在我们身边出现 。分页标题
家驹的墓碑遗照我最大的遗憾是以往不懂得珍惜家驹的一切 , 对他的给予只视为应得 , 又没有好好地去学习他优良的特质以及处事方法 , 致使现在只能凭借记忆及想象去回望 。 这是一个很残酷的教训 , 为何他不在身边我才会醒觉到要长大呢?!无疑我是独立了 , 也积极了 , 只因我应该如此 。 我不想败坏他生前留下来的建树 , 既然他已经不在 , 我不要BEYOND也随之消失 。我知道大家希望BEYOND每位成员同样努力 , 延续BEYOND会是他对我们的最大期盼 , 他正默默支援着我们 , 告诉我们还是了不起的 。 虽然我强烈地感到乐队不能再拥有往昔最光辉的感觉 , 但我们仍会集合三个人最强的力量 , 做出三个人可以做到最好的音乐 , 以对BEYOND乐迷有所交代 。叶世荣谈黄家驹“那些在红磡体育馆外的空地打排球的日子”在我眼中 , 家驹是一个聪明、幽默、善良、主意多多又意见多多的人 。他很有领导才能 , 是天生的领袖 , 然而却很贪睡 , 总要我们花上很大力气才能把他弄醒 。我与家驹相识于土瓜湾的嘉林琴行 。 那年我还是一个中六学生 , 由于Peter Lam去了美国 , 所以我们的乐队便告解散 , 而我亦要再寻觅新的伙伴 。 为着这个缘故 , 我在琴行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 看看有没有乐队需要鼓手 。 透过琴行老板的介绍 , 我认识了弹低音吉他的李荣潮 , 而家驹就在当天陪同他出现在琴行 。 接触他已感到哗然 , 他对吉他的热爱程度令人心悦诚服 , 除了滔滔不绝说个不停 , 还不断捉弄着与我同行的吉他手0wen Kwan , 教他如何调校吉他及分享心得 。 之后我们又谈起自己喜欢的音乐 , 发觉原来大家的口味很相近 , 于是一拍即合 , 开始一起玩音乐 。 这乐队无疑是BEYOND的雏形 , 然而我们却没有替乐队取名字 , 只知道走在一起玩音乐是一大乐事 。认识家驹以后 , 我的音乐口味也广阔了 , 记得他曾介绍好些音乐极品如New Wave或者属于古怪前卫领域的Progressive Rock予我欣赏 。 闲时我们还会相约看电影和四处游玩 , 那些在红磡体育馆外的空地打排球 , 以及一起到大屿山宿营钓鱼的日子 , 现在还历历在目 。家驹向来都很有幽默感 , 跟不 太熟络的人也可以“倾个够(聊个够)” , 而且态 度也很亲切 。 与他交往的重要条件是——尊重他 。 如果家驹发现对方不尊重他 , 态度可 以立刻便得好“串(拽)” , 又或 者随时在言谈间幽你一默 , 教人莞尔 。 另外他又有满腔的理论 , 细想回来 , 他的言论也很有道理 , 有值得参考的价值 。初期我们玩奏前卫音乐的时候 , 已惊叹于家驹的创意 , 他往往会创造出美好的乐章 , 在我认识的人当中 , 从没有接触过像他般奇妙的 。 对于BEYOND , 家驹当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 他一把沧桑有力的歌声 , 正是BEYOND早年的标记 。 还未正式跟他组乐队的日子 , 曾目睹过他拿着吉他自弹自唱 , 当时已经对其歌声深有感受 , 甚至比较起自己乐队的主音歌手尤为优胜 。 由于那位歌手是一个很霸道的人 , 所以大家都不喜欢他 , 于是我便跟家驹说:“你重唱得好过他 , 不知你做乐队的歌手啦!”发生在家驹身上的悲剧是一记晴天霹雳 , 当他接受抢救的时候 , 自己真不知所措 , 只希望一切是梦;可惜家驹最终还是离开了 , 自己也逼着要接受现实 。 无疑事件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 心痛之余也感到很残忍和无奈 , 而且有一段时间对整个日本之旅感到懊悔 。 当时常自问 , 好端端的在香港 , 虽然不是百分百顺意 , 但至少大家都开开心心 , 为何要跑到日本呢?但针无两头利 , BEYOND到日本发展 , 是因为想有更大空间创作音乐 , 而我们确实在过程中学到不少东西 , 并非全交白卷 , 所以家驹算是为理想而牺牲了 。 之后的冷静期 , 自己想了很多 , 对于未来 , 仿佛一片迷惘——究竟我们该做什么?究竟BEYOND是否就此解散?那些日子就只是静静地去理清问题 , 幸好一直得到朋友、乐迷和家人的关心 , 信心才逐渐重拾 。现在BEYOND缺少了家驹 , 无疑是有所欠缺 , 所以我们都要比以前多付出一点 , 变得强一些 , 才可以补救这个缺口 。 不过我并不怀疑BEYOND的实力 , 我会以比较正面的想法用心去干 , 现在希望可以多唱、多创作些 , 锻炼好自己 , 让家驹不会失望 。 虽然家驹的悲剧是一场伤感的事 , 但我会常常怀念往昔共聚的愉快日子 。 在我们的二楼后座录音室里 , 我刻意摆放了家驹一张表情滑稽的照片 , 照片中可以见到我们在某节目活动后台嬉戏 , 因为我们明知道那些场合很沉闷 , 所以唯有苦中作乐 。 如今每次在练习的时候 , 家驹就像以前一样 , 以他有趣的表情注视着我们 , 同时也提醒我要努力鞭策自己 , 令BEYOND的精神延续下去 。分页标题
挂在“二楼后座”录音室里的滑稽照片(摄于1989年2月26日)1993年6月30日 , 天空一片苍茫 。 那个黄昏 , 家家户户都定睛看着意外的终局 , 有人泣不成声 , 有人错愕万分 , 有人默默哀祷 , 有人从心底回荡出无限的惋惜 。在意外发生前 , 家驹曾愤怒地斥责香港只有娱乐圈 , 而没有乐坛 。 这番有如当头棒的话 , 其实在BEYOND年年月月不厌其烦地反复申说过 , 但既得利益者与合谋者当然充耳不闻 , 而关心的人又能做什么?逃离了一个娱乐圈 , 万料不到家驹会在另一个更庞大的娱乐体制中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 游戏规则无情地摧残了一颗年轻热情的摇滚心 , 而家驹却永远年轻 。BEYOND的音乐向来都使不同阶层的人得到了熏陶 , 除了最疯狂的BEYOND少女族群 , 以及无数在BAND房中奏着BEYOND作品的年轻乐队之外 , 随便在我们身边 , 都不难找到热爱与敬重BEYOND的人们 。 光明的世界背面 , 糜烂的黑夜里正有一个个迷失的灵魂借着酒精的挥发 , 忘情高歌着《灰色轨迹》 , 而停放在路边街角的小型货车则以高音量播放着家驹沧桑的歌声……无论是固执的 , 平庸的 , 快乐的 , 麻木的 , 甚至属于社会边缘的地下秩序 , 凭着BEYOND的音乐 , 都能在其逐流中当到点滴解放心灵的甘露 。 直至现在 , 我们还未能在香港找到另一个像BEYOND般拥有影响力的乐队 。 而作为BEYOND创始者与灵魂人物 , 家驹在他短暂的生命中燃亮了自己 , 也燃亮了很多爱戴他的人 。酒醒梦断 , 花谢月朦胧 。 家驹遗下他隽永的曲调 , 放下一生不朽的音乐功绩 , 孑然一身地迈向他的音乐天堂里 。 可惜及可悲的是他委实的走得太早了 。 愁与泪 , 无奈与凄沧 , 总是抹不掉 , 挥不去 。 家驹虽已撒手尘寰 , 正如BEYOND三位成员所言 , 或许他正在另一个世界愉快地生活着 , 除了对他作出祝福以外 , 也让我们永远怀念这位摇滚音乐殉道者 。
来源:(未知)
【】网址:/a/2020/0918/1600362934.html
标题:一代人终将老去,黄家驹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