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李文忠不仅仅是一代名将,他还是一个极具才干的行政谋臣。他是朱元璋的的外甥兼养子,朱元璋对其及其信任,同时也是阻挡朱元璋内心恶魔的第三道屏障。一,李文忠对于朱元璋的意义。李文忠的母亲朱佛女是朱元璋的二姐,也是唯一给予幼年朱元璋温暖的女人。朱佛女心地善良,对朱元璋影响深远。朱佛女嫁给从盱眙搬来濠州的小地主李贞后,不忘娘家,对朱元璋格外疼爱,各种接济,甚至还资助他念了私塾。
文章图片
但是至正10年(1350年),濠州大旱,紧接着瘟疫四起。家乡父老十不存一,朱佛女病死,时值乱兵入境,李贞带着12岁的李文忠避难淮东。至正12年(1352年),李贞和李文忠得知朱元璋在滁州郭子兴部,于是历经一个多月的讨饭生涯,前去投奔朱元璋。这一个月让李文忠快速成长,因为他们在这条路上几次差点丢了性命。一路不是土匪就是乱兵,为了保命,锻炼出了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和从不放弃的胆气。这对后来的李文忠至关重要。见到朱元璋后,朱元璋很高兴地接纳了这个外甥,并且要李文忠随姓朱,改名朱文忠。这也是后来为什么有很多史料上叫李文忠为朱文忠的原因。因为对朱佛女感恩的缘故,朱元璋对李文忠犹如亲生,不但手把手教习弓马骑射,还给他请了老师教他文化,如范祖乾、胡翰。一门心思把李文忠培养成才。彼时朱元璋光棍一条,把自己的外甥真心是当做儿子来养的。二,李文忠初出茅庐,首战告捷,一战成名的”池州大战”。而李文忠也的确对得起朱元璋对他的栽培。至正17年(1357年),著名的池州大战中,19岁的李文忠第一次震撼了所有人,他以舍人的身份,带领朱元璋的亲兵,对阵陈友谅麾下悍将邹普胜。结果一战成名,大败邹普胜,攻下青阳、石埭、太平、旌德四县。三,拯救朱元璋于危难,不可能的任务之”新城大战”。至正25年(1365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决斗的关键时刻,实力处于下风的朱元璋到处都在赌。张士诚蠢蠢欲动,打算抄朱元璋后方。浙江新城,李文忠仅有万余人马,却带头反冲锋,一战将张士诚的二十万兵马打得丢盔弃甲。这可是张士诚的王牌部队啊!此战,李文忠于绝境中求生存,戳破了张士诚的阴谋。避免了陈友谅和张士诚联手,两线夹击朱元璋。
文章图片
多句嘴,不得不说朱元璋命得有多好,一个朱文正,一个李文忠,都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才让朱元璋有机会完成更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四,李文忠即便有功,而仍然低调,不骄不躁,美德更是感人肺腑。虽然李文忠在短短几年内,成为了朱元璋武将阵营的新星,成了当红炸子鸡。但是他的资历比起徐达、常遇春等人,仍然属于二线预备役。但是就在这样的预备役职业生涯中,他仍然光辉夺目。他治军严谨不输徐达;儒将风范,几乎成为朱元璋军队代言人;招降纳叛,几乎到了只需要递名片就可以解决的状态。但最最重要的他有一颗悲悯的心,这个在战场上早就被人忘记了。可是一直到近代,福建仍然有不少庙堂供奉着李文忠的牌位,仍在诉说着,当年李文忠南征的路上,以军粮救民,命令士兵收养孤儿,”沿途活命无数”。
文章图片
五,李文忠在战争中最辉煌的时刻——“洪武3年北伐”。洪武3年(1370年),李文忠接替死去的常遇春统领大军,作为徐达的左副将军,征讨北元大漠。朱元璋给李文忠的任务是“北进元帝国首都应昌,挑战元昭宗。”其实让一个副将军这么重的任务,是朱元璋多信任李文忠的实力么?其实不是,朱元璋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李文忠其实是个掩护,牵掣一下东路的元军,真正的战略意图是徐达西线。然而让朱元璋瞠目结舌的是,李文忠有一次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打出野狐岭、攻克兴、端掉查干淖尔的元帝的行宫、强攻骆驼山、赶走沙布丁、逼降元上都。拿下元上都之后,精彩的一幕终于发生了。李文忠收拾包袱,盘点缴获。大张旗鼓班师回朝。但实际上李文忠用了十天时间强行军,突然出现在了应昌,结果攻下应昌,俘获元太子买的立八剌及后妃、诸王公、将相官属数百人。元昭宗北逃,李文忠派精锐穷追至北庆州而返。经过兴州和红罗山,搂草打兔子,擒获江文清、杨思祖等,降伏5万4千余人。此战解决了洪武3年以来,朱元璋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李文忠得胜回朝后,终于被列为开国功臣,封为曹国公。六、李文忠打仗的特点。后来人们才发现这个表面有种书生文弱的李文忠打仗,兼有徐达和常遇春的特点,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他擅长在敌人立足未稳时,直接精准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其眼光之毒辣,动作之迅捷,让人叹为观止。而同时知道让敌人痛不欲生。
文章图片
七,李文忠军事辉煌的落幕之战。他的另一个优点最终救了他——”永不放弃”。洪武5年(1372年)这次朱元璋打算毕其功于一役,组织了50万精锐,兵分三路深入漠北。李文忠仍然以左副将军身份,统兵五万出东路。这一战,明帝国的璀璨将星徐达栽在了王保保手里,在和林中了埋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逃出来。而李文忠轻敌冒进,在土剌河也中了埋伏。尽管李文忠采用了李云龙的正面突围的方法,一直冲杀到和林欲与徐达汇合,然而解决了徐达军队的元军正好来个合兵一处,集中力量攻打李文忠。此战令人叹息,打得明军不敢轻言进军大漠。李文忠伤亡惨重,身处绝境。连自己的战马都被敌人射杀,部队携带的干粮也几乎耗尽。在生死关头,李文忠出奇地冷静,于是毅然摆开阵势迎敌,敌不敢近。于是李文忠趁机金蝉脱壳。而元军竟然傻不愣登地守了三天,最后才发现李文忠早跑了。如果面对绝境的那一刻,李文忠放弃了,那他的故事到此就结束了。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大明帝国对北元的辉煌在李文忠这代人身上,这算是个分水岭了。然而,后面继续这个辉煌的,要等蓝玉出头了。不过这是后话了。而李文忠后来在北方戍边,之后又立了不少战功,但几乎没有再深入过漠北了。不过他在北方戍边,和他的四表弟关系匪浅,这后来甚至影响到了他儿子在关键时刻的最终抉择。八,善良耿直的李文忠,因言获罪,凄然谢幕。回到南京的李文忠,在朝内更是仕途顺利,位高权重。然而他父亲的朴素品质一直深深影响着他,那就是善良和耿直。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内心的恶魔总是往外跑,而朱元璋面对各种建议能最终听进去的,只有3个人,一个是他的亲生儿子朱标,一个是他老婆马皇后,还有一个就是敢于朝堂直言的李文忠。然而随着李善长的事情以后,朱元璋再也听不进别人的话了,特别是李文忠这样喜欢“硬顶”的人。最终因为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过甚,李文忠谏言:“一旦边疆有警,谁来为国效力疆场?文忠死不足惜,愿陛下念及江山黎民!”
文章图片
朱元璋暴怒,把李文忠当场拿下,判了个斩监候。结果若不是马皇后那句“陛下一家亲人十几口,都已亡故,只留下文忠。”怕是李文忠的故事到此又要结束了。九,明帝国包括朱元璋在内,给予李文忠的评价。然而李文忠其实政治生命到此也真的留结束了,他被免去一切官职,赋闲在家。李文忠心情抑郁,闭门不出。洪武17年(1384年),李文忠病逝。朱元璋追悔不已,追封其为岐阳王,谥号“武靖”,配享太庙,位列凌烟阁第三名,赐葬钟山。其子李景隆继承曹国公爵位。除了爵位,李景隆在文治武功以及性格、学识上,皆未继承李文忠。
来源:(网络)
【】网址:/a/2020/0917/1600353767.html
标题: 落幕|明朝开国将领李文忠文武兼备,最后却是因言谢罪,凄然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