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毅|汪毅又一新作《汤绍恩述评》一书问世


   由汪毅著、四川省历史学会、绍兴市鉴湖研究会编的《汤绍恩述评》一书问世 。 该书分图录和内文两大部分 , 约14万字、70幅图片 。 著名文史专家、绍兴市政协副主席冯建荣先生作序 。     该书正文为“神人天降 , 汤汤水命”;“科学治水 , 三江砥柱”;“禹绩神功 , 丹心汗青”;“文章锦绣 , 史志重光”;“功追马臻 , 比较研究”;“功媲李冰 , 比较研究”;“拓展未来 , 建言献策”七个部分。 附录有《汤绍恩入选第三批“四川历史名人”可行性分析》及水利文化研究资深学者邱志荣、魏义君先生撰写《四川汤绍恩故居寻访记》 。 “文献辑存”分别辑录了汤绍恩、汤佐和陶谐的文章 。
【汪毅|汪毅又一新作《汤绍恩述评》一书问世】
汪毅|汪毅又一新作《汤绍恩述评》一书问世
文章图片
《汤绍恩评传》封面
    该书为32开本 , 精装 , 图文并举 , 相得益彰 , 共筑汤绍恩学术研究的支撑点 。 图录为彩版 , 32页 , 堪称一座有关汤绍恩、三江闸的“纸上纪念馆” 。 其中 , 集汤绍恩雕塑像一组 , 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由衷敬意;集三江应宿闸照片一组 , 强调了历史记忆、文明记忆、精神记忆以及对历史的敬畏和对遗存生命的珍视;集三江应宿闸、新三江闸、曹娥江大闸一组 , 以此延伸比较 , 传递了三江应宿闸生命的气场、脉息、意念、精神、情怀、人文理想以及代代赓续和与时俱进的多元信息 。 至于“汤绍恩档案” , 则是特别为汤绍恩梳理定制出的一张“大名片” , 以方便读者从中作出新的价值判断 。     《汤绍恩述评》为第一部全景式地研究汤绍恩的专著 。 正文部分述评结合 , 从不同角度构筑了汤绍恩研究框架 , 拓展了汤绍恩研究格局 , 提升了汤绍恩研究品质 。 除述评汤绍恩的治水、兴水功绩之外 , 就从绍兴水利史的角度而言 , 作者提出了汤绍恩既是大禹治水精神最具代表性的传承者 , 又是继大禹之后古代治水人物的集大成者 , 一定意义上还是大禹在绍兴的异代知己、隔代化身的观点;梳理了文献中有关汤绍恩媲美大禹的若干评价 , 如“公缵禹功”(陶谐语)、“功全禹迹引”(王文镃语)、“禹稷同功”(匾)、“缵禹之绪”(徐渭题)、“洞开缵禹绪”(石之贞题)、“智侔神禹”(李国相语)、“功垂禹绩侔”(朱丙焱语)、“禹绪谁堪缵 , 崧生信有由”(朱云俊语)、“一方之神禹”(见《海滨耆士请封》)、 “公之恩泽 , 洵不在禹下”(程鸣九语);提出了四川、绍兴两地文史界、文旅界、地方政府分别从研究、文旅、城市品牌等多方面整合大禹、汤绍恩 , 以放大其社会功效的建议 。
汪毅|汪毅又一新作《汤绍恩述评》一书问世
文章图片
《汤绍恩评传》目录    从循吏治水角度 , 该书还首次把汤绍恩与著名治水历史人物马臻、李冰作了对比讨论 , 这在研究方面具有突破性意义 。 在“拓展未来 , 建言献策”这份 “万言书”(逾一万三千言)中 , 作者不但为安岳、绍兴两地互动“把脉开方” , 而且为三江闸遗址博物馆项目的立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升格、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等进行建言;同时 , 因历史上普州(今安岳)与眉州(今眉山)有“东普西眉”之说 , 故还特别将汤绍恩与苏轼作了相对的比较讨论——这无疑是一个崭新的命题 , 有助于四川史学界、文化界关注 , 特别是安岳与眉山 , 以让“东普西眉”再续华章 , 成为巴蜀文明的一个“新视点” 。 此外 , 该文还对汤绍恩入选全国第二批 “历史治水名人”和第三批“四川历史名人”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
汪毅|汪毅又一新作《汤绍恩述评》一书问世
文章图片
汪毅先生(左二)在绍兴寻考汤绍恩足迹    该书作者汪毅为一级文学创作职称(正高) , 曾任四川内江市张大千纪念馆首任馆长、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副巡视员、《四川省志》副总编等职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