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皇帝|国内仅存的唐朝丹书铁券:“钱镠铁券”失踪数十年,却被渔民捞走


君王皇帝|国内仅存的唐朝丹书铁券:“钱镠铁券”失踪数十年,却被渔民捞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金书铁券
中国国家博物馆里珍藏着一块状若覆瓦的铁片:锈迹斑斑 , 刻字斑驳不清 , 边角还有不少破损 。
这样一块破败铁片居然被收入国家博物馆 , 究竟有何来头?
孟子曾经说过:“盛德之士 , 君不得而臣” 。意思是对于有道之人 , 君主是不能够将他当做臣子看待的 。
虽然帝王对有德有功之士做不到平起平坐 , 但对于功勋卓越的臣子 , 有些帝王会赐其免死特权 , 这块铁片就是历史上的“免死牌” , 名为钱镠铁券 。

君王皇帝|国内仅存的唐朝丹书铁券:“钱镠铁券”失踪数十年,却被渔民捞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丹书铁券
1.平乱立功 , 获赐铁券
钱镠铁券是唐昭宗赐予吴越王钱镠的“免死金牌” , 钱镠铁券主体是一块形呈拱瓦状的铁片 , 重约132两 , 厚2.14厘米 , 长29.8厘米 , 宽52厘米 。铁券正面刻有金制铭文 , 所以又名“金书铁券” 。
铁券上的铭文一共350字 , 上面记载钱镠的官爵 , 功绩 , 皇帝赏赐 , 皇帝誓词以及免死次数等等 。其中写着“卿恕九死 , 子孙三死 , 或犯常刑 , 有司不得加责” 。

君王皇帝|国内仅存的唐朝丹书铁券:“钱镠铁券”失踪数十年,却被渔民捞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钱镠
这个内容是指钱镠可以凭此券豁免九次死罪 , 其后代子孙可豁免三次 , 对于钱家人犯下一般罪行 , 相关司法组织不得追责 。
明代诗人高启曾因此有感写下“尽言恩宠冠当时 , 天府丹书未逾此”的诗句 , 可见这样免九死的恩赐是多么令人惊叹 。
钱镠能获得如此至高殊荣 , 还得从另一名人物董昌说起 。

君王皇帝|国内仅存的唐朝丹书铁券:“钱镠铁券”失踪数十年,却被渔民捞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董昌
唐朝晚期时局动荡 , 藩镇割据 , 大小战乱不断 , 民不聊生 , 钱镠便是在这乱世出生并成长 。24岁时 , 钱镠响应募军号召 , 加入董昌军伍 。
钱镠自幼习武 , 骁勇善战 , 多谋善断 , 得到董昌的赏识和重用 。后来 , 钱镠跟随董昌接连平息了盗贼暴乱 , 王郢之乱 , 刘汉宏叛乱等 , 还有力打击了黄巢起义 , 为晚唐立下了不少战功 。
钱镠和董昌一路高升 , 钱镠被封为镇海军节度使 , 董昌被封为威胜军节度使、和陇西郡王 。
谁知董昌竟早就起了异心 , 895年(乾宁二年) , 其在越州(今绍兴)称帝建国 。董昌想要任命钱镠为两浙都指挥使 , 盛情邀请钱镠加入他的割据势力 。
而另一边唐昭宗让钱镠以浙东招讨使的名义平定董昌叛乱 。钱镠念及董昌的知遇之恩 , 再三写信劝告董昌不要为了一己之私挑起战争 , 让天下生灵涂炭 。

君王皇帝|国内仅存的唐朝丹书铁券:“钱镠铁券”失踪数十年,却被渔民捞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钱镠
没想到董昌假意投降 , 背地里却和淮南节度使联合密谋对抗朝廷 。钱镠无奈之下 , 正式出兵讨伐董昌 , 896年攻破越州俘获董昌 。董昌被俘后羞愧难当 , 最后自尽 。
钱镠讨伐董昌立下赫赫战功 , 唐昭宗被其忠孝精神所感动 。封其为两镇节度使 , 统管两浙势力 。并赐其免死金书铁券 。
钱镠受此殊荣 , 十分感动 。他没有因此而猖獗行事 , 反而教导子孙要谨慎小心 , 不可以得意忘形 , 招来灾祸 。
2.铁券渊源 , 追溯古今
钱镠铁券并不是最早的铁券 , 铁券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西汉汉高祖时期 。分页标题
那时的铁券还不是免死法宝 , 而是作为皇帝颁赐给功臣封侯加爵和荣誉的一种象征 。汉高祖刘邦为了笼络开国功臣 , 在中国盟誓制度上发明了“丹书铁券” , 以此作为对功臣的奖赏 。

君王皇帝|国内仅存的唐朝丹书铁券:“钱镠铁券”失踪数十年,却被渔民捞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丹书铁券
丹书铁券顾名思义就是用丹砂在铁片上写下皇帝对功臣的赏赐和誓约 。不仅如此 , 那时的丹书铁券还有“装金匮”、“藏石室”的流程 。
即把制作好的丹书铁券放入金色盒子 , 并藏于石建的宗庙 , 以示郑重 , 大有“山无陵 , 天地合 , 乃敢与君绝”的架势 。
后来王安石在史书里对此评价道:“汉家分土建忠良 , 铁券丹书信誓长” 。
到了南北朝 , 丹书铁券开始有了豁免罪行的功能 , 这时免死次数一般为1-3次 。

君王皇帝|国内仅存的唐朝丹书铁券:“钱镠铁券”失踪数十年,却被渔民捞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免死牌
北魏时铁券的颁发变得普遍 , 孝文帝经常给近臣宗亲颁发丹书铁券 , 西魏时还将丹书铁券作为其他势力归附后的奖励 。
后来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 , 开始用金银来填充铁券上的刻字 , 所以丹书铁券又有“金券”、“银券”的称呼 。到了隋朝 , 铁券几乎都是用金来填涂文字 。
【君王皇帝|国内仅存的唐朝丹书铁券:“钱镠铁券”失踪数十年,却被渔民捞走】唐朝时 , 铁券开始往制度化 , 程序化的方向发展 。铁券上的文字开始规范化 , 形成一定格式 , 一般包括功臣姓名 , 日期 , 功绩 , 特权内容及皇帝的誓言等 。
相比于南北朝 , 唐朝的免死次数也不断增加 , 例如钱镠铁券上的免九死 , 后代免三死就是证明 。唐朝铁券制度发展日益成熟 , 后代铁券基本都参仿唐制 。

君王皇帝|国内仅存的唐朝丹书铁券:“钱镠铁券”失踪数十年,却被渔民捞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铁券
明朝是铁券的发展巅峰 。明朝对铁券的颁发对象 , 颁发等级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
明朝铁券颁发对象仅限于立有军功的封爵者 。颁发铁券时要严格根据爵位的等级来颁发 , 不同等级的铁券尺寸有别 , 不得逾越 。
不仅如此 , 明朝还专门在内阁设中书科 , 专门负责书写铁券铭文等工作 。铁券都是一式两份 , 一件由被赐者保管 , 一件存于内府 , 以防有人造假 。
与唐朝相比 , 免死次数下降 , 子孙不在被免范围内 , 并提出谋逆之罪不可免 。
丹书铁券真的是“免死金牌”吗?丹书铁券本质上是封建统治阶层巩固政权的策略和手段 , 皇帝通过铁券来笼络功臣 , 目的是彰显皇恩浩荡 , 加强中央统治权力 。受封之人要学习钱镠的智慧 , 把铁券当做荣耀而不是当特权 。

君王皇帝|国内仅存的唐朝丹书铁券:“钱镠铁券”失踪数十年,却被渔民捞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免死金牌
白居易说过:“由来君臣间 , 宠辱在朝暮” , 伴君如伴虎 , 历代被赐免死铁券之人 , 多的是被治罪的 。例如明朝胡惟庸一案 , 牵扯其中的大臣不乏是被赐铁券的功臣 , 但统统都被下令处死 , 无一幸免 。
丹书铁券的豁免权就代表了其一定会有黑暗的一面 。特别是 , 它专门服务于贵族 。
明朝时 , 就有一位贪污税粮的钱氏后人钱用勤用铁券免去罪行一事 。无论是哪个时代 , 没有约束的权力是可怕的 , 任何时候都要警惕特权 , 这是赤裸裸的腐败 。法律面前众人平等 , 没有人能逾越法律底线 。
3.钱镠铁券的千年之路分页标题
1951年 ,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迎来了一件珍贵的千年文物——钱镠铁券 , 由当时的长乐乡钱氏后裔出面移交 。
1959年 , 钱镠铁券被送往中国历史博物馆 , 也就是现在的中国国家博物馆 , 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从唐朝走到新中国博物馆 , 钱镠铁券走得很艰难 。

君王皇帝|国内仅存的唐朝丹书铁券:“钱镠铁券”失踪数十年,却被渔民捞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897年(乾宁四年) , 钱镠获赐铁券后 , 就一直将它放在杭州吴越王府的钱氏宗庙内保管 。
978年(北宋宋太平兴国三年) , 钱镠之孙钱弘俶遵从钱氏家训 , 归顺北宋 , 保百姓和平 。为了表示忠心 , 钱弘俶率领王族子孙 , 部下家仆一千多人由杭州迁往宋都汴州(今开封)定居 。但铁券金书等家传文物仍然留在杭州钱氏宗庙 。
990年(宋淳化元年) , 钱弘俶早已去世 。有杭州官员认为本地吴越王府乃前朝旧物 , 留着实在不妥 , 于是便将钱氏宗庙内的铁券等旧物运往首都献给宋太宗 。
宋太宗念钱氏当初归顺之功 , 下令将铁券等钱氏文物归于钱惟濬(钱弘俶之子)保管 。后来 , 宋仁宗、宋神宗二帝又先后下诏调阅钱镠铁券并都在阅后归还 。
1075 年(宋熙宁八年)钱氏六世孙钱景臻和宋仁宗最疼爱的幼女秦鲁国大长公主喜结连理 , 钱镠铁券交由钱景臻保管 , 藏于驸马府内 。

君王皇帝|国内仅存的唐朝丹书铁券:“钱镠铁券”失踪数十年,却被渔民捞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铁券
1126年(靖康元年) , 金兵入侵 , 秦鲁国大长公主让儿子钱忱带着铁券南下避难 。次年 , 靖康之变 , 已是72岁高龄的秦鲁国大长公主变卖家产支持抗金 , 并举荐赵构为皇帝 , 也就是后来的宋高宗 。
1131年(南宋绍兴元年) , 钱氏举家迁往浙江台州 。宋高宗念大长公主救国举荐之恩 , 下诏赐大长公主府邸 , 从此钱氏一族在此定居 , 成为当地望族 , 钱镠铁券也随之留在台州钱氏宗祠内 。
1276年(南宋德祐二年) , 元兵南下 , 宋朝覆灭 。元兵攻占临海城前 , 钱氏后人带着铁券逃跑避难 , 途中意外身亡 , 铁券从此下落不明 , 不知去向 。
就这样过了五六十年 , 元代一位渔民在浙江黄岩县捕鱼时捞上来一块铁片 , 竟然就是失踪几十年的钱镠铁券 。
由于浸水太久 , 铁券上的金子剥落了许多 , 渔民不识文物 , 把它当寻常铁物卖给了当地一位老者 。
钱氏后人钱世珪听闻后 , 用五十斗米将铁券赎回 , 并保存在台州钱氏宗祠里 。辗转几十年的钱镠铁券又回到了钱氏族人手里 , 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 。
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 , 倭寇来袭 。钱氏后人钱珍带着铁券藏进深山 , 十余年后才重返台州 。

君王皇帝|国内仅存的唐朝丹书铁券:“钱镠铁券”失踪数十年,却被渔民捞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钱氏后人钱珍带着铁券藏进深山
咸丰年间 , 太平军入侵台州 , 钱氏后人将铁券沉入井底以免被掳去 , 战乱结束才捞出 。再次沉水的铁券金字剥落得更多了 , 到了最后只剩下一百八十个多个金字 。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 , 藏于钱氏宗祠的铁券竟然不翼而飞 。过后不久 , 盗贼在嵊县出售铁券 , 被当时一位徐县令花400大洋购入 。
后来这件事传到了钱氏后孙钱文选耳中 , 钱文选和兄长钱乙斋 , 联合嵊县长乐乡的钱氏后裔 , 一齐向这位徐县令施压 , 最终以原价赎回 。从此 , 铁券由长乐乡钱氏三房轮流保管 。
后来抗战爆发 , 嵊县沦陷 。为了保护钱镠铁券不落入敌人手里 , 长乐乡钱氏族人决定把铁券藏在深井里 。据回忆:人们当时在铁券身上涂厚厚的油和蜡 , 用棉线紧紧缠好铁券最后再涂蜡投入井里 。分页标题
不仅如此 , 为了确保铁券不暴露 , 还往井里倒入大量黄泥搅浑 , 一直到抗战胜利才将铁券取出 , 上交人民政府 。历经数代风雨 , 钱镠铁券终于得到了完美的归宿 。

君王皇帝|国内仅存的唐朝丹书铁券:“钱镠铁券”失踪数十年,却被渔民捞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钱镠铁券
“铸铁如瓦勒金字 , 乾宁岁月犹存唐” , 这是乾隆为钱镠铁券写下的诗 。如今它安静地躺在博物馆的橱窗里 , 已经失去了“免死金牌”的荣耀与威力 。
可透过它我们仿佛能领悟到钱镠遗训里“忠君爱民 , 不恋权势”的精神 , 感受到钱氏后人为了守护文物而付出的努力和心血 。
丹书铁券本质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产物 , 但人民却赋予了它新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