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下|这个中元节,让祭祀回到“文明”的框架之下


合肥在线特约评论员 章玉政(青年学者)

之下|这个中元节,让祭祀回到“文明”的框架之下
本文插图
文明祭祀早已不是新鲜话题 , 但每到清明、中元、冬至等传统节日 , 仍常会见到各种不文明祭祀行为的涌现 , 如露天焚烧、鞭炮喧天 , 等等 , 既不低碳 , 也不“清明” 。 怪不得很多人慨叹:“文明”二字 , 说起来容易 , 一落到践行层面 , 真是何其难以!
文明祭祀遭遇践行难题 , 与我们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习俗、仪礼的传承有很大的关系 。 今日又至中元节 , 慎终追远、缅怀先人 , 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血脉相承的内在基因 , 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数典忘祖”或是“忘恩负义” 。 正因为此 , 在祭祀先人这个问题上 , 国人历来讲求轰轰烈烈、郑重其事 , 即便有些不合时代的新风尚、文明的新理念 , 也要“打肿脸充胖子”、“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 这恐怕也是很多祭祀陋习至今未能得以彻底根除的深层原因所在 。
倡导文明祭祀 , 最终还要是要回到“文明”的内涵框架之下 。 历史地看 , 就中华文明而言 , 作为礼文化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 , 祭祀的程序、方式、形式 , 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 而总是会伴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事的更迭、文明的演进而呈现出新的姿态、新的面貌 。 换句话说 , 祭祀本身就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部分 , 革故鼎新、推陈出新是其应有的常态 。 如果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 我们的祭祀依然拘泥于烧点纸钱、放点鞭炮等形式化的内容之上 , 未免误读了“祭祀”的本质内涵 , 与之背道而驰了 。
现实地看 , 祭祀是我们与先人重新联接、对话的一种精神途径 。 缅怀先人 , 不忘来路 , 根本上不是为了求得带有实用主义色彩的“祖宗保佑” , 而是希望内在地承续先人的文化血脉 , 与之达成某种精神层面的共鸣与共振 。 《周易》里说:“刚柔交错 , 天文也;文明以止 , 人文也 。 观乎天文 ,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 以化成天下 。 ”真正明白了这一点 , 其实就会懂得:文明祭祀本质上是为我们与先人的“精神联接”提供了更契合时代气息、更利于社会和谐的途径 , 于个体 , 于社会 , 都是一种进步与提升 。
“文明以止” , 才会知其可为或不可为;文化传承 , 同样如此 。 近些年 , “文化自信”是频频会被提及的字眼 , 其本意所指显然并非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一切传统文化形态 , 而是浸润其中代表着文明进步、历久弥新的那一部分 。 具体到对于祭祀这一传统文化形态的践行上 , 孰可承续 , 孰应摒弃 , 自然是不言而明了 。
本期编辑:牛瞳
【之下|这个中元节,让祭祀回到“文明”的框架之下】