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赵博生是宁都起义领导人,留下了一首诗,读起来慷慨激昂

昨天我们介绍了宁都起义的领导人董振堂 , 今天再来看看这次起义的另一位重要的领导人——赵博生 。
说起来 , 赵博生和董振堂有很多相似之处 , 两人都是河北人 , 也都是农民出身 , 长大后都考入了保定军校 , 后来又都在冯玉祥的西北军效力 , 并一起领导了宁都起义 。

宁都|赵博生是宁都起义领导人,留下了一首诗,读起来慷慨激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赵博生从保定军校毕业后 , 曾在各路军阀的部队中辗转 , 后来之所以选择冯玉祥的西北军 , 原因也跟董振堂如出一辙 , 就是看中了冯玉祥的部队管理严格 , 风气很正 。
也正是在这里 , 赵博生与董振堂结识 , 两人惺惺相惜 , 为日后联手起义埋下了伏笔 。
中原大战结束后 , 冯玉祥被迫下野 , 赵博生所在的26路军被老蒋收编 。由于看不惯老蒋热衷内战却对日本人放任不管的态度 , 赵博生索性不干了 , 带着手下的特种兵旅教导大队出走 。
然而 , 赵博生虽然一心想着革-命 , 但何去何从却没有什么主意 , 结果就在部队徘徊在汉中的时候 , 突然遭到当地武装力量的袭击 , 部队损失殆尽 。
直到1930年 , 受到孙连仲的邀请 , 赵博生出任26路军参谋长 。但是 , 赵博生已经对老蒋的部队非常厌烦 , 便与26路军73旅旅长董振堂、74旅旅长季振同一拍即合 , 在与红军秘密取得联系后 , 三人于1931年12月14日晚 , 在江西宁都正式宣布起义 , 就是著名的“宁都起义” 。

宁都|赵博生是宁都起义领导人,留下了一首诗,读起来慷慨激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
由于此前的充分准备和缜密部署 , 宁都起义几乎兵不血刃便取得了成功 , 共计一万七千余众的起义部队浩浩荡荡开往苏-区 , 被改编为红军第五军团 , 季振同为军团总指挥 , 董振堂为副总指挥 , 赵博生为参谋长 。
不过 , 部队虽然改名为红军 , 但毕竟在思想作风上还存在着诸多旧军阀队伍的陋习 , 因此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部队整训 , 成了首要问题 。此时 , 赵博生挺身而出 , 协助军团政委萧劲光 , 完成了部队整编和思想改造 。在两个月的时间里 , 赵博生和将士们同吃同住 , 打成一片 , 实现了红五军团“质的提升” 。
整编改造结束后 , 赵博生和红五军团几乎没来得及休整 , 便投入了战斗 , 参加了赣州战斗、漳州战斗和水口战斗 , 凭借顽强彪悍的战斗作风 , 打出了名堂 , 在当时的苏-区 , 流传着“一军团的冲锋 , 三军团的包抄 , 五军团的马刀”的说法 。
特别是在水口战斗中 , 赵博生左臂中弹 , 但他轻伤不下火线 , 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血流得不多 , 这点小伤没事!”硬是咬紧牙关 , 一鼓作气打垮了敌军 。
1933年初 , 赵博生奉命在黄狮渡一带阻击敌军 。由于敌军的人数三倍于己 , 而且双方在武器装备上存在很大的差距 , 在经过一番拉锯战后 , 赵博生指挥的部队陷入弹尽粮绝的绝境 。
为了拖住敌军 , 赵博生指挥将士们用鹅卵石砸向敌人 , 甚至亲自带队发起冲锋 , 和敌人肉搏 , 结果在混战中 , 赵博生头部中弹 , 不幸牺牲 , 年仅36岁 。

宁都|赵博生是宁都起义领导人,留下了一首诗,读起来慷慨激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938年 , 在纪念宁都起义的活动时 , 主席题词道:“以赵博生等同志领导的宁都起义精神用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 我们是战无不胜的!”
另外 , 赵博生文武双全 , 留下了一首诗 , 读起来慷慨激昂 , 就是下面这首《革-命精神歌》:
先锋!先锋!分页标题
热血沸腾 ,
先烈为平等牺牲 ,
做人类解放救星 。
侧耳远听 ,
宇宙充满饥饿声 ,
警醒先锋 ,
个人自由全牺牲 。
我死国生 , 我死犹荣 ,
身虽死精神长生 ,
【宁都|赵博生是宁都起义领导人,留下了一首诗,读起来慷慨激昂】成仁成功 , 实现大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